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丽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0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丽屏。包括底座以及支架,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转动装配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各第一滚轮沿着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转轴上还固定有齿轮,容纳槽的槽壁上螺纹装配有顶止件,顶止件穿过容纳槽的槽壁,顶止件的外端设置有驱动旋钮,顶止件的内端设置有圆锥部;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二滚轮,各第二滚轮沿着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直径尺寸相同,齿轮的直径尺寸要小于第一滚轮的直径尺寸,第一滚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增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丽屏既方便了移动,也避免了设置滚轮时容易发生平移的问题,方便了丽屏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丽屏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丽屏。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展会的盛行,各种用于展会的丽屏、临时舞台等展会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丽屏也称展架,由于丽屏能够快速的展示产品信息,展会上的各商家均会在展台旁放置丽屏。目前的丽屏通常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当需要移动丽屏时,需要将人力搬运丽屏,这给丽屏的搬运造成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在丽屏底座的底部增加滚轮的设计,但是当丽屏移动到位后,由于设置有滚轮,丽屏在受到较小的推力时即会移动,从而不利于丽屏位置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移动的丽屏,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有滚轮的丽屏容易发生移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移动的丽屏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装配有并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各第一滚轮沿着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固定有齿轮,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螺纹装配有顶止件,所述顶止件穿过容纳槽的槽壁,所述顶止件用于伸出容纳槽的外端设置有驱动旋钮,所述顶止件的内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齿轮齿槽的圆锥部;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二滚轮,各第二滚轮沿着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齿轮的直径尺寸要小于第一滚轮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增摩层。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进一步地,所述增摩层为橡胶层。进一步地,各第一滚轮和各第二滚轮横向成排、纵向成列进行排布。进一步地,所述顶止件设置在底座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矩形。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宽度要大于顶止件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矩形框以及横置在矩形框内的多个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转轴一体设置,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二转轴一体设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本技术的可移动的丽屏,当需要移动丽屏时,将顶止件旋出并与齿轮分开,此时,第一转轴即可自由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各第一滚轮也可以自由转动,然后将丽屏推移至相应位置处即可;当移动到位后,将顶止件旋入,并直至顶止件上的圆锥部插入齿轮的对应齿槽内,通过顶止件和齿槽槽壁的相互挡止,从而限制了齿轮的转动,进而限制了第一转轴和各第一滚轮的转动,由于各第一滚轮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增摩层,通过增磨层与地面的摩擦作用限制了丽屏的移动。本技术的丽屏既方便了移动,也避免了设置滚轮时容易发生平移的问题,方便了丽屏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可移动的丽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移动的丽屏的容纳槽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移动的丽屏的顶止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2-底座,3-第二滚轮,4-顶止件,5-第一转轴,6-齿轮,7-第一滚轮,8-第二转轴,9-圆锥部,10-驱动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可弹出的闹钟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可移动的丽屏包括底座2以及设置在底座2上的支架1,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装配有并行设置的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5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7,各第一滚轮7沿着第一转轴5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轴5上还固定有齿轮6,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螺纹装配有顶止件4,所述顶止件4穿过容纳槽的槽壁,所述顶止件4用于伸出容纳槽的外端设置有驱动旋钮10,所述顶止件4的内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齿轮6齿槽的圆锥部9;所述第二转轴8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二滚轮3,各第二滚轮3沿着第二转轴8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滚轮7和第二滚轮3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齿轮6的直径尺寸要小于第一滚轮7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滚轮7的外表面设置有增摩层。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底座2为矩形盒状,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为矩形,容纳槽内转动装配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8,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8并行设置,第一转轴5的两端均与容纳槽的槽壁转动转配,第二转轴8的两端也均与容纳槽的槽壁转动装配。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转轴5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7,两个第一滚轮7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转轴5上还设置有一个齿轮6,齿轮6设置在第一转轴5的中间位置处,两个第一滚轮7关于齿轮6镜像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7的直径尺寸要大于齿轮6的直径尺寸。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顶止件4即为一个螺栓,顶止件4螺纹装配在底座2上,顶止件4贯穿容纳槽的槽壁。本实施例中顶止件4位于容纳槽外侧的外端设置有驱动旋钮10,顶止件4位于容纳槽内侧的内端设置有圆锥部9,圆锥部9与顶止件4一体设置,圆锥部9即为一段圆锥结构,由于圆锥部9的顶角比较尖锐,这样方便了顶止件4插入齿轮6的齿槽内。本实施例中顶止件4安装在底座2的侧面上。为了增强第一滚轮7与地面的摩擦作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第一滚轮7的外周侧均包覆有一层增摩层,增摩层具体为设置在第一滚轮7外周侧的橡胶层。为了避免圆锥部9不能精准插入齿轮6齿槽的情况,本实施例中齿轮6的宽度要大于顶止件4的直径,这样避免了顶止件4发生歪斜时容易与齿轮6错开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8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滚轮3,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滚轮7和两个第二滚轮3横向成排,纵向成列进行排布,即两个第一滚轮7和两个第二滚轮3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边角位置。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滚轮3的直径尺寸和两个第一滚轮7的直径尺寸相同。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滚轮7、齿轮6均与第一转轴5一体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过盈装配的方式;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滚轮3也与第二转轴8一体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过盈装配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支架1,支架1包括一个矩形框以及横置在矩形框内的多个支撑杆,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沿着上下方向水平间隔设置。本实施例的丽屏在移动时,将顶止件4旋出并与齿轮6分开,此时,第一转轴5即可自由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5上的各第一滚轮7也可以自由转动,然后将丽屏推移至相应位置处即可;当移动到位后,将顶止件4旋入,并直至顶止件4上的圆锥部9插入齿轮6的对应齿槽内,通过顶止件4和齿槽槽壁的相互挡止,从而限制了齿轮6的转动,进而限制了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丽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装配有并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各第一滚轮沿着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固定有齿轮,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螺纹装配有顶止件,所述顶止件穿过容纳槽的槽壁,所述顶止件用于伸出容纳槽的外端设置有驱动旋钮,所述顶止件的内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齿轮齿槽的圆锥部;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二滚轮,各第二滚轮沿着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齿轮的直径尺寸要小于第一滚轮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增摩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丽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装配有并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各第一滚轮沿着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固定有齿轮,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螺纹装配有顶止件,所述顶止件穿过容纳槽的槽壁,所述顶止件用于伸出容纳槽的外端设置有驱动旋钮,所述顶止件的内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齿轮齿槽的圆锥部;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二滚轮,各第二滚轮沿着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齿轮的直径尺寸要小于第一滚轮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增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丽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摩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