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24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机架、进料口、分离装置、鼓风装置、收渣装置和收粒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位于机架的右侧上部,所述分离装置的下方为收粒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后侧为鼓风装置,所述鼓风装置的下方为收粒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前方设有进料口。所述收粒机的进料口与分离装置相连,进料口采用50㎝*60㎝的长方形口,对应了芦笋秸秆的蓬松面积,提高了收粒效率;分离装置采用琅琊棒型橡胶对辊,两对辊间隙20‑50毫米,采用橡胶对辊在人员操作时可避免在输送材料过程中伤手,防止输送原料人员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芦笋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中国栽培芦笋从清代开始,到90年代初,全国栽培面积达6.6万公顷以上,其中山东省是芦笋生产的主要基地,芦笋生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菏泽曹县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绿色芦笋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并积极引导笋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培育有机芦笋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同时打破了国际绿色壁垒。芦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花异株、直立草本,大多采用种子繁育种植,种子繁育便于调运,繁殖系数大,长势强,产量高,寿命长等优势,生产上多采用此方法繁殖。但目前的芦笋种子多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费时费工,但目前市售的芦笋种子收粒机存在结构复杂、收粒效率低、对芦笋种子具有破坏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芦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可以解决人工收集芦笋种子费时费工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收粒效率,且不会对芦笋种子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包括机架、进料口、分离装置、鼓风装置、收渣装置和收粒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位于机架的右侧上部,所述分离装置的下方为收粒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后侧为鼓风装置,所述鼓风装置的下方为收粒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前方设有进料口。作为优选,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电机、第一橡胶辊、第二橡胶对辊,第一橡胶辊位于第二橡胶辊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橡胶辊的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橡胶辊的转轴与第二橡胶辊的转轴通过齿轮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橡胶对辊间隙20-50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机位于电机箱内,所述电机箱的下方设有支撑装置。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采用50cm*60cm的长方形口。作为优选,所述鼓风装置采用双鼓风机设计,所述鼓风机并排前后设于电机箱的后方。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最上方设有进气口。作为优选,所述收渣装置和收粒装置均采用抽拉式设计。采用上述芦笋种子收粒装置的收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芦笋种子快速收粒方法,以未与秸秆分离的成熟芦笋种子为原料,如下收粒方法:(1)将充分干燥的芦笋秸秆放在进料口处,缓慢填入;(2)将芦笋秸秆进入分离装置,即上下设置的橡胶对辊之间,挤压使芦笋种子与芦笋秸秆分离;(3)芦笋种子与芦笋秸秆充分分离后,打开鼓风机,根据原料量调节鼓风量,对分离后的原料进行鼓风,在不同重力作用下,芦笋种子被控制进入种子收粒装置,芦笋秸秆残渣进入收渣装置;(4)收渣装置和收粒装置均采用抽拉式设计,人工拉取收渣盒和收粒盒对种子和残渣进行收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进料口与分离装置相连,进料口采用50㎝*60㎝的长方形口,对应了芦笋秸秆的蓬松面积。(2)芦笋种子分离装置采用琅琊棒型橡胶对辊,两对辊间隙20-50毫米,采用橡胶对辊在人员操作时可避免在输送材料过程中伤手,防止输送原料人员意外伤害。(3)鼓风装置紧靠分离装置后,鼓风装置采用变频操作控制、根据原料进行调节鼓风量。(4)收渣装置与收粒装置在鼓风装置下方,芦笋种子盛放装置与芦笋残渣盛放装置均采用抽拉式设计,人员操作时做到及时收粒与残渣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芦笋种子收粒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离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鼓风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机架,2、进料口,3、分离装置,4、鼓风装置,5、收粒装置,6、收渣装置,7、电机,8、第一橡胶辊,9、第二橡胶辊,10、转轴,11、旋转轴,12、齿轮,13、电机箱,14、支撑装置,15、鼓风机,16、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包括机架1、进料口2、分离装置3、鼓风装置4、收渣装置6和收粒装置5,所述分离装置3位于机架1的右侧上部,所述分离装置3的下方为收粒装置5,所述分离装置3的后侧为鼓风装置4,所述鼓风装置4的下方为收粒装置5,所述收渣装置6和收粒装置5均采用抽拉式设计,在人员操作时,可做到及时收粒与残渣清理。所述分离装置3的前方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与分离装置3相连,采用50cm*60cm的长方形口,上述尺寸对应了芦笋秸秆的蓬松面积,提高了收粒效率。参见图2,所述分离装置3包括电机7、第一橡胶辊8、第二橡胶对辊,所述电机7位于电机箱13内,所述电机箱13的下方设有支撑装置14。第一橡胶辊8位于第二橡胶辊9的下方,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旋转轴11与第一橡胶辊8的转轴10相连,所述第一橡胶辊8的转轴10与第二橡胶辊9的转轴10通过齿轮12相连。所述橡胶对辊间隙20-50mm。芦笋种子分离装置3采用琅琊棒型橡胶对辊,两对辊间隙20-50毫米,采用橡胶对辊在人员操作时可避免在输送材料过程中伤手,防止输送原料人员意外伤害。参见图3,所述鼓风装置4采用双鼓风机15设计,所述鼓风机15并排前后设于电机箱13的后方。所述机架1的最上方设有进气口16。所述鼓风装置4紧靠分离装置3后,鼓风装置4采用变频操作控制、根据原料量可进行鼓风量调节,节约了能源的消耗。一种芦笋种子快速收粒方法,以未与秸秆分离的成熟芦笋种子为原料,如下收粒方法:(1)将充分干燥的芦笋秸秆放在进料口2处,缓慢填入;(2)将芦笋秸秆进入分离装置3,即上下设置的橡胶对辊之间,挤压使芦笋种子与芦笋秸秆分离;(3)芦笋种子与芦笋秸秆充分分离后,打开鼓风机15,根据原料量调节鼓风量,对分离后的原料进行鼓风,在不同重力作用下,芦笋种子被控制进入种子收粒装置5,芦笋秸秆残渣进入收渣装置6;(4)收渣装置6和收粒装置5均采用抽拉式设计,人工拉取收渣盒和收粒盒对种子和残渣进行收集。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包括机架(1)、进料口(2)、分离装置(3)、鼓风装置(4)、收渣装置(6)和收粒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3)位于机架(1)的右侧上部,所述分离装置(3)的下方为收粒装置(5),所述分离装置(3)的后侧为鼓风装置(4),所述鼓风装置(4)的下方为收粒装置(5),所述分离装置(3)的前方设有进料口(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包括机架(1)、进料口(2)、分离装置(3)、鼓风装置(4)、收渣装置(6)和收粒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3)位于机架(1)的右侧上部,所述分离装置(3)的下方为收粒装置(5),所述分离装置(3)的后侧为鼓风装置(4),所述鼓风装置(4)的下方为收粒装置(5),所述分离装置(3)的前方设有进料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3)包括电机(7)、第一橡胶辊(8)、第二橡胶对辊(9),第一橡胶辊(8)位于第二橡胶辊(9)的下方,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旋转轴(11)与第一橡胶辊(8)的转轴(10)相连,所述第一橡胶辊(8)的转轴(10)与第二橡胶辊(9)的转轴(10)通过齿轮(1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对辊间隙2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位于电机箱(13)内,所述电机箱(13)的下方设有支撑装置(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收粒芦笋种子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生孙辉孙德林赵鲁豫杨章利梁训义苗风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巨鑫源芦笋产业发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