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29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技术方案是,包括过滤筒,过滤筒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透风口,透风口上覆盖有用于过滤沙土的过滤网,过滤筒的上口装有密封帽,密封帽是由自上而下的密封段、过渡段和下部的连接段构成的圆环形一体结构,连接段套装在过滤筒的上口,密封段、过渡段和过滤筒的中心孔依次连通构成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穿装通道,密封段的内壁与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外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滑动行程腔上方设置与相连通的过滤筒,在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覆盖过滤网的透风口进行气体调压,同时圆形空心管在下降回收的过程中,表面附着的沙土被密封段刮除,防止沙土从两节空管的间隙进入,保证了各级空心管可顺利伸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
本技术涉及用于多功能灌溉施肥系统的密封式升降柱的滤沙器。
技术介绍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农田灌溉和施肥时,传统的方法是人工进行,费时费力,效率低;利用先进的设施和技术,由“靠天吃饭”的大田生产转向大型自动化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的方向,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灌溉和施肥的设备,但是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设备的成本高,功能少,不能够地上地下自由出没,设备布置后影响其他工序作业,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效果不尽人意,因此,申请人日前申请了申请号为“201320400678.X”的“多功能灌溉施肥系统”,其中喷洒机构的结构是由伸缩管和装在伸缩管上端部的旋转喷头构成,伸缩管是由多节直径不同的圆形空心管,上一节压缩在下一节内,每两节之间装有密封圈构成的伸缩式密封结构;使用时,伸缩管从地底伸出,水从伸缩管内输送到旋转喷头,从旋转喷头喷出,达到灌溉的目的,申请人在线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20209803.8的“一种用于多功能灌溉施肥系统的升降柱”,后又申请了授权公告号为CN106068868B的“密封升降式的升降柱”,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沙地中使用时,如北京大兴县,土地多为纯沙地,升降柱伸出后,沙土会附着在各个圆形空心管的表面,收回后,通过两节圆形空心管之间的间隙进入各级滑动行程腔,同时粒度较小的沙粒和石头也会从调压槽进入各级滑动行程腔,沉淀后无法重新从调压槽排出,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细沙沉淀越来越多,始终无法排除,导致升降柱升降过程中出现卡涩,导致无法正常升降,在沙地环境下,升降超过3次以后,80%以上的升降柱都无法完全收回,并且也无法完全伸出,升降超过10次以后,几乎所有升降柱完全伸出后高度甚至都达不到最大伸出高度的50%,也无法完全收回,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可有效解决升降柱表面附着沙土清理、沙石从调压孔进入滑动行程腔后无法排出、影响调压和升降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该滤砂器包括过滤筒,过滤筒为上下开口的管状中空结构,过滤筒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透风口,透风口上覆盖有用于过滤沙土的过滤网,过滤筒的上口装有密封帽,密封帽是由自上而下的密封段、过渡段和下部的连接段构成的圆环形一体结构,连接段套装在过滤筒的上口,密封段、过渡段和过滤筒的中心孔依次连通构成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穿装通道,密封段的内壁与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外壁相接触。所述伸缩管是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直径不同的圆形空心管,上一节压缩在下一节内,构成的长度可调的升降柱结构,相邻的两节圆形空心管之间,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下部的管外壁上设置有滑动底座,滑动底座的上方,在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调压孔,滑动底座与调压孔之间的空间构成位于内侧圆形空心管的滑动行程腔,过滤筒固定在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的上端面,密封帽的密封段与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外壁相接触,调压孔的下口与滑动行程腔相连通,调压孔的上口与过滤筒的下口相连通,构成透气通道。相邻的两节圆形空心管之间,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的滑动底座外侧与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滑动密封圈。所述过渡段的中心孔呈圆台形,圆台形的下口直径大于或等于位于其内侧的圆形空心管的外径,圆台形的上口内径小于或等于位于其内侧的圆形空心管的外径。所述密封段的中心孔呈圆柱形,圆柱形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位于其内侧的圆形空心管的外径,即密封段的内壁与位于其内侧的圆形空心管的外壁紧密贴合在一起。一种基于上述滤沙器的升降调压方法,砂地上开有向下凹陷的地坑,升降柱结构设置在地坑内,最外一节圆形空心管的管体下部旋装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地坑底部,底座上设置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的进水口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且通过进水管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出水口与最内一节圆形空心管下端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的伸缩管上端装有旋转喷头,旋转喷头旋装在最内一节圆形空心管的管体的上端部,水通过水泵加压后从进水口通过进水通道的出水口进入伸缩管,在水压的作用下,各级圆形空心管向上伸出,滑动行程腔内的气体通过调压孔进入对应的过滤筒内腔,最终通过覆盖透风口的过滤网排出,完成调压,保证各级圆形空心管完全伸出,过滤网保证调压透气的同时避免了沙土的进入,水最终从旋转喷头喷出,附着在过滤网表面的沙土,被旋转喷头喷出的水冲走,完成过滤网的自动清洗;灌溉完成后,失去水压,各级圆形空心管向下回收,外界的气体再负压作用下通过过滤网进入过滤筒内腔,最终通过调压孔进入对应的滑动行程腔,完成调压,过滤网保证调压透气的同时避免了沙土的进入,同时由于密封帽的密封段的内壁与位于其内侧的圆形空心管的外壁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下降回收的过程中,其表面附着的沙土被密封帽的密封段刮除,防止沙土从两节圆形空管的间隙进入滑动行程腔,这样就保证了各级圆形空心管可迅速回缩,完成调压。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通过在滑动行程腔上方设置与相连通的过滤筒,并且在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覆盖过滤网的透风口进行气体调压,防止沙石进入滑动行程腔,同时由于密封帽密封段的内壁与位于其内侧的圆形空心管的外壁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在下降回收的过程中,其表面附着的沙土被密封帽的密封段刮除,防止沙土从两节圆形空管的间隙进入滑动行程腔,有效保证了各级圆形空心管可顺利伸缩,避免沙粒进入的同时又解决的伸缩过程中的换气调压的问题,保证了密封式升降柱在沙地上的应用,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滤沙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滤沙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密封帽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密封帽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筒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过滤筒的仰视图。图7-9均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其中图7和图8为完全收回状态,图9为完全伸出状态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圆形空心管伸出时)。图1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圆形空心管收回时)。图12为本技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7给出,本技术包括过滤筒11,过滤筒11为上下开口的管状中空结构,过滤筒11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透风口112,透风口112上覆盖有用于过滤沙土的过滤网13,过滤筒11的上口装有密封帽12,密封帽12是由自上而下的密封段121、过渡段122和下部的连接段123构成的圆环形一体结构,连接段123套装在过滤筒11的上口,密封段121、过渡段122和过滤筒的中心孔依次连通构成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穿装通道,密封段121的内壁与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外壁相接触。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伸缩管是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直径不同的圆形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其特征在于,该滤砂器包括过滤筒(11),过滤筒(11)为上下开口的管状中空结构,过滤筒(11)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透风口(112),透风口(112)上覆盖有用于过滤沙土的过滤网(13),过滤筒(11)的上口装有密封帽(12),密封帽(12)是由自上而下的密封段(121)、过渡段(122)和下部的连接段(123)构成的圆环形一体结构,连接段(123)套装在过滤筒(11)的上口,密封段(121)、过渡段(122)和过滤筒的中心孔依次连通构成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穿装通道,密封段(121)的内壁与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外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其特征在于,该滤砂器包括过滤筒(11),过滤筒(11)为上下开口的管状中空结构,过滤筒(11)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透风口(112),透风口(112)上覆盖有用于过滤沙土的过滤网(13),过滤筒(11)的上口装有密封帽(12),密封帽(12)是由自上而下的密封段(121)、过渡段(122)和下部的连接段(123)构成的圆环形一体结构,连接段(123)套装在过滤筒(11)的上口,密封段(121)、过渡段(122)和过滤筒的中心孔依次连通构成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穿装通道,密封段(121)的内壁与升降柱各个伸缩管的外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柱的滤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是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直径不同的圆形空心管(1),上一节压缩在下一节内,构成的长度可调的升降柱结构,相邻的两节圆形空心管之间,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下部的管外壁上设置有滑动底座(9),滑动底座(9)的上方,在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调压孔(4),滑动底座(9)与调压孔(4)之间的空间构成位于内侧圆形空心管的滑动行程腔(10),过滤筒(11)固定在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的上端面,密封帽的密封段与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外壁相接触,调压孔(4)的下口与滑动行程腔(10)相连通,调压孔(4)的上口与过滤筒(11)的下口相连通,构成透气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林赵鹏超张丽丽胥海霞杨高鑫杨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及时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