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83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涉及新型方向盘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两个方向盘轮,方向盘轮与另一个方向盘轮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装配块,且方向盘轮位于另一个方向盘轮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配合控制按钮的设计,使得装置在转向或急刹抖动过程中增加了盘自身晃动的稳定限制,提高了方向控制性能,配合控制下的手动按摩功能及通风、加热功能,使得装置具有了更好的使用舒适度,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驾驶稳定性能,且通过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在传导方向盘转矩的原有功能上,在发生碰撞时,驾驶员触碰至方向盘后可以将接触压力进行分导传压,降低反推力的形成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辅助安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方向盘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
技术介绍
方向盘一般是通过花键与转向轴相连,其功能是将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边缘上的力转变为转矩后传递给转向轴,使用直径大些的转向盘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上的手力可小些,反向盘的出现可以使得驾驶人员具有更好的驾驶体验,降低了转动用力,但是,现有的装置由于方向盘直接与转向轴的连接使得反向盘在车辆晃动或急停时会对手部产生距离的震荡晃动,导致手部压力较大,并由于在驾驶时方向盘握把处缺乏通风加热及按摩,使得驾驶过程中手部压力无法缓解并容易出汗打滑,且在发生方向盘碰撞过程中由于刚性接触导致反力较大,对驾驶人员容易产生二次伤害。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装置由于方向盘直接与转向轴的连接使得反向盘在车辆晃动或急停时会对手部产生距离的震荡晃动,导致手部压力较大,并由于在驾驶时方向盘握把处缺乏通风加热及按摩,使得驾驶过程中手部压力无法缓解并容易出汗打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包括两个方向盘轮,所述方向盘轮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装配块,且所述方向盘轮位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的顶端,所述方向盘轮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通过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连接,所述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按钮,靠近顶端的所述方向盘轮处的定位装配块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处的定位装配块之间固定有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所述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包括多功能搭载块、定位握把、手指放置槽、分隔板、电机、转动导向壳、晃动终止支撑结构、电热阻丝、风力搭载板、风扇和过流板,所述定位握把的一侧与多功能搭载块焊接连接,所述分隔板焊接于多功能搭载块的内部,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位于多功能搭载块的两侧,且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与多功能搭载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多功能搭载块内表面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多个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导向壳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导向壳的顶端与多个按摩珠卡接,所述多功能搭载块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与过流板和风力搭载板焊接连接,且多功能搭载块的内部还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热阻丝,所述电热阻丝位于风力搭载板的上端,所述风力搭载板的内部通过螺钉与风扇连接;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配位支撑板、装配支架、限位方轨块、分力推导滑块、第三弹簧、第二配位支撑板、压导板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配位支撑板的一端与装配支架焊接连接,所述装配支架两侧的内部均与限位方轨块焊接连接,所述限位方轨块的内部与分力推导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方轨块的内部底端还与第三弹簧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分力推导滑块连接,所述分力推导滑块的一端与第二配位支撑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配位支撑板外表面的一端焊接有压导板,且所述压导板的两侧与装配支架为滑动连接,所述压导板与第一配位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包括控制盘中心块、连接架板、第一配装接板、防护止抖结构、第二配装接板和转矩传导接块,所述控制盘中心块的两侧均与连接架板焊接连接,所述控制盘中心块周侧面的两端均与第一配装接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一配装接板的底端与防护止抖结构焊接,所述防护止抖结构的底端与第二配装接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配装接板的下表面与转矩传导接块的上表面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止抖结构包括配接锁板、限位搭载壳、第一弹簧和稳固推导杆,所述稳固推导杆的上表面与第一配装接板贴合,所述稳固推导杆与第一弹簧均位于限位搭载壳的内部,所述稳固推导杆与限位搭载壳为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搭载壳的底端与配接锁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方轨块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压动滑槽,所述分力推导滑块的一端固定有压导滑动块,所述压导滑动块与配合压动滑槽为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装配支架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燕尾滑动槽,所述压导板的两侧均焊接有多个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与燕尾滑动槽均为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过流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长度为七厘米,宽度为三厘米。优选的,所述控制按钮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电机、电热阻丝、及风扇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C200。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搭载块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导电座,所述导电座与电热阻丝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热阻丝的材质为铁铬铝。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传导轴,所述传导轴的周侧面套接有滚子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多功能搭载块通过滚子轴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配合控制按钮的设计,使得装置在转向或急刹抖动过程中增加了盘自身晃动的稳定限制,提高了方向控制性能,配合控制下的手动按摩功能及通风、加热功能,使得装置具有了更好的使用舒适度,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驾驶稳定性能;2、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在传导方向盘转矩的原有功能上,在发生碰撞时,驾驶员触碰至方向盘后可以将接触压力进行分导传压,降低反推力的形成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辅助安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的俯、底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晃动终止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护转矩导杆盘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护止抖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方向盘轮;2、定位装配块;3、控制按钮;4、控制盘中心块;5、连接架板;6、第一配装接板;7、配接锁板;8、限位搭载壳;9、第一弹簧;10、稳固推导杆;11、防护止抖结构;12、第二配装接板;13、转矩传导接块;14、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15、多功能搭载块;16、定位握把;17、手指放置槽;18、分隔板;19、电机;20、转动导向壳;21、按摩珠;22、第一配位支撑板;23、装配支架;24、限位方轨块;25、分力推导滑块;26、第三弹簧;27、第二配位支撑板;28、压导板;29、第二弹簧;30、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1、电热阻丝;32、风力搭载板;33、风扇;34、过流板;35、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包括两个方向盘轮1,方向盘轮1与另一个方向盘轮1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装配块2,且方向盘轮1位于另一个方向盘轮1的顶端,方向盘轮1与另一个方向盘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包括两个方向盘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轮(1)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装配块(2),且所述方向盘轮(1)位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的顶端,所述方向盘轮(1)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通过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14)连接,所述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14)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按钮(3),靠近顶端的所述方向盘轮(1)处的定位装配块(2)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处的定位装配块(2)之间固定有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35);/n所述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35)包括多功能搭载块(15)、定位握把(16)、手指放置槽(17)、分隔板(18)、电机(19)、转动导向壳(20)、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电热阻丝(31)、风力搭载板(32)、风扇(33)和过流板(34),所述定位握把(16)的一侧与多功能搭载块(15)焊接连接,所述分隔板(18)焊接于多功能搭载块(15)的内部,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位于多功能搭载块(15)的两侧,且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与多功能搭载块(15)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多功能搭载块(15)内表面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多个电机(19)连接,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与转动导向壳(20)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导向壳(20)的顶端与多个按摩珠(21)卡接,所述多功能搭载块(15)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与过流板(34)和风力搭载板(32)焊接连接,且多功能搭载块(15)的内部还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热阻丝(31),所述电热阻丝(31)位于风力搭载板(32)的上端,所述风力搭载板(32)的内部通过螺钉与风扇(33)连接;/n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包括第一配位支撑板(22)、装配支架(23)、限位方轨块(24)、分力推导滑块(25)、第三弹簧(26)、第二配位支撑板(27)、压导板(28)和第二弹簧(29),所述第一配位支撑板(22)的一端与装配支架(23)焊接连接,所述装配支架(23)两侧的内部均与限位方轨块(24)焊接连接,所述限位方轨块(24)的内部与分力推导滑块(25)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方轨块(24)的内部底端还与第三弹簧(26)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6)的另一端与分力推导滑块(25)连接,所述分力推导滑块(25)的一端与第二配位支撑板(27)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配位支撑板(27)外表面的一端焊接有压导板(28),且所述压导板(28)的两侧与装配支架(23)为滑动连接,所述压导板(28)与第一配位支撑板(22)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震新型方向盘,包括两个方向盘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轮(1)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装配块(2),且所述方向盘轮(1)位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的顶端,所述方向盘轮(1)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通过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14)连接,所述防护转矩导杆盘结构(14)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按钮(3),靠近顶端的所述方向盘轮(1)处的定位装配块(2)与另一个所述方向盘轮(1)处的定位装配块(2)之间固定有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35);
所述多功能稳定握把定位结构(35)包括多功能搭载块(15)、定位握把(16)、手指放置槽(17)、分隔板(18)、电机(19)、转动导向壳(20)、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电热阻丝(31)、风力搭载板(32)、风扇(33)和过流板(34),所述定位握把(16)的一侧与多功能搭载块(15)焊接连接,所述分隔板(18)焊接于多功能搭载块(15)的内部,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位于多功能搭载块(15)的两侧,且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与多功能搭载块(15)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多功能搭载块(15)内表面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多个电机(19)连接,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与转动导向壳(20)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导向壳(20)的顶端与多个按摩珠(21)卡接,所述多功能搭载块(15)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与过流板(34)和风力搭载板(32)焊接连接,且多功能搭载块(15)的内部还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热阻丝(31),所述电热阻丝(31)位于风力搭载板(32)的上端,所述风力搭载板(32)的内部通过螺钉与风扇(33)连接;
所述晃动终止支撑结构(30)包括第一配位支撑板(22)、装配支架(23)、限位方轨块(24)、分力推导滑块(25)、第三弹簧(26)、第二配位支撑板(27)、压导板(28)和第二弹簧(29),所述第一配位支撑板(22)的一端与装配支架(23)焊接连接,所述装配支架(23)两侧的内部均与限位方轨块(24)焊接连接,所述限位方轨块(24)的内部与分力推导滑块(25)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方轨块(24)的内部底端还与第三弹簧(26)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6)的另一端与分力推导滑块(25)连接,所述分力推导滑块(25)的一端与第二配位支撑板(27)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配位支撑板(27)外表面的一端焊接有压导板(28),且所述压导板(28)的两侧与装配支架(23)为滑动连接,所述压导板(28)与第一配位支撑板(22)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