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牙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63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牙垫,包括置于口腔外的外部体以及置于口腔内的内部体;所述外部体包括护唇板,在所述护唇板上开设有主操作口;所述内部体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用于在使用时垫在患者上排牙与下排牙之间;所述主操作口连通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多功能牙垫还包括至少一个引流部以及至少一个通气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牙垫,具有唾液或胃液引流功能,能够供氧或进行雾化,能够应用于胃镜检查和气管插管患者,并且结构较为紧凑,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牙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腔用牙垫,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插管病人以及胃镜操作中使用的多功能牙垫。
技术介绍
无论是胃镜检查还是实施气管插管术,都需要患者长时间的保持张口状态,为了减轻患者张口的疲劳度并保护使用的手术器械,通常需要使用牙垫配合使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及反流出来的胃液经常引起呛咳、恶心,并流出口腔污染操作床,导致操作中断,因此需要随时将唾液及反流物引流;同时有些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吸氧,因此还需要随时供氧。在实施气管插管时,因为患者长期处于开口状态,口腔会出现干燥现象,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口腔雾化方式进行缓解。中国专利文献CN106345028A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形成口咽部通气通道,可以在同一装置下进行诸如插胃管、吸痰等操作,可以便捷的获取患者口腔内温度,能对通入的空气进行加湿。但由于设置了较多的功能性结构,导致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使用的多功能牙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牙垫,包括置于口腔外的外部体以及置于口腔内的内部体;所述外部体包括护唇板,在所述护唇板上开设有主操作口;所述内部体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用于在使用时垫在患者上排牙与下排牙之间;所述主操作口连通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多功能牙垫还包括至少一个引流部以及至少一个通气部,所述引流部与通气部内分别设置有引流通道以及通气通道,所述引流部与通气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并且引流通道以及通气通道分别穿过所述护唇板连通于口腔外;所述引流部的位于口腔内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筒状部边缘的位置。所述引流部的位于口腔内的一端向所述筒状部的径向外侧方向弯曲。所述主操作口位于所述护唇板的中部区域,所述引流部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护唇板的两侧区域。所述多功能牙垫包括相互插接拼装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护唇板以及位于护唇板的靠近口腔一侧的内筒,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套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的外筒,所述筒状部包括所述内筒和外筒;所述引流部包括位于第一部分上的基础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插接段,所述基础段与插接段能够插接连通。所述第一部分为硬质材料体,所述第二部分为软质材料体。所述软质材料体为水胶体。所述基础段包括突出于所述内筒的管端部,所述插接段包括用于所述管端部插入的插接口。所述内部体还包括护齿部和/或压舌板。所述护唇板的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带环。在所述护唇板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操作口。所述主操作口上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压紧块。在所述护唇板的远离口腔的一侧设置有凸台部,所述压紧块上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凸台部上的螺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多功能牙垫,在使用时患者张口咬住所述筒状部,护唇板位于患者嘴唇外部,将气管插管或者胃镜插管通过主操作口插入,引流部用于对口腔内唾液进行引流,通气部则可以用于向口腔内通入雾化气或氧气;该结构的多功能牙垫,具有唾液或胃液引流功能,能够供氧或进行雾化,能够应用于胃镜检查和气管插管患者,并且结构较为紧凑,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牙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的多功能牙垫中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部分的主视图。图4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5为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部分的俯视图。图7为第二部分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牙垫,包括置于口腔外的外部体以及置于口腔内的内部体。所述外部体包括护唇板11,在所述护唇板11上的中部区域开设有主操作口12、第一辅助操作口13以及第二辅助操作口14,在护唇板1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环15用于连接固定带。所述内部体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用于在使用时垫在患者上排牙与下排牙之间。在筒状部上设置有护齿部以及压舌板19,所述护齿部包括上护齿部21、下护齿部22、左护齿部23以及右护齿部24,用于在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对牙齿进行防护,所述压舌板19用于向下压住患者舌部。所述主操作口12、第一辅助操作口13以及第二辅助操作口14分别连通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多功能牙垫还包括左右设置的内部具有引流通道的第一引流部171、第二引流部172,同时还包括内部设置有通气通道的第一通气部181和第二通气部182,所述第一引流部171、第二引流部172以及第一通气部181和第二通气部182的起始于护唇板11的外侧并向内侧穿过护唇板11延伸至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第一引流部171、第二引流部172的位于口腔内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筒状部边缘的位置,并且向所述筒状部的径向外侧方向弯曲。由于多功能牙垫用于放置于患者口腔内进行牙齿支撑,为了使患者较为舒适,可以将其牙齿咬合的部分设置为软质材质,因此如图2-7所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功能牙垫包括相互插接拼装的第一部分1以及第二部分2,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所述护唇板11以及位于护唇板11的靠近口腔一侧的内筒16,所述第二部分2包括套在所述第一部分1上的外筒26,所述筒状部包括所述内筒16和外筒26。所述压舌板19固定于所述内筒16上,所述上护齿部21、下护齿部22、左护齿部23以及右护齿部24位于所述外筒上。所述第一引流部171和第二引流部172分别包括位于第一部分1上的基础段17a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的插接段27a,所述基础段17a与插接段27a能够插接连通。所述基础段17a包括突出于所述内筒16的管端部17a1,所述插接段27a包括用于所述管端部17a1插入的插接口27a1。所述第一部分1为硬质材料体一体成型结构,起到主体支撑作用,所述第二部分2为软质材料体一体成型结构,硬质材料可以为树脂材料,软质材料可以为橡胶、硅胶、乳胶或水胶体等材质,优选为水胶体,水胶体有保湿的功能,可用于患者唇部的保湿。第一辅助操作口和第二辅助操作口可用于医生进行其他操作。第一引流部171和第二引流部172可外接带有积液袋的管路或负压吸引管,用来排出患者口腔内的液体。第一通气部181可外接供氧管,用于为患者供氧。第一通气部181可外接雾化管用于为患者进行口腔雾化。所述主操作口12上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压紧块3。在所述护唇板11的远离口腔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凸台部110,所述压紧块3上设置有调节螺杆31,所述调节螺杆31穿过所述凸台部110上的螺孔111,通过调节螺杆31能够调节压紧块3的位置,并且可以将压紧块3在凸台部110上拆卸。在进行气管插管置管操作时,将气管插管自主操作口插入,置管完成后调整压紧块3将气管插管夹紧。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可以将压紧块3调整到最靠近凸台部110的位置或直接将压紧块3取下,以防止阻碍胃镜操作。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口腔外的外部体以及置于口腔内的内部体;所述外部体包括护唇板,在所述护唇板上开设有主操作口;所述内部体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用于在使用时垫在患者上排牙与下排牙之间;所述主操作口连通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多功能牙垫还包括至少一个引流部以及至少一个通气部,所述引流部与通气部内分别设置有引流通道以及通气通道,所述引流部与通气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并且引流通道以及通气通道分别穿过所述护唇板连通于口腔外;所述引流部的位于口腔内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筒状部边缘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口腔外的外部体以及置于口腔内的内部体;所述外部体包括护唇板,在所述护唇板上开设有主操作口;所述内部体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用于在使用时垫在患者上排牙与下排牙之间;所述主操作口连通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多功能牙垫还包括至少一个引流部以及至少一个通气部,所述引流部与通气部内分别设置有引流通道以及通气通道,所述引流部与通气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并且引流通道以及通气通道分别穿过所述护唇板连通于口腔外;所述引流部的位于口腔内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筒状部边缘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牙垫包括相互插接拼装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护唇板以及位于护唇板的靠近口腔一侧的内筒,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套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的外筒,所述筒状部包括所述内筒和外筒;所述引流部包括位于第一部分上的基础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插接段,所述基础段与插接段能够插接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峰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怀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