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36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套检测以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用于固定工件;螺丝进料组件,包括螺丝进料头,所述螺丝进料头内设置有一导向通道;拧螺丝组件,包括螺丝刀以及驱动螺丝刀周向转动的电机,所述螺丝刀能够伸入所述导向通道内并延伸至工件的螺孔;第一移动副,连接于螺丝进料组件,并驱使螺丝进料组件进行轴向移动;第二移动副,连接于拧螺丝组件,并驱使拧螺丝组件进行轴向移动,高效地进行作业,减少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
本技术涉及轴套检测以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
技术介绍
贯流叶轮是一种特别的叶轮,一般呈塔柱状,也有大型的圆筒状。吹出的风集中,成柱状的,因而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形成接力式气流传输,贯流风机主要由叶轮、风道和电动机三部分组成,电动机与叶轮的端盘往往需要一轴套对接,进而使得电动机带动整个叶轮进行转动。目前产品装配线上的拧螺丝工序采用人工拧螺丝或者设备拧螺丝的方式,人工拧螺丝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熟练度,导致常出现螺丝拧破或螺丝拧不到位等情况,质量不易控制,不良率高,生产效率低且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便利以及标准化程度高的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包括:夹具,用于固定工件;螺丝进料组件,包括螺丝进料头,所述螺丝进料头内设置有一导向通道;拧螺丝组件,包括螺丝刀以及驱动螺丝刀周向转动的电机,所述螺丝刀能够伸入所述导向通道内并延伸至工件的螺孔;第一移动副,连接于螺丝进料组件,并驱使螺丝进料组件进行轴向移动;第二移动副,连接于拧螺丝组件,并驱使拧螺丝组件进行轴向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副、第二移动副以及电机三个动力源件实现自动化的对轴套的螺孔进行拧固螺丝,高效地进行作业,减少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夹具包括上顶部以及下压部,上顶部与下压部位于同一轴线,上顶部的输出端能够顶着工件进行轴向上升或下降;上升至工件的顶端与下压部的底部抵触,从而固定工件。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上顶部包括用于支顶工件的顶轴以及驱动顶轴进行轴向移动的电动推杆。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第一移动副包括第一移动块以及作用于第一移动块的第一气动推杆,所述第一移动块设置有一滑轨上,所述螺丝进料头设置在第一移动块的上方。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第二移动副包括第二移动块以及作用于第二移动块的第二气动推杆,所述第二移动块设置在一滑轨上,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二移动块的上方。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分别设置在同一滑轨的前后端,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之间设置有一对导向滑杆,在相对滑动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在一些实例中,所述螺丝进料头设置有一螺丝进料口,所述螺丝进料口与导向通道连通,方便螺丝的进料。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下压部包括下压轴以及驱动下压轴升降的升降电机,所述下压轴与顶轴处于同一轴线,能够较好的夹持住工件。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上顶部与下压部之间设置有一承放架,其承放架与上顶部和下压部处于同一轴线,更好让轴盘组合件能平稳的放置在承放架上。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第二移动副在第一移动副进行螺丝进料组件的螺孔导向以及螺丝导入后开始运动,第二移动副驱使螺丝刀轴向移动并伸入导向通道内,将螺丝对准螺孔后,电机驱使螺丝刀周向转动,从而将螺丝装配到螺孔内。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通过三个动力源件,移动不同的部件,进而实现自动化的对轴套螺孔进行高效地拧固螺丝操作,一方面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一定成品率和提升了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轴套组合件检测机前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轴套组合件检测机后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递送机构、螺孔检测机构、矫正机构、自动拧螺丝机构以及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递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自动拧螺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轴套组合件检测机100、进料机构110、进料通道111、螺孔检测机构120、矫正机构130、自动拧螺丝机构140、第一气动推杆141、第二气动推杆142、电机143、第二移动块144、螺丝刀145、第一移动块146、导向通道147、螺丝进料头148、螺丝进料口149、出料机构150、顶出托盘151、升降机152、下压装置160、下压轴161、递料机构170、动力部件171、滑轨172、伺服电机173、电动推杆174、顶轴175、滑动支架176、限位柱177、支顶组件178、机架180、承放单位19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实施例一:参考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轴套组合件检测机100被阐明,该检测机包括机架180、进料机构110、螺孔检测机构120、矫正机构130、拧螺丝机构、出料机构150以及位于进料机构110末端且来回在螺孔检测机构120、矫正机构130和自动拧螺丝机构140之间递送工件的递料机构170;所述自动拧螺丝机构140在依次螺孔检测机构120以及矫正机构130完成检测工件之后进行对工件装配螺丝;所述进料机构110、螺孔检测机构120、矫正机构130、自动拧螺丝机构140、出料机构150以及递料机构170均安装在机架180上。具体而言,所述进料机构110包括一振动盘以及进料通道111,通过振动将放在振动盘内的轴套组合件(以下简称为工件)以相同的放置状态导出并进入进料通道111,该进料通道111的两侧设置有折边,两折边之间的距离为工件的直径,折边壁上设置有一凹槽,两侧凹槽径向相对,工件的边缘插入该凹槽内,一方面使得工件能保证相同的放置状态出料以便后续的递料,另一方面使得工件一个一个有序的进行流水式出料,防止通道堵塞;在进料通道111的末端的底面设置有一U形孔,该工件的轴线位于U形孔上,方便递料机构170从U形孔将工件顶出并送入到螺孔检测机构120。所述递料机构170包括动力部件171、滑动支架176、沿着滑动方向并依次设置有多个支顶组件178以及沿着滑动支架176的滑动方向设置并位于支顶组件178上方的多个用于承放工件的承放单元,每个承放单元之间连通,所述动力部件171的伸缩端连接于滑动支架17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171为气动推杆、电动推杆174等,机架180上设置有一滑轨17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具,用于固定工件;/n螺丝进料组件,包括螺丝进料头(148),所述螺丝进料头(148)内设置有一导向通道;/n拧螺丝组件,包括螺丝刀以及驱动螺丝刀(145)周向转动的电机(143),所述螺丝刀(145)能够伸入所述导向通道(147)内并延伸至工件的螺孔;/n第一移动副,连接于螺丝进料组件,并驱使螺丝进料组件进行轴向移动;/n第二移动副,连接于拧螺丝组件,并驱使拧螺丝组件进行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组合件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用于固定工件;
螺丝进料组件,包括螺丝进料头(148),所述螺丝进料头(148)内设置有一导向通道;
拧螺丝组件,包括螺丝刀以及驱动螺丝刀(145)周向转动的电机(143),所述螺丝刀(145)能够伸入所述导向通道(147)内并延伸至工件的螺孔;
第一移动副,连接于螺丝进料组件,并驱使螺丝进料组件进行轴向移动;
第二移动副,连接于拧螺丝组件,并驱使拧螺丝组件进行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上顶部以及下压部,上顶部与下压部位于同一轴线,上顶部的输出端能够顶着工件进行轴向上升或下降;上升至工件的顶端与下压部的底部抵触,从而固定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部包括用于支顶工件的顶轴以及驱动顶轴进行轴向移动的电动推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副包括第一移动块(146)以及作用于第一移动块(146)的第一气动推杆(141),所述第一移动块(146)设置有一滑轨上,所述螺丝进料头(148)设置在第一移动块(146)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红柴水华洪银川章小静周会中张燕青符文科高文铭张焕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