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27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工作台、钻孔机构和至少2组夹具,所述工作台设于支撑架的上方,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运输带和加工工位,所述钻孔机构设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夹具设于加工工位上,且所述夹具通过安装座与加工工位做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至少2组夹具,来满足加工零部件不同部位进行限定,避免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滑动或者移位,从而有效的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
本技术属于新材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且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人们的节奏都在不断的加快,企业的生产也是如此。铝合金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钻床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打孔。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加工的零部件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因而其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滚动或者是偏移,会导致加工出现偏移,造成零部件出现不良品;与此同时,现有的钻床如果带有固定夹具的,其大多数夹具的位置是固定死的,其只能够适用于某一个型号和固定尺寸的产品的加工,这就会大大增加企业设备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至少2组夹具,来满足加工零部件不同部位进行限定,避免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滑动或者移位。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工作台、钻孔机构和至少2组夹具,所述工作台设于支撑架的上方,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运输带和加工工位,所述钻孔机构设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夹具设于加工工位上,且所述夹具通过安装座与加工工位做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至少2组夹具,来满足加工零部件不同部位进行限定,避免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滑动或者移位,从而有效的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准性。本技术中所述夹具中设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夹具中设有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与第一夹持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于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块后方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夹持块的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夹具设于第一夹具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夹具中设有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所述第三夹持块固定于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四夹持块与第三夹持块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夹持块的后方设有驱动机构。本技术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轨道,所述第一夹具中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具中的第三夹持块均通过滑块与轨道做滑动式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三夹持块通过滑块沿着轨道移动,能够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让其满足不同尺寸的零部件的加工,有效的提高的适用范围。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内侧均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护层,且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呈咬合式连接。所述防护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减缓夹具与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对两者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夹持块上设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凸耳插入第一U型槽中,两者相互咬合,且所述第一凸耳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扣,所述第一U型槽靠近第一凸耳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安装扣相配合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内弧槽。本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的内侧设有半圆形弧槽,组合形成圆柱形,所述半圆形弧槽的内壁上设有一组沟槽,所述半圆形弧槽的内壁设有防护垫。本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块的顶部设有第二凸耳,所述第四夹持块的顶部设有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凸耳插入第二U型槽,两者相互咬合,且所述第二凸耳的两侧设有第二安装扣,所述第二U型槽上设有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二凸块上设有第二内弧槽,所述第二安装扣扣于第二凸块上。本技术中所述钻孔机构中设有固定座、钻头和钻头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安装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钻头安装于固定座的刀架上,并与钻头驱动机构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至少2组夹具,来满足加工零部件不同部位进行限定,避免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滑动或者移位,从而有效的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准性。2、本技术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轨道,所述第一夹具中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具中的第三夹持块均通过滑块与轨道做滑动式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三夹持块通过滑块沿着轨道移动,能够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让其满足不同尺寸的零部件的加工,有效的提高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与图1相对的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俯视图,其中A为第一夹具的俯视图,图B为第二夹具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凸块与安装扣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夹具中的第三夹块或者第四夹块上半圆形弧槽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所示的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包括:支撑架1、工作台2、钻孔机构3和至少2组夹具4,所述工作台2设于支撑架1的上方,且,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运输带21和加工工位22,所述钻孔机构3设于工作台2的一侧,所述夹具4设于加工工位22上,且所述夹具4通过安装座5与加工工位22做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所述夹具4中设有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所述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均安装于安装座5上;所述第一夹具41中设有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所述第二夹持块412与第一夹持块4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411固定于安装座5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块412后方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夹持块412的移动的驱动机构413;所述第二夹具42设于第一夹具4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夹具42中设有第三夹持块421和第四夹持块422,所述第三夹持块421固定于安装座5的一侧,所述第四夹持块422与第三夹持块42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夹持块422的后方设有驱动机构413。优选的,所述安装座5上设有轨道51,所述第一夹具41中的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具42中的第三夹持块421均通过滑块与轨道51做滑动式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的内侧均设有内凹槽414,所述内凹槽414的内壁上设有防护层415,且所述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呈咬合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块411上设有第一凸耳416,所述第二夹持块412上设有第一U型槽417,所述第一凸耳416插入第一U型槽417中,两者相互咬合,且所述第一凸耳416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扣418,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工作台(2)、钻孔机构(3)和至少2组夹具(4),所述工作台(2)设于支撑架(1)的上方,且,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运输带(21)和加工工位(22),所述钻孔机构(3)设于工作台(2)的一侧,所述夹具(4)设于加工工位(22)上,且所述夹具(4)通过安装座(5)与加工工位(22)做可拆卸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工作台(2)、钻孔机构(3)和至少2组夹具(4),所述工作台(2)设于支撑架(1)的上方,且,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运输带(21)和加工工位(22),所述钻孔机构(3)设于工作台(2)的一侧,所述夹具(4)设于加工工位(22)上,且所述夹具(4)通过安装座(5)与加工工位(22)做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4)中设有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所述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均安装于安装座(5)上;
所述第一夹具(41)中设有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所述第二夹持块(412)与第一夹持块(4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411)固定于安装座(5)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块(412)后方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夹持块(412)的移动的驱动机构(413);
所述第二夹具(42)设于第一夹具(4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夹具(42)中设有第三夹持块(421)和第四夹持块(422),所述第三夹持块(421)固定于安装座(5)的一侧,所述第四夹持块(422)与第三夹持块(42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夹持块(422)的后方设有驱动机构(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上设有轨道(51),所述第一夹具(41)中的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具(42)中的第三夹持块(421)均通过滑块与轨道(51)做滑动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夹持精度的多夹具合金钻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的内侧均设有内凹槽(414),所述内凹槽(414)的内壁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逸
申请(专利权)人:驰逸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