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76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治疗仪,包括气体提供单元、气流量控制模块、雾化杯和吸气面罩,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包含进气口、出气口和内部电磁阀,经内部电磁阀控制后可以控制调整气流量控制模块出气口的气流速度,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进气口连接至所述气体提供单元的供气端,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雾化杯的雾化进气口,所述雾化杯的雾化嘴与所述吸气面罩连接,所述吸气面罩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检测器,其检测信号作为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的反馈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减少药液的浪费,可以有效保证雾化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雾化仪器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可以适用于多种气体疗法仪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一种雾化治疗仪。
技术介绍
气体疗法是现在医院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例如输氧、雾化或者一氧化氮应用于临床的呼吸急救等,这些气体疗法已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主要特点是每种气体疗法都是通过对疗法中起到有效作用的气体进行流量控制,以达到特定的治疗效果。雾化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无创疗法,需要专门的雾化设备,现有的雾化治疗仪控制方式比较单一,往往设定固定的治疗时间持续雾化,到时结束,灵活性不足,无论在吸气和呼气状态,雾化器始终在喷雾,造成一定的浪费,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雾化治疗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雾化治疗仪,包括气体提供单元、气流量控制模块、雾化杯和吸气面罩,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包含进气口、出气口和内部电磁阀,经内部电磁阀控制后可以控制调整气流量控制模块出气口的气流速度,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进气口连接至所述气体提供单元的供气端,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雾化杯的雾化进气口,所述雾化杯的雾化嘴与所述吸气面罩连接,所述吸气面罩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检测器,其检测信号作为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的反馈信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所述检测器为主动操作器件或被动器件。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气面罩上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内置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电连接并将其检测参数反馈至气流量控制模块作为雾化气体输送的控制参数。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气面罩为耳带式面罩,在所述耳带式面罩与患者面部接触的前沿上设有一端检测气囊段,所述检测气囊段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电连接,在患者穿戴吸气面罩雾化治疗时,由于吸气面罩和患者面部的相互作用力对检测气囊段进行挤压,引起内部气压值的变化,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并反馈至气流量控制模块作为雾化气体输送的控制参数。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包括相互独立的流量电磁阀和通断电磁阀,所述雾化气体输送的流量大小和通断分别由流量电磁阀和通断电磁阀控制。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提供单元和雾化杯为超声波雾化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结构型号的雾化治疗仪,针对性的设计方便不同患者的使用,方便医务人员或者患者操作,避免减少药液的浪费,可以有效保证雾化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雾化仪器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可以适用于多种气体疗法仪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气体提供单元1、气流量控制模块2、雾化杯3、吸气面罩4、按钮开关5、检测管6、压力传感器7、检测气囊段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附图,一种雾化治疗仪,包括气体提供单元1、气流量控制模块2、雾化杯3和吸气面罩4,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包含进气口、出气口和内部电磁阀,经内部电磁阀控制后可以控制调整气流量控制模块2出气口的气流速度,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的进气口连接至所述气体提供单元的供气端,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雾化杯3的雾化进气口,所述雾化杯3的雾化嘴与所述吸气面罩4连接,所述吸气面罩4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电连接的检测器。雾化治疗仪在使用时,气体提供单元1通过气体管路向雾化杯3输送雾化气体,期间雾化气体的输送通断和流量大小由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设定和控制,装盛在所述雾化杯3内的治疗液体在雾化气体的驱动下雾化后由其雾化喷嘴输出到吸气面罩4,供患者吸入治疗,在雾化治疗过程中,所述检测器实时检测检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其检测信号作为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控制调整的反馈信号。例如,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患者不在使用所述吸气面罩4进行雾化治疗时,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可以根据所述检测器的反馈信号对雾化气体的输送进行暂停处理,使雾化杯3的药物雾化暂停,避免药物的浪费,恢复雾化治疗时再次启动,以确保雾化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所述检测器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参见附图1的一种实施方式,也是最为简单实现方式,该实施例中的检测器为主动操作器件,通过主动操作的方式向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反馈信号,可以理解为,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器为主动操作的开关器件,可以向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发送所述吸气面罩4处于雾化治疗或者非雾化治疗两种状态,以便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控制雾化气体的输送通断。例如,该检测器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吸气面罩4外壳上的一个按钮开关5,操作者可以直接通过该按钮开关5控制雾化治疗的暂停和继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器也可以是被动器件,通过被动检测的方式向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反馈信号,其同样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参见附图2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吸气面罩4上设有检测管6,所述检测管6内置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电连接并将其检测参数反馈至气流量控制模块2作为雾化气体输送的控制参数。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压力传感器7,在患者使用吸气面罩4雾化治疗时,所述检测管6内的气压会存在一定的变化,所述压力传感器7将检测到的压力变化反馈至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通过该压力变化判断出仪器处于正常的雾化治疗状态,维持雾化气体的正常输送。相反地,当所述压力传感器7未检测到压力变化时,表明仪器处于非雾化治疗状态或者吸气面罩4处于脱下状态,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通过反馈的检测参数执行暂停或断开雾化气体输送的动作,以达到上述功能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检测传感器不局限于压力传感器7,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湿度传感器等。参见附图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吸气面罩4为耳带式面罩,在所述耳带式面罩与患者面部接触的前沿上设有一段检测气囊段8,该检测气囊段8内部同样设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2电连接,在患者穿戴吸气面罩4雾化治疗时,由于吸气面罩4和患者面部的相互作用力对检测气囊段8进行挤压,引起内部气压值的变化,所述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压力值并反馈至气流量控制模块2作为雾化气体输送的控制参数,其控制过程及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结构和控制过程不尽相同,可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针对不同患者的雾化治疗,以达到针对性的设计患者雾化治疗仪,方便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治疗仪,包括气体提供单元、气流量控制模块、雾化杯和吸气面罩,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包含进气口、出气口和内部电磁阀,经内部电磁阀控制后可以控制调整气流量控制模块出气口的气流速度,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进气口连接至所述气体提供单元的供气端,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雾化杯的雾化进气口,所述雾化杯的雾化嘴与所述吸气面罩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面罩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检测器,其检测信号作为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的反馈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治疗仪,包括气体提供单元、气流量控制模块、雾化杯和吸气面罩,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包含进气口、出气口和内部电磁阀,经内部电磁阀控制后可以控制调整气流量控制模块出气口的气流速度,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进气口连接至所述气体提供单元的供气端,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雾化杯的雾化进气口,所述雾化杯的雾化嘴与所述吸气面罩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面罩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检测器,其检测信号作为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的反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为主动操作器件或被动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面罩上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内置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气流量控制模块电连接并将其检测参数反馈至气流量控制模块作为雾化气体输送的控制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盈惠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