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红薯在我国种植分布广泛,它的主要用途之一为生产红薯淀粉,而加工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淀粉废水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村红薯淀粉废水对河道流域COD污染负荷贡献最大,达65%。红薯淀粉废水季节性强,具有水质水量波动大、地区性、区域性强和瞬时性的特点。现有的处理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红薯淀粉废水、絮凝沉淀剂在进行混合时,混合不均匀充分,导致后期的废水处理效果不好;(2)厌氧药剂混合的效果不好,导致淀粉废水的酸臭气味,对周围环境有影响;可见,处理红薯淀粉废水,探寻占地面积小、处理高效、抗负荷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红薯淀粉废水的水处理技术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箱、螺旋组件、搅拌组件、升降机构、厌氧机构、好氧机构,所述混凝箱内底部横向安装有螺旋组件,所述混凝箱前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与螺旋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混凝箱顶面设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面中部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混凝箱内顶部安装有搅拌组件,且所述双轴电机通过一对传送皮带分别与搅拌组件内的搅拌轴中部传动连接;所述混凝箱顶面与横板底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混凝箱前端面顶部设有三通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箱(1)、螺旋组件、搅拌组件、升降机构、厌氧机构、好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箱(1)内底部横向安装有螺旋组件,所述混凝箱(1)前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1),且所述第一电机(11)与螺旋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混凝箱(1)顶面设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顶面中部安装有双轴电机(14),所述混凝箱(1)内顶部安装有搅拌组件,且所述双轴电机(14)通过一对传送皮带(142)分别与搅拌组件内的搅拌轴(143)中部传动连接;所述混凝箱(1)顶面与横板(13)底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混凝箱(1)前端面顶部设有三通(19);所述混凝箱(1)底面后端的排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21)与初沉池(2)顶面前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初沉池(2)底面后端的排污端通过第一排污管(31)与污泥池(3)顶面前端的进污端连通;所述初沉池(2)后端面中部的排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41)与厌氧箱(4)顶面前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厌氧箱(4)内安装有厌氧机构,所述厌氧箱(4)顶面后端设有厌氧进料筒(45);所述厌氧箱(4)底面中部的排水端通过第三连通管(51)与好氧箱(5)顶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箱(1)、螺旋组件、搅拌组件、升降机构、厌氧机构、好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箱(1)内底部横向安装有螺旋组件,所述混凝箱(1)前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1),且所述第一电机(11)与螺旋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混凝箱(1)顶面设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顶面中部安装有双轴电机(14),所述混凝箱(1)内顶部安装有搅拌组件,且所述双轴电机(14)通过一对传送皮带(142)分别与搅拌组件内的搅拌轴(143)中部传动连接;所述混凝箱(1)顶面与横板(13)底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混凝箱(1)前端面顶部设有三通(19);所述混凝箱(1)底面后端的排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21)与初沉池(2)顶面前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初沉池(2)底面后端的排污端通过第一排污管(31)与污泥池(3)顶面前端的进污端连通;所述初沉池(2)后端面中部的排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41)与厌氧箱(4)顶面前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厌氧箱(4)内安装有厌氧机构,所述厌氧箱(4)顶面后端设有厌氧进料筒(45);所述厌氧箱(4)底面中部的排水端通过第三连通管(51)与好氧箱(5)顶面中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好氧箱(5)内安装有好氧机构,所述好氧箱(5)顶面后端设有好氧进料筒(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组件包括第一螺旋轴(101)、第二螺旋轴(105)、螺旋分隔板(12),所述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端部设有第一螺旋轴(101),所述混凝箱(1)内后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轴承,且所述第一螺旋轴(101)后端贯穿第一螺旋轴承且伸出至混凝箱(1)外侧,所述第一螺旋轴(101)后端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螺旋轴(101)前端部交错套设有挤压叶片(102),所述第一螺旋轴(101)中部交错套设有粉碎叶片(103),所述第一螺旋轴(101)后端部交错套设有输送叶片(104);位于第一螺旋轴(101)上方设有第二螺旋轴(105),且位于第二螺旋轴(105)两端对应的位置在所述混凝箱(1)内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螺旋轴承,所述第二螺旋轴(105)两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第二螺旋轴承内,所述第一螺旋轴(101)、第二螺旋轴(105)之间设有螺旋分隔板(12),且所述螺旋分隔板(12)前端面凹陷有矩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滑筒(15)、搅拌轴(143),所述混凝箱(1)顶面设有一对固定套筒(16),每根所述固定套筒(16)内均插设有固定滑筒(15),每根所述固定滑筒(15)顶端均贯穿且与横板(13)两端固接;每根所述固定滑筒(15)底部均设有搅拌轴(143),且每根所述搅拌轴(143)与固定滑筒(15)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双轴电机(14)的双向电机轴端部均设有主动横轴(141),每根所述主动横轴(141)外端部均套设有主动皮带轮,且每个主动皮带轮均位于对应的固定滑筒(15)开口上方,每个所述主动皮带轮均套设在传送皮带(142)一端;位于固定滑筒(15)内底部在所述搅拌轴(143)中部均套设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传送皮带(142)另一端穿过固定滑筒(15)套设在从动皮带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7)、螺纹杆(171)、铰接杆(18),所述混凝箱(1)顶面后侧安装有升降电机(17),所述升降电机(17)的电机轴端部设有螺纹杆(171),所述螺纹杆(171)前端套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与混凝箱(1)顶面前端固接;所述螺纹杆(171)上设有一对螺纹筒,每根所述螺纹筒顶面均设有第一铰接座,每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铰接杆(18)底端活动铰接,所述横板(13)底面两端内侧设有一对第二铰接座,每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对应一侧的铰接杆(18)顶端活动铰接;位于螺纹杆(171)下方在所述混凝箱(1)顶面凹陷有限位滑槽,每根所述螺纹筒底面均设有限位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2)、U形轴(43)、第三电机(44)、转轴(49)、横轴(410),所述厌氧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宇,匡武,海子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