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980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由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支架构成,所述电池仓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限定电池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开设第一电极孔,第二侧壁上开设第二电极孔,在第一侧壁外侧安装有第一缓冲件,在第二侧壁外侧安装有第二缓冲件。通过所述的电池仓支架,当产品发生碰撞、跌落事故时,或者在进行跌落、滚筒测试过程中,电池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在电池仓支架上,再通过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作用到电池仓的仓壁上,缓解了电池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到弹片上,也就避免了弹片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导致供电失效,具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连接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电子产品的种类日趋广泛,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电子产品的供电性能是衡量电子产品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对电池连接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池与电子产品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电池弹片的形式,电池弹片主要有两类,一种是采用线簧类电池弹片,该方式供电相对稳定,但其弹性小,尺寸精度低,而且导电面积小,导电距离长,阻抗较大,另一种是片簧电池弹片,该类电池弹片主要有不锈钢和磷青铜两种材料,不锈钢类弹片阻抗相对较大,磷青铜类弹片阻抗较小,但由于材质相对较软,在电子产品的跌落、滚筒等可靠性测试过程中易发生变形,导致供电失效,但于电路自身而言,磷青铜类弹片更有优势,因此需要保证电池弹片避免受到较大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通过提出一种独立式电池仓支架的方式,将跌落、滚筒测试过程中电池所产生的冲击力传递到电池仓支架上,再通过缓冲件作用到产品本体上,缓解了电池冲击力,避免了冲击力直接作用到弹片,也就避免了弹片发生较大塑性变形而导致供电失效,具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提出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包括: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支架,其两端分别连接限定电池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电极孔;第一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第二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仓支架的中间突出有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将所述电池仓支架分割为两个仓体;对应每个仓体,所述第一侧壁均开设所述第一电极孔;对应每个仓体,所述第二侧壁均开设所述第二电极孔。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墙的表面与电池形状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墙的高度低于所述电池仓支架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为泡棉。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为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为弹片。进一步的,所述弹片呈S型。进一步的额,所述弹片呈Z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提出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由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支架构成,该电池仓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限定电池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开设第一电极孔,第二侧壁上开设第二电极孔,在第一侧壁外侧安装有第一缓冲件,在第二侧壁外侧安装有第二缓冲件。应用中,将电池置于电池仓支架中,电池仓支架作为整体置入产品的电池仓中,电池的正负电极分别通过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与电池仓中的弹片接触,而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分别于电池仓的内壁抵接。当产品发生碰撞、跌落事故时,或者在进行跌落、滚筒测试过程中,电池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在电池仓支架上,再通过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作用到电池仓的仓壁上,缓解了电池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到弹片上,也就避免了弹片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导致供电失效,起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安装两个电池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安装两个电池一体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实施例分割墙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支架1,其两端分别连接限定电池两端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第一侧壁11开设有第一电极孔13,第二侧壁12开设有第二电极孔14;第一缓冲件15,安装于第一侧壁11的外侧;第二缓冲件16,安装于第二侧壁12的外侧。第一缓冲件15和第二缓冲件16可以为泡棉、弹簧或者弹片;进一步的,弹片呈S型或者Z型。应用中,将电池置于电池仓支架1中,电池仓支架1作为整体置入产品的电池仓中,电池的正负电极分别通过第一电极孔13和第二电极孔14与电池仓中的弹片接触,而第一缓冲件15和第二缓冲件16分别于电池仓的内壁抵接。当产品发生碰撞、跌落事故时,或者在进行跌落、滚筒测试过程中,电池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在电池仓支架1上,再通过第一缓冲件15和第二缓冲件16作用到电池仓的仓壁上,缓解了电池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到弹片上,也就避免了弹片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导致供电失效,起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两个电池时可分别使用两个缓冲装置,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使用两个电池时,两个电池仓支架可以合成一个一体件,如图3和图4所示,电池仓支架的中间突出有分隔墙2,分隔墙2将电池仓支架分割为两个仓体a和b;对应每个仓体,第一侧壁均开设第一电极孔;对应每个仓体,第二侧壁均开设第二电极孔。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墙2的表面与电池形状适配,以更稳定的固定电池;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墙2高度低于电池仓支架的高度。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支架,其两端分别连接限定电池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电极孔;/n第一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n第二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支架,其两端分别连接限定电池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电极孔;
第一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
第二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支架的中间突出有分隔墙;
所述分隔墙将所述电池仓支架分割为两个仓体;对应每个仓体,所述第一侧壁均开设所述第一电极孔;对应每个仓体,所述第二侧壁均开设所述第二电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冲击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财刘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