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60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内柱体沿轴向滑动套接于外筒体的内腔,外筒体靠近一端的内壁上平行设有第一、二圆环,第一圆环内缘均匀开设的三个槽口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瓣体,瓣体组合形成尖端朝外的尖锥状壳体结构,瓣体里端竖直方向延伸端的外侧面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圆环的内侧面,内柱体端面对应第一圆环的槽口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顶柱,中心杆螺纹套接于内柱体的轴心位置,内柱体对应顶柱的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槽,圆柱槽内套接有塞头,中心杆延伸至圆柱槽的一端与塞头的内侧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实现了取样装置便于切割组织并便于将组织样本放置在封装器皿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病理科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因为病理诊断报告不是影像学的描述,而是明确的疾病名称,临床医师主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原则、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了保证活体组织检查的准确性,采用合理且便于操作的组织样本取样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切割组织并便于将组织放置在封装器皿中的取样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包括:外筒体、内柱体和中心杆,所述内柱体沿轴向滑动套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内腔,所述外筒体靠近一端的内壁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圆环内缘均匀开设的三个槽口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瓣体,所述瓣体组合形成尖端朝外的尖锥状壳体结构,所述瓣体里端竖直方向延伸端的外侧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圆环的内侧面,所述内柱体端面对应所述第一圆环的槽口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中心杆螺纹套接于所述内柱体的轴心位置,所述内柱体对应所述顶柱的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套接有塞头,所述中心杆延伸至所述圆柱槽的一端与所述塞头的内侧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外筒体远离所述瓣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缘环,所述内柱体远离所述顶柱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外缘环的外侧面后设置有第二外缘环,通过第二外缘环以便于使内柱体相对于外筒体套动,第一外缘环对第二外缘环起到限位作用。优选的,所述中心杆贯穿所述内柱体外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帽,通过端帽便于实现中心杆相对于内柱体的螺旋运动。优选的,所述外筒体内壁的顶底部分别垂直连接有滑块,所述内柱体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滑动卡接的滑槽,避免内柱体相对外筒体套动时发生旋转。优选的,所述圆柱槽的内径等于所述瓣体里端内壁的内切圆直径,以确保塞头能够进入瓣体围绕的壳体内部。优选的,所述外筒体对应所述瓣体的一端设置有锥台壳体,所述瓣体的尖端贯穿所述锥台壳体的外端面,以确保瓣体能够伸出锥台壳体对组织进行切割采集。优选的,所述瓣体的边缘处设置有刃口,便于瓣体对组织进行切割。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相对于外筒体外拉内柱体,以使得顶柱脱离于对瓣体里端的顶推位置,瓣体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瓣体旋转张开,手持外筒体将瓣体的尖端切入组织,然后顶推内柱体,内柱体通过顶柱对瓣体的里端施加推力,使得瓣体发生转动,从而将组织样本切割掉并收纳在瓣体内腔;以便于实现对组织样本的切割。2、本技术对组织样本切割收纳后,将取样装置的瓣体尖端对准样本容器,然后拔动内柱体,使得瓣体张开,螺旋转动中心杆,使得中心杆带动塞头向瓣体方向推动,以实现将采集的样本顶推脱落至样本容器中,以实现便于将组织样本放置在封装器皿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筒体;11-第一外缘环;12-锥台壳体;13-滑块;14-第一圆环;15-第二圆环;2-内柱体;21-第二外缘环;22-滑槽;23-圆柱槽;24-顶柱;3-中心杆;31-塞头;32-端帽;4-瓣体;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5,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包括:外筒体1、内柱体2和中心杆3,内柱体2沿轴向滑动套接于外筒体1的内腔,外筒体1靠近一端的内壁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5,第一圆环14与第二圆环15平行设置,第一圆环14内缘均匀开设的三个槽口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瓣体4,瓣体4组合形成尖端朝外的尖锥状壳体结构,瓣体4里端竖直方向延伸端的外侧面连接有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圆环15的内侧面,内柱体2端面对应第一圆环14的槽口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顶柱24,中心杆3螺纹套接于内柱体2的轴心位置,内柱体2对应顶柱24的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槽23,圆柱槽23内套接有塞头31,中心杆3延伸至圆柱槽23的一端与塞头31的内侧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综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先相对于外筒体1外拉内柱体2,以使得内柱体2端面的顶柱24脱离于对瓣体4里端的延伸端的顶推位置;在弹簧5的反弹力作用下,瓣体4发生转动,使得瓣体4的尖端向四周张开;通过手持外筒体1将瓣体4的尖端切入待采集样本的组织,然后顶推内柱体2,内柱体2端面的顶柱24对瓣体4里端延伸端施加顶推力,使得瓣体4旋转,从而将组织样本切割掉并收纳在瓣体4围绕的内腔中;对组织样本切割收纳后,将取样装置瓣体4的尖端对准样本容器,然后拔动内柱体2,使得瓣体4的尖端张开,螺旋转动中心杆3,使得中心杆3带动塞头31向瓣体4的方向推动,以实现将采集的样本顶推脱落至样本容器中;从而便于完成对样本的切割和封装。本实施例中,外筒体1远离瓣体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缘环11,内柱体2远离顶柱24的一端贯穿第一外缘环11的外侧面后设置有第二外缘环21;使得使用时,通过第二外缘环21便于对内柱体2进行推拉,第一外缘环11对第二外缘环21提供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中心杆3贯穿内柱体2外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帽32;使得使用时,便于通过端帽32对中心杆3进行螺旋转动,从而实现中心杆3相对于内柱体2的移动。本实施例中,外筒体1内壁的顶底部分别垂直连接有滑块13,内柱体2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与滑块13滑动卡接的滑槽22;使得使用时,内柱体2相对于外筒体1套动的同时,滑块13在滑槽22内同步滑动,从而确保内柱体2能够相对于外筒体1进行直线套动,避免发生相对转动,已实现顶柱24恰好顶推瓣体4的里端延伸端。本实施例中,圆柱槽23的内径等于瓣体4里端内壁的内切圆直径;使得使用时,在将切割的组织样本放置在封装容器的过程中,塞头31能够被中心杆3顶推至瓣体4围绕的空腔内,以将组织样本顶推至容器中。本实施例中,外筒体1对应瓣体4的一端设置有锥台壳体12,瓣体4的尖端贯穿锥台壳体12的外端面;使得使用时,瓣体4的尖端始终能外伸至锥台壳体12的外部,在通过外筒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包括:外筒体(1)、内柱体(2)和中心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体(2)沿轴向滑动套接于所述外筒体(1)的内腔,所述外筒体(1)靠近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5),所述第一圆环(14)与第二圆环(1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圆环(14)内缘均匀开设的三个槽口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瓣体(4),所述瓣体(4)组合形成尖端朝外的尖锥状壳体结构,所述瓣体(4)里端竖直方向延伸端的外侧面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圆环(15)的内侧面,所述内柱体(2)端面对应所述第一圆环(14)的槽口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顶柱(24),所述中心杆(3)螺纹套接于所述内柱体(2)的轴心位置,所述内柱体(2)对应所述顶柱(24)的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槽(23),所述圆柱槽(23)内套接有塞头(31),所述中心杆(3)延伸至所述圆柱槽(23)的一端与所述塞头(31)的内侧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包括:外筒体(1)、内柱体(2)和中心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体(2)沿轴向滑动套接于所述外筒体(1)的内腔,所述外筒体(1)靠近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5),所述第一圆环(14)与第二圆环(1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圆环(14)内缘均匀开设的三个槽口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瓣体(4),所述瓣体(4)组合形成尖端朝外的尖锥状壳体结构,所述瓣体(4)里端竖直方向延伸端的外侧面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圆环(15)的内侧面,所述内柱体(2)端面对应所述第一圆环(14)的槽口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顶柱(24),所述中心杆(3)螺纹套接于所述内柱体(2)的轴心位置,所述内柱体(2)对应所述顶柱(24)的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槽(23),所述圆柱槽(23)内套接有塞头(31),所述中心杆(3)延伸至所述圆柱槽(23)的一端与所述塞头(31)的内侧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科样本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远离所述瓣体(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