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028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隔热窗,包括第一框架(1)、双层真空玻璃层(2)及第二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1)呈“凹”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呈“凸”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凸起的部分两侧连接有摩擦件(32),所述第二框架(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31),所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3)通过所述固定件(31)连接成一矩形框体,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2)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摩擦件(32)贴合嵌入所述连接件(21)的夹层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窗。
技术介绍
窗户作为建筑内不可或缺的装置,窗户的作用在于采光及通风,但是随着社会及制造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窗户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要求,希望窗户在闭合的时候能够不漏风及起到保温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密封条来实现这些功能,但是密封条的作为易损件,而建筑内的窗户则是需要长时间使用的装置,因此,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窗,包括第一框架、双层真空玻璃层及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呈“凹”字型,所述第二框架呈“凸”字型,所述第二框架凸起的部分两侧连接有摩擦件,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所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成一矩形框体,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摩擦件贴合嵌入所述连接件的夹层内;优选地,所述摩擦件呈梯形;优选地,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的截面呈“井”型;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螺钉;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呈矩形,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的每一个边均设置两个且中间形成夹层,该夹层的宽度略窄于所述两摩擦件所形成的最大宽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以有效的保证窗户的隔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层真空玻璃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框架、2-双层真空玻璃层、3-第二框架、21-连接件、31-固定件、32-摩擦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领域从业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解释,下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为图中所示的方向;一种隔热窗,包括第一框架1、双层真空玻璃层2及第二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1呈“凹”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呈“凸”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凸起的部分两侧连接有摩擦件32,所述第二框架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31,所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3通过所述固定件31连接成一矩形框体,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2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摩擦件32贴合嵌入所述连接件21的夹层内;所述摩擦件32呈梯形;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2的截面呈“井”型;所述固定件31为螺钉;所述连接件21呈矩形,所述连接件21在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2的每一个边均设置两个且中间形成夹层,该夹层的宽度略窄于所述两摩擦件32所形成的最大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双层真空玻璃层(2)及第二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1)呈“凹”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呈“凸”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凸起的部分两侧连接有摩擦件(32),所述第二框架(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31),所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3)通过所述固定件(31)连接成一矩形框体,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2)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摩擦件(32)贴合嵌入所述连接件(21)的夹层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双层真空玻璃层(2)及第二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1)呈“凹”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呈“凸”字型,所述第二框架(3)凸起的部分两侧连接有摩擦件(32),所述第二框架(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31),所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3)通过所述固定件(31)连接成一矩形框体,所述双层真空玻璃层(2)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摩擦件(32)贴合嵌入所述连接件(21)的夹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坤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