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67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绿化带本体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者旋转转杆,转杆旋转带动滑套向后移动,滑套向后移动带动活动杆以转轴为中心向上支撑,活动杆向上支撑推动滑板向上移动,滑板配合限位槽向上限位移动,滑板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支撑杆向上移动推动挡板向上移动,挡板带动滑柱配合滑槽向上限位移动通过开口完成防护,解决了现有的绿化带不具有防护水土流失的功能,导致在雨水冲刷下水土流失的问题,减少了绿化带建设的成本,也增加了绿化带的适用性,也提高了绿化带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
本技术涉及绿化带机械
,具体为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
技术介绍
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现有的绿化带不具有防护水土流失的功能,导致在雨水冲刷下水土流失,增加了绿化带建设的成本,也减少了绿化带的适用性,也降低了绿化带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具备防护水土流失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绿化带不具有防护水土流失的功能,导致在雨水冲刷下水土流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所述绿化带本体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贯穿绿化带本体的顶部,所述绿化带本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位于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框,所述绿化带本体前面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传动框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背侧贯穿至传动框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座与绿化带本体内壁的背侧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传动框的内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传动框的内腔且对应活动杆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活动杆远离滑套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滑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升机构。优选的,所述推升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挡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支撑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传动框的顶部并与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侧且对应滑柱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滑柱的移动距离,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与滑柱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传动框的内侧且对应滑板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滑板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与滑板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传动框内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且对应转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C型卡套,所述C型卡套的内侧与转杆的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绿化带本体的顶部且对应挡板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挡板的宽度,所述开口与挡板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绿化带本体、固定板、滑柱、挡板、传动框、转杆、滑套、活动杆、滑板和推升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旋转转杆,转杆旋转带动滑套向后移动,滑套向后移动带动活动杆以转轴为中心向上支撑,活动杆向上支撑推动滑板向上移动,滑板配合限位槽向上限位移动,滑板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支撑杆向上移动推动挡板向上移动,挡板带动滑柱配合滑槽向上限位移动通过开口完成防护,解决了现有的绿化带不具有防护水土流失的功能,导致在雨水冲刷下水土流失的问题,减少了绿化带建设的成本,也增加了绿化带的适用性,也提高了绿化带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柱在滑槽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在滑槽内部的摩擦,增加滑柱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板在限位槽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滑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脱离的现象,也减少滑板在限位槽内部的摩擦,延长滑板的使用时间。4、本技术通过连接板和C型卡套的设置,能够辅助转杆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转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转杆旋转的稳定性。5、本技术通过开口的设置,能够使挡板完整的通过开口进行机械传动,避免了开口的宽度过窄导致挡板移动至开口处出现卡死的现象,也减少挡板在开口处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绿化带本体局部结构前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绿化带本体局部结构右视剖视图。图中:1绿化带本体、2固定板、3滑柱、4挡板、5传动框、6转杆、7滑套、8活动杆、9滑板、10推升机构、101支撑杆、102凹槽、11滑槽、12限位槽、13连接板、14C型卡套、15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1,绿化带本体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3,固定板2的内侧且对应滑柱3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大于滑柱3的移动距离,滑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滑槽11与滑柱3配合使用,通过滑槽11的设置,能够使滑柱3在滑槽11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3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3在滑槽11内部的摩擦,增加滑柱3的使用寿命,滑柱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绿化带本体1的顶部且对应挡板4的位置开设有开口15,开口15的宽度大于挡板4的宽度,开口15与挡板4配合使用,通过开口15的设置,能够使挡板4完整的通过开口15进行机械传动,避免了开口15的宽度过窄导致挡板4移动至开口15处出现卡死的现象,也减少挡板4在开口15处的磨损,挡板4的顶部贯穿绿化带本体1的顶部,绿化带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位于固定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框5,绿化带本体1前面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传动框5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杆6,传动框5内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顶部且对应转杆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C型卡套14,C型卡套14的内侧与转杆6的表面接触,连接板13和C型卡套14的设置,能够辅助转杆6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转杆6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转杆6旋转的稳定性,转杆6的背侧贯穿至传动框5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座与绿化带本体1内壁的背侧活动连接,转杆6的表面且位于传动框5的内部套接有滑套7,滑套7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8,传动框5的内腔且对应活动杆8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滑板9,传动框5的内侧且对应滑板9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与滑板9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限位槽12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限位槽12与滑板9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槽12的设置,能够使滑板9在限位槽12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滑板9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脱离的现象,也减少滑板9在限位槽12内部的摩擦,延长滑板9的使用时间,活动杆8远离滑套7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滑板9的底部活动连接,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升机构10,推升机构10包括支撑杆101,挡板4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支撑杆101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02,支撑杆101的顶部贯穿传动框5的顶部并与凹槽10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本体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贯穿绿化带本体的顶部,所述绿化带本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位于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框,所述绿化带本体前面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传动框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背侧贯穿至传动框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座与绿化带本体内壁的背侧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传动框的内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传动框的内腔且对应活动杆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活动杆远离滑套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滑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升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本体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贯穿绿化带本体的顶部,所述绿化带本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位于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框,所述绿化带本体前面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传动框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背侧贯穿至传动框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座与绿化带本体内壁的背侧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传动框的内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传动框的内腔且对应活动杆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活动杆远离滑套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滑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土流失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升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挡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支撑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传动框的顶部并与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轶凡陈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