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68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包括设备支架、主动辊轮、从动辊轮、伺服电机、仿形治具、仿形治具固定架、伸缩气缸、换向轴和滤纸卷轴,该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通过设置主动辊轮带动滤纸前进,通过设置伸缩气缸带动仿形治具实现压痕,不仅结构简洁,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针对不同压痕尺寸滤纸,可通过伺服电机方便控制,尺寸精度更高;采用感应器自动压痕,避免人工直接接触,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同时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工疲劳;以及仿形治具简单轻便,方便维修和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
本技术涉及滤纸压痕设备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过滤器的滤纸压痕,一般采用人工在滤纸上进行压痕操作,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压痕尺寸难以控制,换型耗时,操作安全性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换型时间和提高操作安全性。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包括设备支架、主动辊轮、从动辊轮、伺服电机、仿形治具、仿形治具固定架、伸缩气缸、换向轴和滤纸卷轴,所述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平行间隔架设于所述设备支架的上侧面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动辊轮转动,所述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固定设于所述主动辊轮的上方,所述伸缩气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上,所述仿形治具的下侧面上形成压痕模具,该仿形治具位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和主动辊轮之间,且该仿形治具的上侧面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滤纸卷轴设于所述设备支架的一侧面上,所述换向轴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的上侧面和外侧面的拐角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支架的上侧面对应所述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辊轮安装架,所述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的端部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该辊轮安装架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轮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感应气缸行程的感应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主动辊轮一端外,且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该主动辊轮的一端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后固定于两个所述辊轮安装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气缸为两个,对称固定在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的一端部上分别设有齿轮,所述皮带分别啮合于该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的齿轮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气缸和伺服电机通过PLC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通过设置主动辊轮带动滤纸前进,通过设置伸缩气缸带动仿形治具实现压痕,不仅结构简洁,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针对不同压痕尺寸滤纸,可通过伺服电机方便控制,尺寸精度更高;采用感应器自动压痕,避免人工直接接触,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同时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工疲劳;以及仿形治具简单轻便,方便维修和保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设备支架;2——主动辊轮;3——从动辊轮;4——伺服电机;5——仿形治具;6——仿形治具固定架;7——伸缩气缸;8——换向轴;9——滤纸卷轴;10——辊轮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参阅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包括设备支架1、主动辊轮2、从动辊轮3、伺服电机4、仿形治具5、仿形治具固定架6、伸缩气缸7、换向轴8和滤纸卷轴9,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平行间隔架设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上,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1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动辊轮2转动,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对应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辊轮安装架10,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端部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该辊轮安装架10内。所述辊轮安装架10上设有用于感应气缸行程的感应器。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于所述主动辊轮2一端外,且该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该主动辊轮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一端部上分别设有齿轮,所述皮带分别啮合于该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齿轮上。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固定设于所述主动辊轮2的上方,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后固定于两个所述辊轮安装架10上。所述伸缩气缸7为两个,两个伸缩气缸的底座对称固定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上,所述仿形治具5的下侧面上形成压痕模具,该仿形治具5位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和主动辊轮2之间,且该仿形治具5的上侧面与所述伸缩气缸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滤纸卷轴设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一侧面上,所述换向轴8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和外侧面的拐角处。所述伸缩气缸和伺服电机通过PLC控制,通过PLC可以设置参数以控制伸缩气缸和伺服电机的工作。该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待压痕的滤纸卷设在滤纸卷轴9上,并通过换向轴8被输送至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上方,即从主动辊轮2和仿形治具5之间穿过。在压痕前,通过PLC设置并控制伺服电机和伸缩气缸的动作参数,实现压痕间隔参数的设置,设置好相应的动作参数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主动滚轮2滚动,滤纸移动,伸缩气缸接收到信号后自动下压,带动仿形治具5下压滤纸形成压痕,感应器感应到气缸行程下降至末端时,伸缩气缸自动回收复位,滤纸继续向前移动,如此即可实现循环压痕。由此可见,该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通过设置主动辊轮带动滤纸前进,通过设置伸缩气缸带动仿形治具实现压痕,不仅结构简洁,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针对不同压痕尺寸滤纸,可通过伺服电机方便控制,尺寸精度更高;采用感应器自动压痕,避免人工直接接触,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同时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工疲劳;以及仿形治具简单轻便,方便维修和保养。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支架(1)、主动辊轮(2)、从动辊轮(3)、伺服电机(4)、仿形治具(5)、仿形治具固定架(6)、伸缩气缸(7)、换向轴(8)和滤纸卷轴(9),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平行间隔架设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上,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1)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动辊轮(2)转动,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固定设于所述主动辊轮(2)的上方,所述伸缩气缸(7)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上,所述仿形治具(5)的下侧面上形成压痕模具,该仿形治具(5)位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和主动辊轮(2)之间,且该仿形治具(5)的上侧面与所述伸缩气缸(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滤纸卷轴(9)设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一侧面上,所述换向轴(8)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和外侧面的拐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支架(1)、主动辊轮(2)、从动辊轮(3)、伺服电机(4)、仿形治具(5)、仿形治具固定架(6)、伸缩气缸(7)、换向轴(8)和滤纸卷轴(9),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平行间隔架设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上,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1)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动辊轮(2)转动,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固定设于所述主动辊轮(2)的上方,所述伸缩气缸(7)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上,所述仿形治具(5)的下侧面上形成压痕模具,该仿形治具(5)位于所述仿形治具固定架(6)和主动辊轮(2)之间,且该仿形治具(5)的上侧面与所述伸缩气缸(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滤纸卷轴(9)设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一侧面上,所述换向轴(8)固定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和外侧面的拐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中效滤纸自动感应压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支架(1)的上侧面对应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辊轮安装架(10),所述主动辊轮(2)和从动辊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锡尧
申请(专利权)人:康斐尔过滤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