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72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包括钢筋笼本体,所述钢筋笼本体具有竖筋及箍筋,所述竖筋的上部预留有翻浆段,所述箍筋在所述翻浆段的下方均匀分布,所述翻浆段上活动套装有套管,所述钢筋笼本体外侧套装有与所述套管底端平齐的膨胀管,所述膨胀管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管,所述套管上活动设置有拉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在竖筋的翻浆段套装套管使之与混凝土分隔,待混凝土凝固后向膨胀管内灌入膨胀剂,通过膨胀剂的作用胀裂桩头,并通过起吊拉环将桩头取下,即可完成破桩头的工序,减少人力投入,节省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
本技术属于挤密桩
,具体涉及一种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
技术介绍
挤密法用来加固地下水位以上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挤密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挤密桩是将带有管塞、活门或锥头的钢管压入或打入土中成孔并使土层挤密,然后往孔内投入灰土、砂石等填料形成的桩。挤密桩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大挖大填,土方量少。其处理深度取决于成孔机械和施工技术的水平,一般合适的处理深度为5-15m。挤密桩成型后其顶端具有0.5-0.8m的翻浆高度,翻浆高度石子少不密实的浮浆,应当剔除,剔除“浮浆”的这道工序被称为破桩头。现有的方式是在混凝土凝固之后,人工使用气镐将桩头的外壁破碎,将钢筋剔出,然后在翻浆高度的底部开设切槽,再通过挖机、塔吊等外力作用下弯折桩头,使之折断,工序繁重,耗费人力,人工成本较高,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省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包括钢筋笼本体,所述钢筋笼本体具有竖筋及箍筋,所述竖筋的上部预留有翻浆段,所述箍筋在所述翻浆段的下方均匀分布,所述翻浆段上活动套装有套管,所述钢筋笼本体外侧套装有与所述套管底端平齐的膨胀管,所述膨胀管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管,所述套管上活动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两个所述卡环与相对称的两个所述套管相对应,所述套管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卡环活动套装在所述套管的外侧,所述卡环的底部与所述限位环的顶部抵接。所述拉环为U字形结构,所述拉环的两端部朝下居中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膨胀管为环形管体结构,所述膨胀管的内侧及外侧均环绕开设有胀裂槽,所述膨胀管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顶端设置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漏斗。所述套管为弹性的顶部封闭的管体结构所述套管为顶部封闭的PVC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在竖筋的翻浆段套装套管使之与混凝土分隔,待混凝土凝固后向膨胀管内灌入膨胀剂,通过膨胀剂的作用胀裂桩头,并通过起吊拉环将桩头取下,即可完成破桩头的工序,减少人力投入,节省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的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节省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所示,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包括钢筋笼本体1,钢筋笼本体1具有竖筋101及箍筋102,竖筋101的上部预留有翻浆段1011,竖筋1011从顶部向下0.5至0.8m的部分作为翻浆段1011,箍筋102在翻浆段1011的下方均匀分布,翻浆段1011上活动套装有用于分隔竖筋101与混凝土的套管9,钢筋笼本体1外侧套装有与套管9底端平齐的膨胀管2,膨胀管2通过绑丝捆绑固定在套管9上或者捆绑固定在竖筋101上,膨胀管2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管3,套管9上活动设置有拉环8;施工时,将钢筋笼本体1放置于地基井内部,向地基井内部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完全后由导流管3向膨胀管2内部灌入膨胀剂,膨胀剂充分作用后,膨胀剂体积膨胀,使桩头胀裂,拉环8的底部凝固在塔头顶部,可通过拉环8将桩头起吊取下,完成破桩头的工序;为了不影响相地基井内灌入混凝土,可以先将拉环8从钢筋笼本体1上取下,带混凝土将要到达拉环8底部位置时,将拉环8装回钢筋笼主体1,带混凝土完全覆盖拉环8底部,使混凝土凝固后可将拉环8固定在桩头顶部。拉环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5,两个卡环5与相对称的两个套管9相对应,套管9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环6,限位环6套装在套管9的外部并与其为一体结构,卡环5活动套装在套管9的外侧,卡环5的底部与限位环6的顶部抵接,卡环5与连接板7的端部为一体机构,拉环为U字形结构,拉环5的两端部朝下居中固定焊接在连接板7的顶部,混凝土灌入时,将连接板7与卡环5完全浸没,混凝土凝固后连接板7使得拉环8与桩头连接更牢固,避免在起吊过程中拉环8从桩头脱落,卡环5与套管9活动套装,方便将卡环5从套管9上取下,及方便将拉环8从钢筋笼本体1上取下,限位环6用于支撑定位卡环5。如图4所示,膨胀管2为环形管体结构,膨胀管2的内侧及外侧均环绕开设有胀裂槽201,胀裂槽201用于降低膨胀管2的外壁强度,使得膨胀剂起作用时能够胀裂膨胀管2,进而胀裂桩头。膨胀管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流管3,导流管3与膨胀管2之间可通过三通管连通,导流管3的顶端设置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漏斗4,通过漏斗4可便于向导流管3内部倒入膨胀剂,减少膨胀剂外洒,造成浪费。套管9为弹性的顶部封闭的管体结构,套管9套装在竖筋101的翻浆段1011时,套管9内壁与竖筋101之间留有间隙,起吊桩头时,可轻易将竖筋101从套管9内抽出,进一步的,套管9可采用顶部封闭的PVC管。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包括钢筋笼本体,所述钢筋笼本体具有竖筋及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筋的上部预留有翻浆段,所述箍筋在所述翻浆段的下方均匀分布,所述翻浆段上活动套装有套管,所述钢筋笼本体外侧套装有与所述套管底端平齐的膨胀管,所述膨胀管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管,所述套管上活动设置有拉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包括钢筋笼本体,所述钢筋笼本体具有竖筋及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筋的上部预留有翻浆段,所述箍筋在所述翻浆段的下方均匀分布,所述翻浆段上活动套装有套管,所述钢筋笼本体外侧套装有与所述套管底端平齐的膨胀管,所述膨胀管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管,所述套管上活动设置有拉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密桩的钢筋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卡环,两个所述卡环与相对称的两个所述套管相对应,所述套管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卡环活动套装在所述套管的外侧,所述卡环的底部与所述限位环的顶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密桩的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长征卫江飞赵旭波
申请(专利权)人:鑫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