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76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其中,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包括:通过输入线路与电动汽车的车载低压电源连接的瞬态干扰抑制电路;通过输出线路与电动汽车的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端连接的低频干扰抑制电路;其中,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还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中的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用于抑制继电器吸合或断开时产生的电压波动,避免瞬间高压对临近的低压系统造成损伤、影响通讯信号的正常传输或使电磁场发射超标;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用于抑制继电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周期性电磁干扰,避免对车载低频通讯造成影响;有利于避免整车通讯、整车性能及安全受到继电器动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磁抑制
,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高低压系统互相交叠的复杂系统,较之传统油车存在着更多的高低压互绕等系统间电磁兼容问题。单个器件独立工作正常并不代表装车后不干扰其它器件或者被干扰,甚至一个简单的继电器都能影响整车性能,更不必说其他高频器件、大功率器件。目前电动汽车滤波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电池包内部继电器引发的瞬态干扰关注较少。工程实践中经常出现因电池包内继电器开启、关闭瞬间产生的干扰通过低压线束耦合到临近低压系统,导致车载音视频系统、控制器等受影响以及电磁场发射超标问题。按照继电器工作阶段,可以将其产生的干扰分为瞬态与稳态干扰两类。瞬态干扰指的是车载的多个继电器在充电过程或者行车启动过程中吸合及断开产生的电压波动;这种瞬态干扰不像晶振等器件具有一定的频率,而是持续时间短暂、干扰峰-峰值较大的瞬变时域信号,因而这种瞬态干扰同样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轻则影响音视频质量,重则影响整车数据传递、整车性能及安全。稳态干扰主要指带有节能功能的继电器在正常工作中节能控制电路产生的几KHz到几十KHz的周期性电磁干扰,如此低频率的电磁干扰通过一般的滤波手段很难滤除,可能导致车载低频通讯受到干扰,例如无钥匙启动系统的125KHz通讯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电池包及电动汽车,用以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中的继电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电磁干扰,影响整车通讯和车辆安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应用于电动汽车,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包括: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通过输入线路与电动汽车的车载低压电源连接;低频干扰抑制电路,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线路与电动汽车的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端连接;其中,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还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瞬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单向钳位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二极管;其中,压敏电阻以及单向钳位二极管沿电流从输入线路流向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入方向,依次跨接在输入线路的正极线和负极线之间,且单向钳位二极管的正极与输入线路的负极线连接;在输入方向上,稳压二极管和二极管设置于单向钳位二极管远离压敏电阻的一侧,且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输入线路的正极线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输入线路的负极线连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压敏电阻的工作电压为18伏;单向钳位二极管的反向关断电压为18伏;稳压二极管的电压范围不小于13伏且不大于17伏;二极管的工作电压小于稳压二极管的电压范围。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低频干扰抑制电路包括:第一差模电容、第二差模电容、第一共模电容、第二共模电容以及两个差模电感;其中,第一差模电容和第二差模电容沿电流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流向输出线路的输出方向,依次跨接在输出线路的正极线和负极线之间;两个差模电感分别与输出线路的正极线和负极线串联,且位于第一差模电容与第二差模电容之间;第一共模电容和第二共模电容设置于第一差模电容和差模电感之间,且第一共模电容的一端与输出线路的正极线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共模电容的一端与输出线路的正极线连接,另一端接地。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第一差模电容和第二差模电容为直流电容,且第一差模电容的容值为2微法,第二差模电容的容值为4微法;第一共模电容和第二共模电容为直流电容,容值大于1纳法且小于100纳法;差模电感的电感量为大于10微亨且小于1000微亨。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还包括:金属壳体,瞬态干扰抑制电路和低频干扰抑制电路均设置于金属壳体内部,输入线路和输出线路均连通金属壳体的内外;设置于金属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瞬态干扰抑制电路和低频干扰抑制电路均集成于印刷电路板上。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金属壳体包括:设置有容纳空间的下壳体以及与下壳体相匹配的上盖;其中,印刷电路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通过灌封材料固定;下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输入线路或输出线路穿设的开孔;上盖上具有平行于开孔的轴向延伸且设置有安装孔的安装部。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开孔处还设置有形成为空心圆柱的绝缘子,绝缘子与开孔同轴线设置且绝缘子的外壁与开孔的内壁接触。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继电器和如上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继电器通过电磁干扰抑制模块与车载低压电源连接。本技术的再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电池包及电动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置于电动汽车的车载低压电源和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端之间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其中,电磁干扰抑制模块中的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用于抑制继电器吸合或断开时产生的电压波动,避免瞬间高压对临近的低压系统造成损伤、影响通讯信号的正常传输或使电磁场发射超标;电磁干扰抑制模块中的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用于抑制继电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周期性电磁干扰,避免对车载低频通讯造成影响,例如无钥匙启动系统的通讯等。具体地,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通过输入线路与车载低压电源连接,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线路与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端连接,且瞬态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还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使得当出现电压波动,首先由瞬态干扰抑制电路进行抑制有利于保护低频干扰抑制电路,保证整个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的功能的实现,进而有利于避免整车通讯、整车性能及安全受到继电器动作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01、压敏电阻;102、单向钳位二极管;103、稳压二极管;104、二极管;2、输入线路;3、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01、第一差模电容;302、第二差模电容;303、第一共模电容;304、第二共模电容;305、差模电感;4、输出线路;5、金属壳体;501、下壳体;5011、开孔;502、上盖;5021、安装孔;6、印刷电路板;7、灌封材料;8、绝缘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应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包括:/n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所述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的输入端通过输入线路(2)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低压电源连接;/n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所述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线路(4)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端连接;/n其中,所述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的输出端还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应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包括:
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所述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的输入端通过输入线路(2)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低压电源连接;
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所述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线路(4)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端连接;
其中,所述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的输出端还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包括:压敏电阻(101)、单向钳位二极管(102)、稳压二极管(103)和二极管(104);
其中,所述压敏电阻(101)以及以所述单向钳位二极管(102)沿电流从所述输入线路(2)流向所述瞬态干扰抑制电路(1)的输出端的输入方向,依次跨接在所述输入线路(2)的正极线和负极线之间,且所述单向钳位二极管(102)的正极与所述输入线路(2)的负极线连接;在所述输入方向上,所述稳压二极管(103)和所述二极管(104)设置于所述单向钳位二极管(102)远离所述压敏电阻(101)的一侧,且所述稳压二极管(103)的正极与所述输入线路(2)的正极线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103)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10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104)的正极与所述输入线路(2)的负极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101)的工作电压为18伏;
所述单向钳位二极管(102)的反向关断电压为18伏;
所述稳压二极管(103)的电压范围不小于13伏且不大于17伏;
所述二极管(104)的工作电压小于所述稳压二极管(103)的电压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其特征在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包括:第一差模电容(301)、第二差模电容(302)、第一共模电容(303)、第二共模电容(304)以及两个差模电感(305);
其中,所述第一差模电容(301)和第二差模电容(302)沿电流从低频干扰抑制电路(3)的输入端流向所述输出线路(4)的输出方向,依次跨接在所述输出线路(4)的正极线和负极线之间;两个所述差模电感(305)分别与所述输出线路(4)的正极线和负极线串联,且位于所述第一差模电容(301)与所述第二差模电容(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远高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