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芯数有限,较难达到1152芯的设置,及直熔单元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该光缆交接箱的箱体底部设有底座,箱体内设有底板和光缆固定单元,底板设有等距分布的走线环和72芯直熔单元,72芯直熔单元分别设有六个12芯直熔单元;其要点是所述底板箱门一侧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有十六个72芯直熔单元,八个两列的72芯直熔单元之间,及72芯直熔单元两侧分别设有走线环;所述72芯直熔单元的12芯直熔单元通过一侧边沿两端的轴槽扣合固定于直熔单元后侧板的转轴,12芯直熔单元包括缠线、绕线、固定柱、内边限位片、进出孔、通孔、边槽等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
本技术涉及光缆交接箱,是一种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
技术介绍
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主要用于光缆接入网中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交接处的接口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其主要由箱体、内部金工件、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备附件组成。目前,一般288芯光缆交接箱较大芯数即为288芯,最大的单箱体光缆交接箱也就720芯,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020110724.9,授权公告日2010.10.20,技术名称“一种720芯大容量室外光缆交接箱”;但上述光缆交接箱的箱体结构较难达到1152芯的设置,其箱体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同类光缆交接箱中的直熔单元结构设计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芯数有限,较难达到1152芯的设置,及直熔单元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该光缆交接箱的箱体底部设有底座,箱体内设有底板和光缆固定单元,底板设有等距分布的走线环和72芯直熔单元,72芯直熔单元分别设有六个12芯直熔单元;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底板箱门一侧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有十六个72芯直熔单元,八个两列的72芯直熔单元之间,及72芯直熔单元两侧分别设有走线环。从而通过上述结构对光缆交接箱的箱体结构进行调整,将光缆交接箱的熔接容量提升到1152芯,并保证箱体内光缆安装时的绕线固定和进出固定。所述72芯直熔单元的12芯直熔单元通过一侧边沿两端的轴槽扣合固定于直熔单元后侧板的转轴,12芯直熔单元的轴槽一侧和对称另一侧盘槽槽口内径分别设有两两对称设置的大内筋片和小内筋片,另外两侧的盘槽槽口内径对称设有所述小内筋片,两个小内筋片之间的盘槽内盘面设有对称设置的U形筋柱和筋片柱,筋片柱设置于U形筋柱的外侧,两个U形筋柱之间的盘面中心轴设有绕线柱,绕线柱下方的盘槽内盘面设有双筋片柱,双筋片柱下方的盘槽内盘面设有夹线盘,夹线盘位于该侧的大内筋片和小筋片之间。从而通过上述结构使12芯直熔单元内的绕线固定进一步完善。所述12芯直熔单元的双筋片柱两端设有凸起的弧形筋片,筋片柱的外侧和大内筋片分别设有所述弧形筋片,夹线盘内设有向双筋片柱一侧弯曲的弧形线槽,绕线柱呈“井”字形。上述为大内筋片、绕线柱、筋片柱、双筋片柱和夹线盘的具体形状。所述12芯直熔单元的另一侧端角处两侧设有L字形边槽,L字形边槽的轴槽一侧盘槽设有进出边孔,盘槽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气孔及对应的筋片底孔。上述结构便于12芯直熔单元的进出线,及叠加设置时翻转打开使用的气流导通。所述底座的穿线板设有八个大通孔,大通孔的中心孔两侧对称设有小通孔,中心孔的直径大于小通孔的直径。上述结构为该光缆交接箱的光缆进出固定。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光缆芯数容量大;适合作为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箱门。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进出线孔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12芯直熔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箱体,2、底座,3、光缆固定单元,4、底板,5、走线环,6、72芯直熔单元,7、12芯直熔单元,701、轴槽,702、小内筋片,703、大内筋片,704、绕线柱,705、U形筋柱,706、筋片柱,707、双筋片柱,708、夹线盘。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4所示,该光缆交接箱的箱体1底部设有底座2,箱体内设有底板4和光缆固定单元3,底板设有等距分布的走线环5和72芯直熔单元6,72芯直熔单元分别设有六个12芯直熔单元7;底板箱门一侧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有十六个72芯直熔单元,八个两列的72芯直熔单元之间,及72芯直熔单元两侧分别设有走线环;底座的穿线板设有八个大通孔,大通孔的中心孔两侧对称设有小通孔,中心孔的直径大于小通孔的直径。上述72芯直熔单元的12芯直熔单元通过一侧边沿两端的轴槽701扣合固定于直熔单元后侧板的转轴,12芯直熔单元的轴槽一侧和对称另一侧盘槽槽口内径分别设有两两对称设置的大内筋片703和小内筋片702,另外两侧的盘槽槽口内径对称设有所述小内筋片,两个小内筋片之间的盘槽内盘面设有对称设置的U形筋柱705和筋片柱706,筋片柱设置于U形筋柱的外侧,两个U形筋柱之间的盘面中心轴设有绕线柱704,绕线柱下方的盘槽内盘面设有双筋片柱707,双筋片柱下方的盘槽内盘面设有夹线盘708,夹线盘位于该侧的大内筋片和小筋片之间。12芯直熔单元的双筋片柱两端设有凸起的弧形筋片,筋片柱的外侧和大内筋片分别设有所述弧形筋片,夹线盘内设有向双筋片柱一侧弯曲的弧形线槽,绕线柱呈“井”字形。12芯直熔单元的另一侧端角处两侧设有L字形边槽,L字形边槽的轴槽一侧盘槽设有进出边孔,盘槽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气孔及对应的筋片底孔。综上所述,该光缆交接箱解决了现有同类光缆交接箱产品结构设计欠佳导致熔接芯数受限,特别是箱体内结构受限的技术问题。其主要由箱体、底座、直熔模块、光缆固定接地保护装置、走线环组成,完善的结构设计使得光缆的固定、接地、熔接、连接、调度、分配、测试等操作都非常方便可靠。可以实现光纤的熔接、存贮、过路、调度等功能。该光缆交接箱的接线方式与现有同类产品相近,光缆从底座进入箱体后由走线环固定,并通过熔接后固定于12芯直熔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该光缆交接箱的箱体(1)底部设有底座(2),箱体内设有底板(4)和光缆固定单元(3),底板设有等距分布的走线环(5)和72芯直熔单元(6),72芯直熔单元分别设有六个12芯直熔单元(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箱门一侧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有十六个72芯直熔单元(6),八个两列的72芯直熔单元之间,及72芯直熔单元两侧分别设有走线环(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该光缆交接箱的箱体(1)底部设有底座(2),箱体内设有底板(4)和光缆固定单元(3),底板设有等距分布的走线环(5)和72芯直熔单元(6),72芯直熔单元分别设有六个12芯直熔单元(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箱门一侧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有十六个72芯直熔单元(6),八个两列的72芯直熔单元之间,及72芯直熔单元两侧分别设有走线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熔型1152芯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72芯直熔单元(6)的12芯直熔单元(7)通过一侧边沿两端的轴槽(701)扣合固定于直熔单元后侧板的转轴,12芯直熔单元的轴槽一侧和对称另一侧盘槽槽口内径分别设有两两对称设置的大内筋片(703)和小内筋片(702),另外两侧的盘槽槽口内径对称设有所述小内筋片,两个小内筋片之间的盘槽内盘面设有对称设置的U形筋柱(705)和筋片柱(706),筋片柱设置于U形筋柱的外侧,两个U形筋柱之间的盘面中心轴设有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坚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