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23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种植装置,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播种箱,所述播种箱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播种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播种箱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把,所述播种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播种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垦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控制开关与散热网栅。通过的驱动装置设置,驱动装置有益于对种植提供动力输出,在进行播种时较为省力,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效果较好,通过调节球的设置,调节球有益于在进行播种时控制种子的下降速度,在使用时不会造成种子的浪费,且能够使播种的更加均匀,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水稻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水稻的种植过程,需要先将其种子进行育苗,通常在秧田中进行种植,但现有的播种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播种,在播种时对人员的使用较大,且播种效果较慢,为此,我们提出水稻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水稻种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播种箱,所述播种箱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播种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播种箱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把,所述播种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播种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垦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控制开关与散热网栅,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散热网栅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滚轮,所述播种箱的中部设置有过渡仓,所述过渡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种管,所述下种管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球,且调节球连接与调节旋钮,所述调节球的中部开设有漏孔,所述开垦装置的另一端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开土齿。优选的,所述播种箱与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播种箱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栓与驱动装置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驱动滚轮之间设置有六角螺丝,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六角螺丝与驱动滚轮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播种箱与进料装置之间设置有铆钉,所述播种箱的上端外表面通过铆钉与进料装置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播种箱与扶把之间设置有十字螺丝,所述播种箱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十字螺丝与扶把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播种箱与过渡仓之间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播种箱的两侧内表面通过固定槽与过渡仓的两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渡仓与下种管之间设置有卡扣,所述过渡仓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卡扣与下种管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种管与调节球之间设置有滑槽,所述下种管的内壁通过滑槽与调节球的外壁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球与漏孔之间通过机械加工开设而成,所述播种箱与开垦装置之间设置有米字螺丝,所述播种箱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米字螺丝与开垦装置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开垦装置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开土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开关之间设置有强力胶,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控制开关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水稻种植装置,通过的驱动装置设置,驱动装置有益于对种植提供动力输出,在进行播种时较为省力,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效果较好,通过调节球的设置,调节球有益于在进行播种时控制种子的下降速度,在使用时不会造成种子的浪费,且能够使播种的更加均匀,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稻种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稻种植装置驱动装置2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水稻种植装置播种箱1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水稻种植装置开垦装置6的结构图。图中:1、播种箱;2、驱动装置;3、进料装置;4、扶把;5、调节旋钮;6、开垦装置;7、控制开关;8、散热网栅;9、驱动滚轮;10、过渡仓;11、下种管;12、调节球;13、漏孔;14、连接板;15、开土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播种箱1,播种箱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2,播种箱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装置3,播种箱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把4,播种箱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5,播种箱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垦装置6,驱动装置2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控制开关7与散热网栅8,控制开关7位于散热网栅8的上方,驱动装置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滚轮9,播种箱1的中部设置有过渡仓10,过渡仓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种管11,下种管11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球12,且调节球12连接与调节旋钮5,调节球12的中部开设有漏孔13,开垦装置6的另一端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开土齿15。进一步的,播种箱1与驱动装置2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播种箱1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栓与驱动装置2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2与驱动滚轮9之间设置有六角螺丝,驱动装置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六角螺丝与驱动滚轮9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2有益于对种植提供动力输出,在进行播种时较为省力,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效果较好。进一步的,播种箱1与进料装置3之间设置有铆钉,播种箱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铆钉与进料装置3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播种箱1与扶把4之间设置有十字螺丝,播种箱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十字螺丝与扶把4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扶把4有益于人员进行掌控扶持。进一步的,播种箱1与过渡仓10之间设置有固定槽,播种箱1的两侧内表面通过固定槽与过渡仓10的两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过渡仓10与下种管11之间设置有卡扣,过渡仓10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卡扣与下种管11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下种管11与调节球12之间设置有滑槽,下种管11的内壁通过滑槽与调节球12的外壁可拆卸连接,调节球12有益于在进行播种时控制种子的下降速度,在使用时不会造成种子的浪费,且能够使播种的更加均匀。进一步的,调节球12与漏孔13之间通过机械加工开设而成,播种箱1与开垦装置6之间设置有米字螺丝,播种箱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米字螺丝与开垦装置6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开垦装置6有益于对泥土进行翻动。进一步的,开垦装置6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连接板1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1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开土齿1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开土齿15有益于将泥土进行翻动,在使用时更有益于都将种子进行播种。进一步的,驱动装置2与控制开关7之间设置有强力胶,驱动装置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控制开关7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控制开关7有益于对驱动装置2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水稻种植装置,在使用时,将需要件播种的种子通过进料装置3倒入进过渡仓10内,通过控制开关7启动驱动装置2,通过调节旋钮5调节调节球12,使调节球12中的漏孔13来控制种子的下降速度,当漏孔13完全垂直与下种管11时则种子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播种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箱(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播种箱(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装置(3),所述播种箱(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把(4),所述播种箱(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5),所述播种箱(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垦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2)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控制开关(7)与散热网栅(8),所述控制开关(7)位于散热网栅(8)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滚轮(9),所述播种箱(1)的中部设置有过渡仓(10),所述过渡仓(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种管(11),所述下种管(11)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球(12),且调节球(12)连接与调节旋钮(5),所述调节球(12)的中部开设有漏孔(13),所述开垦装置(6)的另一端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开土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播种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箱(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播种箱(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装置(3),所述播种箱(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把(4),所述播种箱(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5),所述播种箱(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垦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2)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控制开关(7)与散热网栅(8),所述控制开关(7)位于散热网栅(8)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驱动滚轮(9),所述播种箱(1)的中部设置有过渡仓(10),所述过渡仓(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种管(11),所述下种管(11)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球(12),且调节球(12)连接与调节旋钮(5),所述调节球(12)的中部开设有漏孔(13),所述开垦装置(6)的另一端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开土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箱(1)与驱动装置(2)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播种箱(1)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栓与驱动装置(2)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与驱动滚轮(9)之间设置有六角螺丝,所述驱动装置(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六角螺丝与驱动滚轮(9)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箱(1)与进料装置(3)之间设置有铆钉,所述播种箱(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铆钉与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祥宏张钟杨进成杨存葆胡新洲李艳兰刘坚坚李祥安正云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