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
本公开具体公开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迅猛,车型样式层出不穷,以满足不同驾车者的需求。但现有汽车上使用的汽车座椅,座椅底座的长度根据乘客平均身高制作而成,能够满足大部分乘车者的使用需求。不过,对于腿部较长的乘车者,乘车者坐好后其腿部伸出底座,伸出底座的腿部部分处于悬空状态,长时间乘坐会造成腿部不适,影响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以往为提高乘坐舒适性,均采用多个(两个及以上)海绵垫体的分段式座椅结构,即,主坐区座垫与孤岛状的腿托延长平台为两体式结构,采用如电动调节、手动调节的方式使得腿托延长平台能够相对于主坐区座垫发生一定的位移,从而能够利用腿托延长平台实现座椅椅面的加长,以对乘坐者的腿部进行支撑,提高整体的舒适程度。虽然以往的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如:主坐区座垫与孤岛状的腿托延长平台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同样会影响乘坐者的舒适程度。又如:采用电动调节和手动调节的方式,使得腿托延长平台的调节过程很难去实现无级调整。故传统的腿托延长平台,仅能够起到初步的支撑作用,并没有最大限度地改善汽车座椅的舒适度,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实现无缝隙支撑乘坐者腿部的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支撑骨架和与座椅支撑骨架相配接的座椅泡棉,还包括:与所述座椅支撑骨架的自由端可伸缩连接的跟随支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支撑骨架(100)和与座椅支撑骨架(100)相配接的座椅泡棉(200),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与所述座椅支撑骨架(100)的自由端可伸缩连接的跟随支撑平台(300)以及设于所述跟随支撑平台(300)上的可移动腿托(400);/n所述可移动腿托(400)与座椅泡棉(200)的自由端之间设有第一气囊体(500)且所述可移动腿托(400)与座椅泡棉(200)之间设有能够覆盖所述第一气囊体(500)的遮盖体(6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支撑骨架(100)和与座椅支撑骨架(100)相配接的座椅泡棉(20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座椅支撑骨架(100)的自由端可伸缩连接的跟随支撑平台(300)以及设于所述跟随支撑平台(300)上的可移动腿托(400);
所述可移动腿托(400)与座椅泡棉(200)的自由端之间设有第一气囊体(500)且所述可移动腿托(400)与座椅泡棉(200)之间设有能够覆盖所述第一气囊体(500)的遮盖体(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随支撑平台(300)与所述腿托(400)之间设有第二气囊体(700);
或,
所述跟随支撑平台(300)与所述座椅支撑骨架(100)的自由端弹性伸缩连接。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座椅支撑骨架(100)连接的行程气缸(800);随着所述行程气缸(800)的活塞端伸缩,能够带动跟随支撑平台(300)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座椅支撑骨架(100)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座椅泡棉(200)固接;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腿托(400)之间设有贴附于第一气囊体(500)和/或腿托(400)侧壁上的耐磨柔性附层(900);和/或,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遮盖体(600)之间设有贴附于第一气囊体(500)和/或遮盖体(600)的侧壁上的耐磨柔性附层(900);
或,
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腿托(400)固接;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座椅泡棉(200)之间设有贴附于第一气囊体(500)和/或座椅泡棉(200)侧壁上的耐磨柔性附层(900);和/或,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遮盖体(600)之间设有贴附于第一气囊体(500)和/或遮盖体(600)的侧壁上的耐磨柔性附层(900);
或,
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腿托(400)和座椅泡棉(200)固接;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与所述遮盖体(600)之间设有贴附于第一气囊体(500)和/或遮盖体(600)的侧壁上的耐磨柔性附层(9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可移动腿托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囊体(500)上还设有限高结构(5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马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