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81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涉及建筑地面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开设于基层的伸缩缝、预埋于伸缩缝内的止水带以及安装于伸缩缝内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伸缩缝的顶部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可拆卸连接于基座的顶部;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用于对钢板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底板顶部的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支撑板上方的缓冲板,所述支撑板和缓冲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支撑板和缓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装置,便于对钢板进行缓冲,因而能够延长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地面处理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29321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楼地面伸缩缝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其之间留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底部铺设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部设置有V型镀锌钢板,所述V型镀锌钢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上;所述V型镀锌钢板上方铺设有两块移动钢板,它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形成接缝;所述两块移动钢板上方铺还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两端以及所述移动钢板、所述V型镀锌钢板延伸板两端与楼地面之间的缝隙使用密封胶填满。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伸缩缝结构变形能力不强,防渗漏效果差的问题。但是,上述移动钢板在重物的抵压下容易发生变形,因而容易影响移动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其通过设置缓冲装置,便于对钢板进行缓冲,因而能够延长钢板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包括基层、开设于基层的伸缩缝、预埋于伸缩缝内的止水带以及安装于伸缩缝内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伸缩缝的顶部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可拆卸连接于基座的顶部;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用于对钢板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底板顶部的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支撑板上方的缓冲板,所述支撑板和缓冲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支撑板和缓冲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板和第一弹簧,当钢板受到较大的压力时,能够对钢板进行缓冲,因而能够延长钢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组用于对钢板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机构,每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基座顶部一侧的插槽、插接于插槽的插块以及安装于插槽内用于对插块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插块的顶部固接于钢板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钢板进行固定时,使插块插接于插槽,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对插块进行固定,从而便可对钢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机构,便于对钢板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的抵接块以及固接于抵接块远离插块一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抵接块的一端固接于插槽远离插块的一端内壁,所述插块和抵接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块移动的配合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块与插槽插接时,此时插块在配合组件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此时第二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与插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抵接块和插块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面,便于插块驱动抵接块移动,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顶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沉槽,每个所述沉槽内固接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顶部高度低于钢板的顶部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沉槽,能够对握持部进行防护,从而能够降低握持部发生损坏的可能性;通过设置握持部,便于将盖板取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与底板之间安装有多组用于对底板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机构,每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固接于底板底部的柱形卡块、固接于基座底部的连接块以及开设于连接块顶部的柱形卡槽;所述柱形卡块卡接于柱形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底板时,通过移动底板使柱形卡块对准柱形卡槽,然后通过锤子向下敲击底板使柱形卡块卡接于柱形卡槽;当需要取下底板时,通过锤子向上敲击底板便可;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机构,便于对底板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形卡块外套设有环形卡块,所述环形卡块与柱形卡块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环形卡块固接于底板的底部,对应所述环形卡块在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块卡接于环形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环形卡块和环形卡槽,能够进一步对底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底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与基座之间安装有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条,便于对钢板与基座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因而能够降低水进入伸缩缝内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缓冲板和第一弹簧,当钢板受到较大的压力时,能够对钢板进行缓冲,因而能够延长钢板的使用寿命;2.当插块与插槽插接时,此时插块在配合组件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此时第二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与插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固定;3.当需要安装底板时,通过移动底板使柱形卡块对准柱形卡槽,然后通过锤子向下敲击底板使柱形卡块卡接于柱形卡槽;当需要取下底板时,通过锤子向上敲击底板便可;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机构,便于对底板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第二固定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基层;11、伸缩缝;12、止水带;2、基座;3、底板;4、钢板;41、沉槽;42、握持部;43、密封条;5、缓冲装置;51、支撑板;52、缓冲板;53、第一弹簧;6、第一固定机构;61、插槽;62、插块;63、固定组件;631、抵接块;632、第二弹簧;64、配合组件;641、斜面;7、第二固定机构;71、柱形卡块;72、连接块;73、柱形卡槽;74、环形卡块;75、环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层1、开设于基层1的伸缩缝11、预埋于伸缩缝11内的止水带12以及通过膨胀螺栓固接于伸缩缝11内的基座2;基座2的底部安装有底板3,伸缩缝11的顶部安装有钢板4,钢板4可拆卸连接于基座2的顶部;底板3上安装有用于对钢板4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5,缓冲装置5包括通过螺栓固接于底板3顶部的支撑板51以及安装于支撑板51上方的缓冲板52,支撑板51和缓冲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开设于基层(1)的伸缩缝(11)、预埋于伸缩缝(11)内的止水带(12)以及安装于伸缩缝(11)内的基座(2);所述基座(2)的底部安装有底板(3),所述伸缩缝(11)的顶部安装有钢板(4),所述钢板(4)可拆卸连接于基座(2)的顶部;所述底板(3)上安装有用于对钢板(4)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安装于底板(3)顶部的支撑板(51)以及安装于支撑板(51)上方的缓冲板(52),所述支撑板(51)和缓冲板(5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53),每个所述第一弹簧(5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支撑板(51)和缓冲板(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开设于基层(1)的伸缩缝(11)、预埋于伸缩缝(11)内的止水带(12)以及安装于伸缩缝(11)内的基座(2);所述基座(2)的底部安装有底板(3),所述伸缩缝(11)的顶部安装有钢板(4),所述钢板(4)可拆卸连接于基座(2)的顶部;所述底板(3)上安装有用于对钢板(4)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安装于底板(3)顶部的支撑板(51)以及安装于支撑板(51)上方的缓冲板(52),所述支撑板(51)和缓冲板(5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53),每个所述第一弹簧(5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支撑板(51)和缓冲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顶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组用于对钢板(4)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机构(6),每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包括开设于基座(2)顶部一侧的插槽(61)、插接于插槽(61)的插块(62)以及安装于插槽(61)内用于对插块(62)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63);所述插块(62)的顶部固接于钢板(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3)包括沿插槽(6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61)的抵接块(631)以及固接于抵接块(631)远离插块(62)一侧的第二弹簧(632);所述第二弹簧(632)远离抵接块(631)的一端固接于插槽(61)远离插块(62)的一端内壁,所述插块(62)和抵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