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68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2
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及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方的检测机构;检测平台四周还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产品;检测机构包括相机,用于检测处理检测平台上产品的数据信息,能调整定位产品,且通过相机传输检测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检测光源,检测光源通过检测光源调整机构设置于检测平台的上方,且通过检测光源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对检测光源的角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电
,尤其是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镭射面料得到广泛使用,但在检测亮面、麻面、黑色线、白色线等通用的镭射面时,传统的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不能调整定位产品,且不能有效打光通过相机传输检测数据,至今没有一种装置能很好的同时解决上述问题。为适应对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的改造,满足既要调整定位产品又要达到有效打光传输数据的目的,需要技术一种达到此目的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方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平台四周还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产品;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相机,用于检测处理所述检测平台上产品的数据信息;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还包括检测光源,所述检测光源通过检测光源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且通过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对所述检测光源的角度的调整。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设置于一顶板上,该顶板通过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内部的底板上。优选的,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双向驱动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夹持固定机构还包括夹持臂以及夹持部,所述夹持臂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臂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检测光源包括上光源和下光源,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包括上光源调整机构和下光源调整机构;所述上光源和所述下光源分别通过所述上光源调整机构和所述下光源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优选的,所述下光源通过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所述下光源包括第一固定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灯;所述下光源通过下光源调整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优选的,所述下光源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两侧的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呈一固定角度;所述下光源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下光源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耳与所述支撑架实现连接,并且通过旋转所述第一固定耳,可以实现对所述下光源的角度的调整。优选的,所述上光源包括第二固定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灯;所述上光源调整机构包括单片方形灯罩、第二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两侧的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二固定耳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呈一固定角度;所述上光源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上光源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耳与所述单片方形灯罩实现连接,并且通过旋转所述第二固定耳,可以实现对所述上光源的角度的调整。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相机安装板及相机垫板;所述相机一侧设有相机垫板;所述相机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相机安装板。优选的,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上光源调整机构固定连接的台架。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包括检测平台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方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平台四周还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产品;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相机,用于检测处理所述检测平台上产品的数据信息,能调整定位产品,且通过相机传输检测数据。2.本技术还包括检测光源,所述检测光源通过检测光源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且通过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对所述检测光源的角度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夹持固定机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下光源及下光源调整机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上光源、上光源调整机构及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上光源、上光源调整机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下光源及下光源调整机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平台;2、夹持固定机构;3、检测光源;4、检测光源调整机构;5、检测机构;6、台架;101、顶板;102、支撑柱;103、底板;201、第一气缸;202、第二气缸;203、夹持臂;204、夹持部;31、上光源;32、下光源;41、上光源调整机构;42、下光源调整机构;311、第二固定座;312、第二灯;321、第一固定座;322、第一灯;411、第二挡板;412、第二固定耳;413、单片方形灯罩;421、第一挡板;422、第一固定耳;423、支撑架;501、相机;502、相机安装板;503、相机垫板;601、支架;602、第一暗箱前板;603、第二暗箱前板;604、第一暗箱侧板;605、第二暗箱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检测光源3、检测平台1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方的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平台1设置于一顶板101上,该顶板101通过一支撑柱102设置于所述镭射面检测光源3调整装置内部的底板103上;所述检测平台1四周还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产品;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相机501,用于检测处理所述检测平台1上产品的数据信息;所述检测光源3通过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上方,且通过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可以实现对所述检测光源3的角度的调整;所述台架6包括支架601、第一暗箱前板602、第二暗箱前板603、第一暗箱侧板604及第二暗箱侧板605;所述第一暗箱前板602及所述第二暗箱前板60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601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暗箱侧板604及所述第二暗箱侧板605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601的左右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01、第二气缸202、夹持臂203以及夹持部204;所述第一气缸201和第二气缸202均为双向驱动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201和第二气缸202垂直设置;所述夹持臂203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201和第二气缸202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部204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臂203的顶端,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产品。如图3-6所示,所述检测光源3包括上光源31和下光源32,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包括上光源调整机构41和下光源调整机构42;所述上光源31和所述下光源32分别通过所述上光源调整机构41和所述下光源调整机构42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上方;所述下光源32通过一支撑架423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顶端,所述下光源32包括第一固定座3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21上的第一灯322;所述下光源32通过下光源调整机构42固定于所述支撑架423上;所述下光源调整机构42包括第一挡板4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421两侧的第一固定耳422,所述第一固定耳422与所述第一挡板421之间呈一固定角度;所述下光源3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挡板421之间,所述下光源3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耳422与所述支撑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1)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方的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平台(1)四周还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产品;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相机(501),用于检测处理所述检测平台(1)上产品的数据信息;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还包括检测光源(3),所述检测光源(3)通过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上方,且通过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可以实现对所述检测光源(3)的角度的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1)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方的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平台(1)四周还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产品;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相机(501),用于检测处理所述检测平台(1)上产品的数据信息;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还包括检测光源(3),所述检测光源(3)通过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上方,且通过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可以实现对所述检测光源(3)的角度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1)设置于一顶板(101)上,该顶板(101)通过一支撑柱(102)设置于所述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内部的底板(1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01)和第二气缸(202),所述第一气缸(201)和第二气缸(202)均为双向驱动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201)和第二气缸(202)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机构(2)还包括夹持臂(203)以及夹持部(204),所述夹持臂(203)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201)和第二气缸(202)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部(204)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臂(203)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光源(3)包括上光源(31)和下光源(32),所述检测光源调整机构(4)包括上光源调整机构(41)和下光源调整机构(42);所述上光源(31)和所述下光源(32)分别通过所述上光源调整机构(41)和所述下光源调整机构(42)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镭射面检测光源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光源(32)通过一支撑架(423)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蔡际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百利泰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