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800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膜处理模块,其设置有待处理水入口,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用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无机化;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其入口与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出口连通,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催化氧化有机物和氰化物。该装置强化煤化工废水生物处理,有效去除煤化工废水中COD、酚类、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有机氮、微量磷、氰化物、硫氰化物,产水水质优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是我国的能源战略需要,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资源的供求矛盾,促进化工、钢铁、轻工和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以及煤制甲醇、烯烃等煤化工过程需要大量生产用水,但我国煤化工项目开发重点在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北及华北地区,这些区域水资源匮乏,占有量不到全国总量的20%,富煤少水的地理空间分布,煤化工产业的兴起将会导致该区域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资源的严重匮乏成为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的瓶颈,寻求投资省、产水水质好、工艺稳定、运行费用低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水和回用,已经成为煤制气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煤化工产生大量的废水,如:单位烯烃耗水量约(10-15)t/t烯烃,单位成品油耗水量约(4-6)t/t成品油,该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水质成分复杂、波动频繁,通常情况下,CODcr约为2500-88000mg/L;酚类约为500-14000mg/L(苯酚类约为300-6800mg/L);氨氮约为1800-14000mg/L;微量硝态氮约为0.2-2mg/L;有机氮约为4-140mg/L;微量磷约为0.5-29mg/L;氰化物约为0.1-110mg/L;硫氰化物约为8-1500mg/L;硫化物(S2-)约为60-29000mg/L;油类约为50-110000mg/L,TDS约为2000-32000mg/L,PH约为7.5-9.5,并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胶体、钙镁锶钡等致垢离子、重金属离子、氟化物,以及数百度的色度。高浓度氨氮导致C/N比极不均衡;大量的长链烷烃类、芳香烃类萘、蒽等、杂环类化合物吡啶等、油类等生物难降解有机物,以及高浓度酚类/氰化物/硫氰化物,严重危害微生物的新陈代谢,BOD/COD约为0.18-0.25或更低,有毒和有害物浓度高,具有很强的微生物抑制性,水质可生化性差,是一种典型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煤化工产业的兴起将会导致该区域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环境污染之间出现的严重矛盾,国家对新建煤化工项目的用水和水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处理后废水回用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零排放”。由于煤化工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多变,波动频繁,缺乏针对特征污染物及其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工程设计规范,常规的处理工艺存在严重局限性,工艺无法获得满意的出水水质,工艺复杂、工程造价和运维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工艺无法获得满意的出水水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膜处理模块,其设置有待处理水入口,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用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无机化;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其入口与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出口连通,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催化氧化有机物和氰化物。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生物滤池、兼氧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厌氧生物滤池内有生物载体,所述生物载体固定有厌氧菌,所述厌氧生物滤池用于利用厌氧菌分解和无机化废水中有机物;所述兼氧生物滤池内有生物载体,所述生物载体固定有兼氧菌,所述兼氧生物滤池用于利用兼氧菌分解和无机化废水中有机物;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有生物载体,所述生物载体固定有好氧菌,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利用好氧菌分解和无机化废水中有机物。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口还分别与所述厌氧生物滤池的入口和所述兼氧生物滤池的入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载体为轻质陶粒。进一步地,所述轻质陶粒包括的成分质量分数为:煤粉灰45-55%;膨润土33-37%;熟石灰8-12%;硅酸钠5%。进一步地,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臭氧发生器、溶气泵、臭氧催化膜单元和循环水储存容器;所述溶气泵的入口还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出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还包括反洗装置;所述反洗装置与所述臭氧催化膜单元连通,所述反洗装置用于对所述臭氧催化膜单元进行清洗。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储存容器还与所述溶气泵的入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还包括产水储存容器;所述产水储存容器用于储存经臭氧氧化后的水,并将多余臭氧通入所述溶气泵。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催化膜单元包括至少一支陶瓷复合臭氧催化膜芯;所述陶瓷复合臭氧催化膜芯呈管状,管状所述陶瓷复合臭氧催化膜芯的管壁包括三层结构,由内至外分别为:臭氧催化及过滤层、过滤层和支撑层。(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有效去除煤化工废水中COD、酚类、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有机氮、微量磷、氰化物、硫氰化物,产水水质优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生物膜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轻质陶粒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臭氧催化膜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臭氧催化膜单元实物图;图7-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方式的臭氧催化膜单元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陶瓷复合臭氧催化膜芯的轴向剖面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陶瓷复合臭氧催化膜芯垂直于轴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膜处理模块,其设置有待处理水入口,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用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无机化;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其入口与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出口连通,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催化氧化有机物和氰化物。在本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由生物膜处理模块、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组成。生物膜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脱氮,进行有毒有害有机物分解和无机化。后置臭氧催化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生物膜处理模块,其设置有待处理水入口,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用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无机化;/n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其入口与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出口连通,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催化氧化有机物和氰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物膜处理模块,其设置有待处理水入口,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用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无机化;
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其入口与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出口连通,所述后置臭氧催化氧化模块催化氧化有机物和氰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生物滤池、兼氧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
所述厌氧生物滤池内有生物载体,所述生物载体固定有厌氧菌,所述厌氧生物滤池用于利用厌氧菌分解和无机化废水中有机物;
所述兼氧生物滤池内有生物载体,所述生物载体固定有兼氧菌,所述兼氧生物滤池用于利用兼氧菌分解和无机化废水中有机物;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有生物载体,所述生物载体固定有好氧菌,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利用好氧菌分解和无机化废水中有机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口还分别与所述厌氧生物滤池的入口和所述兼氧生物滤池的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载体为轻质陶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陶粒包括的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东马力关宇蔡伟王颜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建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