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29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其包括安装架体(100)、管道组、翻铲打散装置(300),管道组包括输送管道(212)、封闭管道(213)、出料管道(214),翻铲打散装置(300)包括翻铲打散机构(310)、触发机构(320),翻铲打散机构(310)用于对管道组内的种菌豆豉进行打散处理,触发机构(320)用于驱使封闭管道(213)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使封闭管道(213)对设置于输送管道(212)上的进料缺口(2123)进行密封或撤销密封;其能够接收发酵好的种菌豆豉并对种菌豆豉进行打散处理,整个种菌豆豉打散过程,只需将种菌豆豉倾倒至进料漏斗内即可,后续的过程全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打散过程中不伤种菌豆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种菌豆豉的打散。
技术介绍
豆豉是一种豆制食品,一般用黄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调味,在豆豉的制作过程中,制曲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制曲的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酶系,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即对豆粒进行种菌处理,种菌后的豆豉需要进行洗豉,洗豉是对附着于种菌豆豉表面的孢子和菌丝进行洗除,如果孢子和菌丝不经洗除,继续残留在成曲的表面,经发酵水解后,部分可溶和水解,但很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着在豆曲表面,特别是孢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然而,种菌后的豆豉往往为若干豆粒粘合在一起的团状,工人在清洗的同时还要对种菌豆豉进行揉捻分离,使得豆豉呈一颗颗状态,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以及降低了清洗效率,为此,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出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其能够接收发酵好的种菌豆豉并对种菌豆豉进行打散处理,打散完毕后,能够将打散后的种菌豆豉向外输送,整个种菌豆豉打散过程,只需采用人工或现有技术将种菌豆豉倾倒至进料漏斗内即可,后续的过程全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打散过程中不伤种菌豆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其能够接收发酵好的种菌豆豉并对种菌豆豉进行打散处理,打散完毕后,能够将打散后的种菌豆豉向外输送,整个种菌豆豉打散过程,只需采用人工或现有技术将种菌豆豉倾倒至进料漏斗内即可,后续的过程全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打散过程中不伤种菌豆豉。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其包括安装架体(100)、管道组、翻铲打散装置(300),安装架体(100)安装于地面上并且管道组以及翻铲打散装置(300)均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翻铲打散装置(300)用于对管道组内的种菌豆豉进行翻铲打散处理;所述的管道组包括输送管道(212)、封闭管道(213)、出料管道(214),输送管道(212)水平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输送管道(212)沿自身轴向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进料段、出料段、以及位于进料段与出料段之间的接收段,进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上设置有进料管道(2121)且进料管道(2121)与进料段之间相互接通,进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出料孔(2122)并且出料孔(2122)靠近接收段,接收段的外圆面设置有进料缺口(2123),进料缺口(2123)呈半圆形缺口结构并且进料缺口(2123)位于接收段的正上方,出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排料孔(2124);所述的封闭管道(213)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结构,封闭管道(213)同轴活动安装于输送管道(212)的外部并且封闭管道(213)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封闭管道(213)的一端位于输送管道(212)的进料段上且该端还位于出料孔(2122)背离进料管道(2121)的一侧,封闭管道(213)的另一端位于输送管道(212)的出料段上并且该端还位于排料孔(2124)朝向进料管道(2121)的一侧,封闭管道(213)的外圆面设置有避让缺口(2131),避让缺口(2131)呈半圆形缺口结构;所述的出料管道(214)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结构并且出料管道(214)同轴固定套设于输送管道(212)的出料段外部,出料管道(214)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输出管道(2141),并且输出管道(2141)与排料孔(2124)之间相互接通;所述的翻铲打散装置(300)包括翻铲打散机构(310)、触发机构(320),翻铲打散机构(310)用于对管道组内的种菌豆豉进行打散处理,触发机构(320)用于驱使封闭管道(213)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使封闭管道(213)对进料缺口(2123)进行密封或撤销密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所述的翻铲打散机构(310)包括转筒壳(311)、翻铲电机(314)、动力传递构件,转筒壳(311)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圆形筒壳结构,转筒壳(311)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安装孔,转筒壳(311)通过安装孔同轴活动套设于封闭管道(213)的外部并且安装孔位于避让缺口(2131)朝向出料管道(214)的一侧,所述的转筒壳(311)的开口端设置有安装筒盖(312),安装筒盖(312)为两端开口的圆台形壳体结构,并且安装筒盖(312)的大端与转筒壳(311)的开口端之间同轴固定,安装筒盖(312)的小端同轴套设于输送管道(212)的进料段外部,安装筒盖(312)的小端还位于出料孔(2122)与进料管道(2121)之间;所述的转筒壳(311)的腔壁还设置有翻铲凸板(313),翻铲凸板(313)为延伸方向平行于转筒壳(311)轴向的矩形板体结构,并且翻铲凸板(313)沿转筒壳(31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所述的翻铲电机(314)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转筒壳(311)的轴向,并且翻铲电机(314)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设置于翻铲电机(314)与两个转筒壳(311)之间,并且动力传递构件用于接收翻铲电机(314)的动力并将该动力传递给两个转筒壳(3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包括传递轴(315)、动力传递组件二(316)、动力传递组件三、动力传递组件四,传递轴(315)的轴向平行于转筒壳(311)的轴向,传递轴(315)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动力传递组件二(316)设置于传递轴(315)与翻铲电机(314)之间并用于两者之间的动力传递,动力传递组件二(316)为直齿轮动力传递结构;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三包括主动直齿轮(3171)、从动直齿轮(3172),主动直齿轮(3171)同轴固定套设于传递轴(315)的外部,从动直齿轮(3172)同轴固定套设于转筒壳一的外部,并且主动直齿轮(3171)与从动直齿轮(3172)啮合,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四包括传递直齿轮(3181)、接收直齿轮(3182),传递直齿轮(3181)同轴固定套设于转筒壳一的外部,接收直齿轮(3182)同轴固定套设于转筒壳二的外部,传递直齿轮(3181)与接收直齿轮(3182)啮合并且两者之间的传动比为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所述的转筒壳(311)与安装架体(10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支撑直齿轮一(3191)、支撑直齿轮二(3192),支撑直齿轮一(3191)同轴固定套设于转筒壳(311)的外部,支撑直齿轮二(3192)的轴向平行于转筒壳(311)的轴向,支撑直齿轮二(3192)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支撑直齿轮二(3192)与支撑直齿轮一(3191)啮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所述的支撑直齿轮二(3192)沿转筒壳(31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三个;...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架体(100)、管道组、翻铲打散装置(300),安装架体(100)安装于地面上并且管道组以及翻铲打散装置(300)均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翻铲打散装置(300)用于对管道组内的种菌豆豉进行翻铲打散处理;/n所述的管道组包括输送管道(212)、封闭管道(213)、出料管道(214),输送管道(212)水平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输送管道(212)沿自身轴向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进料段、出料段、以及位于进料段与出料段之间的接收段,进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上设置有进料管道(2121)且进料管道(2121)与进料段之间相互接通,进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出料孔(2122)并且出料孔(2122)靠近接收段,接收段的外圆面设置有进料缺口(2123),进料缺口(2123)呈半圆形缺口结构并且进料缺口(2123)位于接收段的正上方,出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排料孔(2124);/n所述的封闭管道(213)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结构,封闭管道(213)同轴活动安装于输送管道(212)的外部并且封闭管道(213)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封闭管道(213)的一端位于输送管道(212)的进料段上且该端还位于出料孔(2122)背离进料管道(2121)的一侧,封闭管道(213)的另一端位于输送管道(212)的出料段上并且该端还位于排料孔(2124)朝向进料管道(2121)的一侧,封闭管道(213)的外圆面设置有避让缺口(2131),避让缺口(2131)呈半圆形缺口结构;/n所述的出料管道(214)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结构并且出料管道(214)同轴固定套设于输送管道(212)的出料段外部,出料管道(214)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输出管道(2141),并且输出管道(2141)与排料孔(2124)之间相互接通;/n所述的翻铲打散装置(300)包括翻铲打散机构(310)、触发机构(320),翻铲打散机构(310)用于对管道组内的种菌豆豉进行打散处理,触发机构(320)用于驱使封闭管道(213)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使封闭管道(213)对进料缺口(2123)进行密封或撤销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架体(100)、管道组、翻铲打散装置(300),安装架体(100)安装于地面上并且管道组以及翻铲打散装置(300)均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翻铲打散装置(300)用于对管道组内的种菌豆豉进行翻铲打散处理;
所述的管道组包括输送管道(212)、封闭管道(213)、出料管道(214),输送管道(212)水平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100)上,输送管道(212)沿自身轴向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进料段、出料段、以及位于进料段与出料段之间的接收段,进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上设置有进料管道(2121)且进料管道(2121)与进料段之间相互接通,进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出料孔(2122)并且出料孔(2122)靠近接收段,接收段的外圆面设置有进料缺口(2123),进料缺口(2123)呈半圆形缺口结构并且进料缺口(2123)位于接收段的正上方,出料段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排料孔(2124);
所述的封闭管道(213)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结构,封闭管道(213)同轴活动安装于输送管道(212)的外部并且封闭管道(213)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封闭管道(213)的一端位于输送管道(212)的进料段上且该端还位于出料孔(2122)背离进料管道(2121)的一侧,封闭管道(213)的另一端位于输送管道(212)的出料段上并且该端还位于排料孔(2124)朝向进料管道(2121)的一侧,封闭管道(213)的外圆面设置有避让缺口(2131),避让缺口(2131)呈半圆形缺口结构;
所述的出料管道(214)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结构并且出料管道(214)同轴固定套设于输送管道(212)的出料段外部,出料管道(214)的外圆面竖直朝下设置有输出管道(2141),并且输出管道(2141)与排料孔(2124)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翻铲打散装置(300)包括翻铲打散机构(310)、触发机构(320),翻铲打散机构(310)用于对管道组内的种菌豆豉进行打散处理,触发机构(320)用于驱使封闭管道(213)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使封闭管道(213)对进料缺口(2123)进行密封或撤销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豆豉制取的分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铲打散机构(310)包括转筒壳(311)、翻铲电机(314)、动力传递构件,转筒壳(311)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圆形筒壳结构,转筒壳(311)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安装孔,转筒壳(311)通过安装孔同轴活动套设于封闭管道(213)的外部并且安装孔位于避让缺口(2131)朝向出料管道(214)的一侧,所述的转筒壳(311)的开口端设置有安装筒盖(312),安装筒盖(312)为两端开口的圆台形壳体结构,并且安装筒盖(312)的大端与转筒壳(311)的开口端之间同轴固定,安装筒盖(312)的小端同轴套设于输送管道(212)的进料段外部,安装筒盖(312)的小端还位于出料孔(2122)与进料管道(2121)之间;
所述的转筒壳(311)的腔壁还设置有翻铲凸板(313),翻铲凸板(313)为延伸方向平行于转筒壳(311)轴向的矩形板体结构,并且翻铲凸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权九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