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47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部件,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冷风出口设于前进风口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前进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前壁面上,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换热部件设于壳体内,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第一换热部件与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可以实现柔和出风,运行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换热装置采用风机驱动气流以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然而,当室内温度降低时,上述换热装置的风量较大、吹风感较强,易造成用户的不适,且换热装置的风机运行导致换热装置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可以实现柔和出风,运行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性。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冷媒循环系统。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所述冷风出口设于前进风口的下方且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前进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前壁面上,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通过合理布置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并对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使得换热装置冷风出风柔和,且有效降低了换热装置的运行噪音。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换热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的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2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后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br>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后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所述空间Ω2的体积大于所述空间Ω1的体积,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顶进风口,所述顶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部件,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二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二平面的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呈非零夹角,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上侧,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着从前向后、自下向上的方向倾斜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设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上下方向倾斜,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沿着从上到下、自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附加部件,所述附加部件包括热辐射部件、电加热部件、显控部件、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附加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所述附加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冷风出口处,以调节所述冷风出口的出风方向和/或开关所述冷风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引风结构,所述引风结构与所述冷风出口沿所述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引风结构具有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延伸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引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顶出风口,所述顶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冷风出口的连通和阻断;和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二切换阀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顶出风口的连通和阻断。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相连通。根据本申请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出风柔和、运行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图3是图2中圈示的H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圈示的I部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图8中所示的附加部件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八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九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图18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又一个示意图;图19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安装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圈示的J部的放大图;图2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一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图24是图2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再一个示意图;图25是图2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图26是图25中所示的K部的放大图;图2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二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三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四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3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五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图3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六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图3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七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所述冷风出口设于前进风口的下方且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前进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前壁面上,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n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所述冷风出口设于前进风口的下方且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前进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前壁面上,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的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2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后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后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所述空间Ω2的体积大于所述空间Ω1的体积,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具有顶进风口,所述顶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第二换热部件,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上侧,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二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二平面的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呈非零夹角,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晨江晨钟岳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