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90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空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安拆不便、适用性差的缺陷,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包括:钢柱,所述钢柱上设置有钢柱吊耳,所述吊耳上兼挂防坠器和安全带;钢框梁,所述钢框梁与钢柱牛腿通过码板固定连接;临时操作台,所述临时操作台包括基架、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基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该操作平台安拆方便,避免了安装钢梁时,在临时紧固环节工人安全防护不足的问题,确保施工更加方便,进一步保证钢框梁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高空施工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钢梁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钢框梁安装时,需将梁吊装至高空后,与钢柱牛腿临时固定。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具备搭设操作平台的条件,工人操作困难,高空坠落隐患较大。用于型钢梁类型的钢结构构件高空对接、焊接及油漆涂装等高空作业的操作平台,统称吊笼。传统的吊笼多采用圆钢或钢管焊接制作而成,其重量大,空间占用大,并且吊笼在转换位置时存在过程费力、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受钢筋自身力学特性的影响,钢筋受拉不受弯,吊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易变形,不利于吊笼的重复利用。在公开号CN204186055U中公开了用于型钢梁安装的简易吊笼,它包括吊笼平台框架和吊笼连接件,所述吊笼平台框架是一个由直缝钢管作为主肢焊接而成的四棱柱状部件,其一侧的两个棱高出四棱柱的顶面,该两个棱顶部焊接一个圆管作为和吊笼连接件的连接节点,且由圆管斜拉管和四棱柱顶部另一侧的两个棱顶部连接;所述吊笼连接件包括横跨在型钢梁上表面的一对圆管,两个圆管之间焊接有连接圆钢和加强钢板,所述的一对圆管一端设有一组用来悬挂吊笼平台框架顶部圆管的挂钩,另一端下部设有角钢构成一个卡在型钢梁翼缘板上的卡槽。该吊笼采用圆钢和钢管组成,其重量大,空间占用大,并且吊笼在转换位置时存在过程费力、安拆不便,周转效率低,对钢梁安装过程中临时固定工序适用性差。简易吊笼更适用于钢梁就位校正后的焊接施工工序。基于此,需要一种安装拆除便捷且确保安全的用于钢框梁安装临时固定时的操作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安拆不便、适用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包括:钢柱,所述钢柱上设置有钢柱吊耳,所述吊耳上兼挂防坠器和安全带;钢框梁,所述钢框梁与钢柱牛腿通过码板固定连接;临时操作台,所述临时操作台包括基架、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基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进一步的,所述基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上固定有扁铁,所述扁铁沿所述第一角钢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角钢、钢板和加劲板,所述钢板竖直固定在每个所述第一角钢上,所述第二角钢竖直固定在所述钢板上,所述第二角钢与所述第一角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角钢沿第一角钢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加劲板呈三角形,所述加劲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钢板垂直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角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圆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孔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角钢上的螺母,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栓远离所述螺母一侧固定设置有压片。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避免了安装钢梁时,在临时紧固环节工人安全防护不足的问题,确保施工更加方便,进一步保证钢框梁安装精度。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整体钢材用量较小,可减少安装安全措施用量,同时可节省一部分加工制作人工费用,倒运过程中安全可靠并且节省人工,同时可以减少倒运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连接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紧固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柱;11、吊耳;12、钢柱牛腿;2、钢框梁;3、临时操作台;31、基架;311、第一角钢;312、扁铁;32、连接件;321、第二角钢;3211、圆孔;322、钢板;323、加劲板;33、紧固件;331、紧固螺栓;3311、压片;33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如图1所示,竖直设置的钢柱1上固定设置有吊耳11,吊耳11与钢柱1竖直固定,吊耳11上兼挂防坠器和安全带,钢框梁2与钢柱牛腿12通过码板固定连接,临时操作台3与钢框梁2固定,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钢框梁2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避免了安装钢梁时,在临时紧固环节工人安全防护不足的问题,确保施工更加方便,进一步保证钢框梁2安装精度。如图2所示,临时操作台3包括基架31和连接件32,基架31与连接件32固定连接,基架3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角钢311,扁铁312焊接固定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角钢311,扁铁312沿第一角钢311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连接件32包括第二角钢321、钢板322和加劲板323,钢板322竖直固定在每个第一角钢311上,每个第一角钢311上竖直固定有两块叠加的钢板322,第二角钢321竖直固定在钢板322上,第二角钢321与第一角钢311平行设置,第二角钢321沿第一角钢311长度方向设置,加劲板323呈三角形,加劲板323分别与第一角钢311和钢板322垂直固定,第二角钢321与第一角钢311间存在间隙,上下层双角钢设计,上下角钢间距40mm,用于卡住钢梁下翼缘板,可适用于翼缘板厚度在35mm以内的所有钢梁的安装,基本可覆盖大部分工程项目的钢梁。如图3所示,临时操作台3还包括紧固件33,紧固件33包括紧固螺栓331和固定设置在第二角钢321上的螺母332,紧固螺栓331与螺母332螺纹连接,紧固螺栓331远离螺母332一侧固定设置有压片3311,压片3311的直径大于紧固螺栓331的直径,通过压片3311的设计,确保操作平台卡入钢梁下翼缘板后的稳固,第二角钢32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圆孔3211,紧固螺栓331穿过圆孔3211固定,同时在翼缘板厚≥35mm的钢梁,可通过调节上下层双角钢间距的方式达到适用,即通过调整紧固螺栓331和螺母332的旋紧程度来调整间距。本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的工作原理:施工人员在挂耳上挂设好双大勾安全带后,将临时操作台3插入钢柱牛腿12,紧固件33与钢框梁2接触,旋紧紧固螺栓331进行固定,确保螺栓压片3311与钢梁下翼缘顶死。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柱(1),所述钢柱(1)上设置有钢柱吊耳(11),所述吊耳(11)上兼挂防坠器和安全带;/n钢框梁(2),所述钢框梁(2)与钢柱牛腿通过码板固定连接;/n临时操作台(3),所述临时操作台(3)包括基架(31)、连接件(32)和紧固件(33),所述基架(31)与所述连接件(32)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3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柱(1),所述钢柱(1)上设置有钢柱吊耳(11),所述吊耳(11)上兼挂防坠器和安全带;
钢框梁(2),所述钢框梁(2)与钢柱牛腿通过码板固定连接;
临时操作台(3),所述临时操作台(3)包括基架(31)、连接件(32)和紧固件(33),所述基架(31)与所述连接件(32)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3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3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角钢(311),所述第一角钢(311)上固定有扁铁(312),所述扁铁(312)沿所述第一角钢(311)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框梁就位时临时固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包括第二角钢(321)、钢板(322)和加劲板(323),所述钢板(322)竖直固定在每个所述第一角钢(3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发强牛会勇杨亚辉苟龙珠陈阳于传浩胡志威王怀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