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55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包括导电纱,导电纱由多根不锈钢纤维螺旋捻合而成,导电纱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镀银薄膜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复合纱线包括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复合纱线由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而成。该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纱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大大提升了导电纱的导电性能,镀银薄膜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复合纱线采用比较亲肤的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而成,这样既隔绝导电纤维部分外露与人体接触,又能增加纱线接触的舒适度,使用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尤其涉及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也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和进化,纱线的功能也在慢慢的被开发出来,不再单一用在服装装饰上面。比如近年高端电子产品例如ipad等电容式触摸产品的诞生和普及,以及老版电池笨重的缺点,纺织行业专家们着重开始研究作为一种电容或者一种感应装置融入进衣物方面能够替代笨重的电容装置或者拥有集聚能量、消除静电、抗菌、除臭、智能发热的导电纱线。导电纱线不仅仅在感应器和电容器方面表现突出,如今的导电纱线因材料不同,性能也千差万别。现有的导电纱线大多是通过导电纤维和常规纤维按一定比例螺旋捻合形成导电纱,但这类导电纱的导电纤维部分外露,接触人体,影响使用的舒适度,且导电纤维接触人体,影响导电效果。而且单独的导线纤维本身的导电性能和效果就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包括导电纱,导电纱由多根不锈钢纤维螺旋捻合而成,导电纱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镀银薄膜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复合纱线包括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复合纱线由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而成。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纱外的镀银薄膜为通过在导电纱外气相沉积形成的镀银涂层。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纱线中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的比例是3:2:2。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纤维中混有银纤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纱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大大提升了导电纱的导电性能,镀银薄膜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复合纱线采用比较亲肤的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而成,这样既隔绝导电纤维部分外露与人体接触,又能增加纱线接触的舒适度,使用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横截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电纱,2、镀银薄膜,3、复合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包括导电纱1,导电纱由多根不锈钢纤维螺旋捻合而成,导电纱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2,镀银薄膜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3,复合纱线包括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复合纱线由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而成。导电纱外的镀银薄膜为通过在导电纱外气相沉积形成的镀银涂层。复合纱线中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的比例是3:2:2。不锈钢纤维中混有银纤维。该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纱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大大提升了导电纱的导电性能,镀银薄膜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复合纱线采用比较亲肤的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而成,这样既隔绝导电纤维部分外露与人体接触,又能增加纱线接触的舒适度,使用舒适。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其特征是,其包括导电纱(1),导电纱(1)由多根不锈钢纤维螺旋捻合而成,导电纱(1)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2),镀银薄膜(2)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3),复合纱线(3)包括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复合纱线(3)由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沉积复合导电纱线,其特征是,其包括导电纱(1),导电纱(1)由多根不锈钢纤维螺旋捻合而成,导电纱(1)外附有一层镀银薄膜(2),镀银薄膜(2)外覆盖有一层复合纱线(3),复合纱线(3)包括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复合纱线(3)由棉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螺旋缠绕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穗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