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74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包括导向装置、传送装置和下料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倾斜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立板和间歇装置,间歇装置包括固定板、旋转件、弧形挡板和驱动件,固定板位于第二轨道一侧,弧形挡板端部活动于杆状轨道内;下料装置包括外壳、顶杆、导向块、滑块和动力杆,动力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主动杆上设有挡柱,从动杆上设有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处于主动杆旋转范围内,从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滑块端部固定连接顶杆。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物料承载器的导向运输,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移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通俗地说,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比如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甚至是食物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称其为“打印机”是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在对于打印材料,多采用承载容器对其进行承载,对于承载容器,为了便于运输移动,多采用圆形承载桶,对于圆形承载桶进行较远距离运输时,一般是利用人工将其进行搬运移动放置到内部车间内,该过程容易造成人工的费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其可以有效实现对承载物料的圆形承载容器及承载容器内的物料进行有效输送,保证输送质量和输送效率,降低安全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包括导向装置、传送装置和位于传送装置一侧的下料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倾斜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立板、位于第二轨道上的间歇装置,所述间歇装置包括固定板、旋转件、固定连接旋转件的弧形挡板和活动连接旋转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端活动连接旋转件,另一端活动连接立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二轨道一侧,且所述第二轨道为杆状轨道,所述弧形挡板端部活动于杆状轨道内;所述传送装置位于第二轨道端部,且所述传送装置一侧对应第二轨道宽度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弯折角度;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外壳、顶杆、导向块、活动于导向块内的滑块和位于滑块上方的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且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动力杆相匹配的限位柱和限位凸起,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外壳,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限位杆,所述主动杆上设有挡柱,所述从动杆上设有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且所述第一延伸段长度小于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处于主动杆旋转范围内,所述从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滑块端部固定连接顶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与立板连接处设有容纳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轨道铰接第二轨道,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安装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为螺杆,所述螺杆端部设有螺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弧形挡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旋转件,所述弧形挡板与旋转件之间具有移动间隙,且所述固定板活动于该移动间隙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板和固定连接缓冲板的缓冲海绵,所述缓冲板的弯折角度为30°,且所述缓冲板的高度大于承载容器直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活动于滑槽内,所述滑槽两侧为对称的倾斜边,且所述滑块前端设有与滑槽倾斜边相匹配的倾斜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滑槽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滚珠,且所述滚珠抵接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设有与滚珠相匹配的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限位凸起上设有导向轮,且所述导向轮轴接限位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挡柱上套接有轴承,且所述主动杆端部连接有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所述顶杆端部安装有同步杆,所述同步杆上设有缓冲垫。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包括导向装置、传送装置和位于传送装置一侧的下料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倾斜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立板、位于第二轨道上的间歇装置,所述间歇装置包括固定板、旋转件、固定连接旋转件的弧形挡板和活动连接旋转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端活动连接旋转件,另一端活动连接立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二轨道一侧,且所述第二轨道为杆状轨道,所述弧形挡板端部活动于杆状轨道内,通过驱动件带动旋转件实现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利用旋转件实现对弧形挡板位置的调节,利用弧形挡板实现对承载容器的间歇导向移动;所述传送装置位于第二轨道端部,且所述传送装置一侧对应第二轨道宽度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弯折角度,通过缓冲件实现对承载容器的有效缓冲移动,防止承载容器在导向移动过程中出现破损等现象的发生;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外壳、顶杆、导向块、活动于导向块内的滑块和位于滑块上方的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且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动力杆相匹配的限位柱和限位凸起,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外壳,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限位杆,所述主动杆上设有挡柱,所述从动杆上设有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且所述第一延伸段长度小于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处于主动杆旋转范围内,所述从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滑块端部固定连接顶杆,通过主动杆的旋转带动滑动实现内收,同时在主动杆旋转至一定程度时,能够顶动从动杆,利用从动杆实现对滑块的外移,进而利用间歇移动的滑块实现对传送装置上的承载容器的有效顶动,保证对承载容器的间歇移动,进而防止在承载容器移动过程中出现堆积现象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间歇装置实现对承载容器的单个下方,便于实现对承载容器的移动方向进行改变,同时利用传送装置和位于传送装置一侧的下料装置实现对承载容器的下料,保证承载容器的有效下料,防止承载容器在下料过程中出现堆积的现象,保证承载容器下料精准性和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间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下料装置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下料装置和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1-第一轨道,12-第二轨道,13-辅助杆,2-立板,31-固定板,32-旋转件,33-弧形挡板,34-驱动件,35-连接杆,4-传送装置,41-缓冲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装置、传送装置和位于传送装置一侧的下料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倾斜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立板、位于第二轨道上的间歇装置,所述间歇装置包括固定板、旋转件、固定连接旋转件的弧形挡板和活动连接旋转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端活动连接旋转件,另一端活动连接立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二轨道一侧,且所述第二轨道为杆状轨道,所述弧形挡板端部活动于杆状轨道内;/n所述传送装置位于第二轨道端部,且所述传送装置一侧对应第二轨道宽度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弯折角度;/n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外壳、顶杆、导向块、活动于导向块内的滑块和位于滑块上方的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且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动力杆相匹配的限位柱和限位凸起,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外壳,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限位杆,所述主动杆上设有挡柱,所述从动杆上设有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且所述第一延伸段长度小于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处于主动杆旋转范围内,所述从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滑块端部固定连接顶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装置、传送装置和位于传送装置一侧的下料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倾斜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立板、位于第二轨道上的间歇装置,所述间歇装置包括固定板、旋转件、固定连接旋转件的弧形挡板和活动连接旋转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端活动连接旋转件,另一端活动连接立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二轨道一侧,且所述第二轨道为杆状轨道,所述弧形挡板端部活动于杆状轨道内;
所述传送装置位于第二轨道端部,且所述传送装置一侧对应第二轨道宽度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弯折角度;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外壳、顶杆、导向块、活动于导向块内的滑块和位于滑块上方的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且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动力杆相匹配的限位柱和限位凸起,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外壳,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限位杆,所述主动杆上设有挡柱,所述从动杆上设有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且所述第一延伸段长度小于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处于主动杆旋转范围内,所述从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滑块端部固定连接顶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与立板连接处设有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材料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铰接第二轨道,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渊秦强黄飞姜海蒋克荣袁永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