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通讯器、第二通讯器、Led灯、感应器、配合端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连接第一通讯器和Led灯,第一通讯器和多个第二通讯器分别配对连接,每个Led灯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一通讯器与其对应的第二通讯器连接,配合端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小于10cm~15cm时第二控制器能控制第二通讯器发送信号给第一通讯器并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Led灯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学生打瞌睡、睡觉以及写字头部过低时佩戴在其耳朵上的配合端随着头部的低下被感应器感应到并发送信号给第二控制器,第一通讯器接受到信号后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该学生桌与其对应的Led灯灯亮提醒老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教学领域,特别是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所以上课往往注意力分散,有的打瞌睡,有的低头耍手机,还有的趴桌子上睡觉,而老师由于专心讲课往往关注不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很多时候虽然传输了知识,但是却疏忽了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教学管理系统方便管理学生,起监督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通讯器、第二通讯器、Led灯、感应器、配合端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一通讯器和Led灯设置在讲桌上,所述第二通讯器、感应器和第二控制器设置在学生课桌上,所述配合端设置在学生的耳挂上,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通讯器和Led灯,所述第一通讯器和多个所述第二通讯器分别配对连接,每个所述Led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一通讯器与其对应的第二通讯器连接,所述第二通讯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感应器,每个所述感应器配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配合端,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学生课桌上,所述配合端与所述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小于10cm~15cm时所述第二控制器能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器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一通讯器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Led灯亮。进一步,所述一种教学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开关和振动器,所述控制开关和振动器分别设置在讲桌和学生课桌上,所述控制开关为下压按钮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Led灯一体成型,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器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二通讯器使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与其连接的所述振动器振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讲桌上设置多个所述Led灯,每个所述Led灯对应一个学生课桌上的所述感应器,当学生打瞌睡、睡觉以及写字头部过低时佩戴在其耳朵上的所述配合端随着头部的低下被所述感应器感应到并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器将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器,所述第一通讯器接受到信号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该学生桌与其对应的所述Led灯灯亮提醒老师,当老师注意到讲桌上的某个灯亮时就能知道谁有打瞌睡或者写字头太低方便提醒学生。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第二通讯器114、Led灯115、感应器116、配合端117和第二控制器118,所述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和Led灯115设置在讲桌上,讲桌上设置多个Led灯115,每个Led灯115对应一个学生课桌,多个所述Led灯115的排列与学生课桌排列相同方便老师观察,多个所述Led灯可以设置在讲桌的四个角落的任意一个角落,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所述第二通讯器114均为现有技术中能通讯连接的通讯器用于互相发送和接受信号,所述第一通讯器113能同时接受信号和发送信号给多个所述第二通讯器114,所述第二通讯器114能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能接受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110和所述第二控制器118采用均采用单片机处理数据和控制并配以电源,所述第二通讯器114、感应器116和第二控制器118设置在学生课桌上,所述第二通讯器114、感应器116和第二控制器118设置在学生课桌内部不影响学生学习,所述配合端117设置在学生的耳挂上,给每个学生配一个能带上耳朵的耳挂,耳挂上设置配合端117,所述第一控制器110连接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Led灯115,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多个所述第二通讯器114分别配对连接,每个所述Led灯115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与其对应的第二通讯器114连接,所述第二通讯器114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8,所述第二控制器118连接所述感应器116,每个所述感应器116配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配合端117,所述感应器116设置在学生课桌上,所述配合端117与所述感应器116之间的距离小于10cm~15cm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18能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器114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10控制所述Led灯115亮,所述感应器116为磁力传感器,所述配合端117为能被所述磁力传感器感应的金属配合端,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范围为10cm~15cm,对于初中生可以选择10cm范围,对于高中生可以选择15cm。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感应器116为能仅感应所述配合端117的现有技术,感应距离为10cm~15cm,当抬头时一般学生就耳朵就会离开学生课桌15cm外。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方便管理学生或者提醒学生不用打瞌睡和睡觉等,所述一种教学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开关112和振动器119,所述控制开关112和振动器119分别设置在讲桌和学生课桌上,所述控制开关112为下压按钮开关,所述控制开关112与所述Led灯115一体成型,所述控制开关112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110,所述控制开关112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10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二通讯器114使所述第二控制器118控制与其连接的所述振动器119振动,当某个学生课桌对应的所述Led灯115亮时,按下所述控制开关112使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10发送指令给所述第一通讯器113让其发送指令给对应的所述第二通讯器113,接受到信号的所述第二通讯器113通过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控制器118发送指令给所述振动器119振动提醒改学生,避免影响其他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第二通讯器(114)、Led灯(115)、感应器(116)、配合端(117)和第二控制器(118),所述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和Led灯(115)设置在讲桌上,所述第二通讯器(114)、感应器(116)和第二控制器(118)设置在学生课桌上,所述配合端(117)设置在学生的耳挂上,所述第一控制器(110)连接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Led灯(115),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多个所述第二通讯器(114)分别配对连接,每个所述Led灯(115)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与其对应的第二通讯器(114)连接,所述第二通讯器(114)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8),所述第二控制器(118)连接所述感应器(116),每个所述感应器(116)配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配合端(117),所述感应器(116)设置在学生课桌上,所述配合端(117)与所述感应器(116)之间的距离小于10cm~15cm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18)能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器(114)发送信号给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10)控制所述Led灯(115)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第二通讯器(114)、Led灯(115)、感应器(116)、配合端(117)和第二控制器(118),所述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和Led灯(115)设置在讲桌上,所述第二通讯器(114)、感应器(116)和第二控制器(118)设置在学生课桌上,所述配合端(117)设置在学生的耳挂上,所述第一控制器(110)连接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Led灯(115),所述第一通讯器(113)和多个所述第二通讯器(114)分别配对连接,每个所述Led灯(115)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讯器(113)与其对应的第二通讯器(114)连接,所述第二通讯器(114)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8),所述第二控制器(118)连接所述感应器(116),每个所述感应器(116)配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配合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晞,
申请(专利权)人:袁晓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