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76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3
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排出墨的排出头和容纳所述排出头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容纳各自储存墨的第一墨储存构件和第二墨储存构件,并且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和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中的每一个被供给到所述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是墨盒,不具有用于使得能够通过打开止挡构件进行墨再填充的墨再填充口并且可从喷墨打印设备拆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具有所述墨再填充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打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设备通过排出墨来进行打印。一种类型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排出墨的排出头以及储存待被供给到排出头的墨的墨储存构件。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8-69696讨论了一种喷墨打印设备,该喷墨打印设备使得使用者能够用来自墨瓶的墨来再填充墨储存构件。墨由于被排出而被消耗。在诸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8-69696中讨论的喷墨打印设备中,容易增加用于墨再填充的墨瓶的容量以及墨被添加到其中的墨储存构件的容量。因此,与使用墨盒作为墨储存构件的普通喷墨打印设备相比,减少了墨再填充(在墨盒的情况下为墨盒更换)的频率,因此容易地提高了可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排出墨的排出头以及容纳所述排出头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容纳均储存墨的第一墨储存构件和第二墨储存构件,并且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和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中的每一个被供给到所述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是墨盒,不具有用于使得能够通过打开止挡构件进行墨再填充的墨再填充口并且可从喷墨打印设备拆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具有所述墨再填充口。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A和1B是喷墨打印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喷墨打印设备的透视图。图3A和3B是示出了第一墨储存构件的视图。图4A和4B是示出了第一墨储存构件以及第二和第三墨储存构件的视图。r>图5是示出了第一墨储存构件和第二墨储存构件的视图。图6A和6B是示出了第一墨储存构件和第三墨储存构件的视图。图7是示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墨储存构件以及第四墨储存构件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专利技术人所进行的研究,专利技术人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即,墨中的水分趋于从墨再填充型的墨储存构件蒸发。能够用墨再填充的墨储存构件具有用于再填充墨的墨再填充口。通常,墨再填充口由止挡构件封闭,但是墨中的水分可能会从止挡构件及其周边蒸发。此外,通常,能够再填充墨的墨储存构件具有大容量。因此,这种类型的墨储存构件经常长时间不使用而没有再填充墨。在这种情况下,从墨储存构件蒸发的水分的量增加。如果来自墨储存构件中的墨的水分这样蒸发,则储存的墨的浓度(例如,色料浓度)增加。如果将这种墨供给至排出头然后排出(进行打印),可能无法达到打印图像或字符的期望暗度或色调。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即使在使用能够再填充墨的墨储存构件以提高可用性的情况下,该喷墨打印设备也能够抑制由于墨中水分的蒸发而导致的打印图像或字符的暗度和色调的变化。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图1A和1B均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透视图的示例。如图1A所示,喷墨打印设备1具有壳体2和设置在壳体2的顶面上的盖构件3。图1B是示出了喷墨打印设备1的盖构件3被打开以使得壳体2的内部可见的状态的视图。壳体2基本上成形为长方体,并且在后部包括片材进给盘4。图1B示出了片材进给盘4从壳体2延伸的状态。图2是示出了图1B中的喷墨打印设备1的壳体2的内部的视图,在此状态下通过移除壳体2的外壁而更容易地观察壳体2的内部。壳体2包括在后侧的片材进给盘4,也如图1A和1B所示。诸如纸张的打印介质将被放置在片材进给盘4上。壳体2容纳第一墨储存构件8和第二墨储存构件9。此外,在这里所示出的示例中,第三墨储存构件10设置在壳体2内部。墨从第二墨储存构件9供给到第三墨储存构件10。第一墨储存构件8和第三墨储存构件10在重力方向上的下部各自设置有排出头(图2中未示出)。墨从第一墨储存构件8和第三墨储存构件10中的每一个被供给到与其连接的相应的排出头。本说明书中的重力方向是图2中的z方向,其指的是在使用喷墨打印设备1时的重力方向。排出头设置有用于排出墨的排出口以及产生用于排出的能量的能量产生元件。排出头在沿图2中的y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从排出口排出墨。放置在片材进给盘4上的打印介质由片材进给辊5和传送辊6在作为向前方向的x方向上送出,然后在到达板7时由板7支撑。由板7支撑的打印介质被放置在面对排出头的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墨从排出头被排出到打印介质。排出的墨落在打印介质上,从而在打印介质上记录图像。墨附着到开设有排出头的排出口的排出口表面。因此,可以利用设置在壳体2内部的诸如擦拭件11和帽12等的恢复构件来清理排出口表面。接下来,将描述第一墨储存构件8。第一墨储存构件8设置在壳体2内部。这里,将描述第一墨储存构件8储存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彩色墨的示例。图3A和3B各自示出了第一墨储存构件8的放大图。图3A示出了第一墨储存构件8的盖被移除的状态。墨储存部分8a储存青色墨,墨储存部分8b储存品红色墨,而墨储存部分8c储存黄色墨。此外,第一墨储存构件8具有用于从外部向排出头供给电力的电布线构件13。图3B是第一墨储存构件8的分解图,并示出了从不同于图3A的角度观察第一墨储存构件8的状态。在第一墨储存构件8的墨储存部分8a、8b和8c中分别设置有吸墨构件14a、14b和14c。吸墨构件14a、14b和14c是海绵状构件,每个吸墨构件均保持墨。过滤器15a、15b和15c各自沿重力方向设置在墨储存部分8a、8b和8c中的相应一个的下部。排出头16沿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一墨储存构件8的下部。排出头16具有能量产生元件和排出口,并且被设置在支撑构件17上。在图3A和3B所示的示例中,排出头16具有与上述三种颜色对应的排出口阵列。该示例的排出头16也可以称为打印元件基板。排出头16通过支撑构件17结合到第一墨储存构件8以与第一墨储存构件8成一体。排出头16被从电布线构件13供给的电力驱动。第一墨储存构件8是墨盒,不具有用于由使用者从外部再填充墨的墨再填充口以及用于关闭墨再填充口的止挡构件,并且可单独从喷墨打印设备1拆卸。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墨储存构件9。与第一墨储存构件8一样,第二墨储存构件9设置在壳体2内部。然而,尽管第一墨储存构件8不具有用于使得能够进行墨再填充的墨再填充口和止挡构件,但是第二墨储存构件9具有用于使得能够进行墨再填充的墨再填充口和止挡构件。图4A和4B示出了第二墨储存构件9和用于将墨供给到第二墨储存构件9的系统。除了第二墨储存构件9,图4A还示出了第一墨储存构件8和第三墨储存构件10。图4B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墨储存构件9和第三墨储存构件10。第二墨储存构件9是墨罐,其具有用于使得能够进行墨再填充的墨再填充口9a,如上所述。墨再填充口9a由止挡构件9b关闭。止挡构件9b例如由橡胶形成。使用者通过打开止挡构件9b而打开墨再填充口9a,并将墨瓶20插入打开的墨再填充口9a中。墨瓶20储存墨,墨从墨瓶20被供给到第二墨储存构件9。因此第二墨储存构件9再填充外部彩色墨。第二墨储存构件9在连接口19处通过管18连接到第三墨储存构件10,如图4A和4B所示。储存在第二墨储存构件9中的墨通过管18被供给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n排出墨的排出头;以及/n容纳所述排出头的壳体,/n其中,所述壳体容纳有均储存墨的第一墨储存构件和第二墨储存构件,并且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和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中的每一个被供给到所述排出头,/n其中,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是墨盒,不具有用于使得能够通过打开止挡构件而进行墨再填充的墨再填充口,并且能够从所述喷墨打印设备拆卸,并且/n其中,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具有所述墨再填充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5 JP 2019-0725511.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
排出墨的排出头;以及
容纳所述排出头的壳体,
其中,所述壳体容纳有均储存墨的第一墨储存构件和第二墨储存构件,并且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和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中的每一个被供给到所述排出头,
其中,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是墨盒,不具有用于使得能够通过打开止挡构件而进行墨再填充的墨再填充口,并且能够从所述喷墨打印设备拆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具有所述墨再填充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能够在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被移除的状态下进行打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当在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被移除的状态下进行记录时,在设置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的区域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不同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不具有墨再填充口的第三墨储存构件,
其中,墨从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被供给到所述第三墨储存构件,并且进一步从所述第三墨储存构件被供给到所述排出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墨储存构件和所述第三墨储存构件通过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排出头沿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和所述第三墨储存构件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第三墨储存构件和所述排出头彼此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第三墨储存构件和所述排出头不与彼此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沿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墨储存构件的下部的排出头以及沿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墨储存构件的下部的排出头形成共用的排出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冈千秋田丸勇治松下和正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