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废水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42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处理废水的系统,包括:加压氧化单元、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电解絮凝单元、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检测装置、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控制装置,第一管道与加压氧化单元和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第一管道有第一换向阀;第二管道与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和电解絮凝单元相连,第二管道有第二换向阀;第三管道与加压氧化单元和电解絮凝单元相连,第三管道有第三换向阀;检测装置包括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第四管道与废水出口和加压氧化单元相连,第四管道有第四换向阀;第五管道与废水出口和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第五管道有第五换向阀;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和第五换向阀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废水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系统。
技术介绍
各个行业涉及废水处理,如蒸发结晶母液、未生化的垃圾渗沥液等,含引发COD物质很高,含油高等等,极难处理,单一方法基本无法一次到位,传统芬顿等方法,需要加入大量药剂,产生大量废渣,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废水的系统,采用该系统处理可以不同水质的废水中的COD和重金属,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并且占地面积小,造价成本低。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处理废水的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系统包括:加压氧化单元;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电解絮凝单元;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分别与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换向阀;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絮凝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换向阀;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分别与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絮凝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换向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分别与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加压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四管道内设有第四换向阀;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五管道内设有第五换向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和第五换向阀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显示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和所述第五换向阀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处理废水的系统通过设置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检测进水中的COD含量,并且将检测数据反馈给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废水中COD检测值控制管道上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可以根据不同水质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高于20000ppm时,控制装置关闭第五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开启第四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即使得废水经检测装置后依次进入加压氧化单元、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和电解絮凝单元进行处理;而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低于5000时,控制装置关闭第四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开启第五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即使得废水经检测装置后依次进入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和电解絮凝单元进行处理;而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15000~20000ppm时,控制装置关闭第四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开启第五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即使得废水经检测装置后依次进入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加压氧化单元和电解絮凝单元进行处理;而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5000~10000ppm时,不包括10000ppm,控制装置关闭第五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开启第四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即经检测装置的废水依次进入加压氧化单元和电解絮凝单元进行处理;而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10000~15000ppm时,不包括15000ppm,控制装置关闭第五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开启第四换向阀和第一换向阀,即经检测装置的废水依次进入加压氧化单元和电解气浮氧化单元进行处理。由此,采用该系统处理可以不同水质的废水中的COD和重金属,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并且占地面积小,造价成本低。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处理废水的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任选的,所述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高于20000ppm时,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五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启所述第四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任选的,所述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低于5000ppm时,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四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启所述第五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任选的,所述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15000~20000ppm时,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四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启所述第五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任选的,所述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5000~10000ppm时,不包括10000ppm,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五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启所述第四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任选的,所述检测装置显示COD值为10000~15000ppm时,不包括15000ppm,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五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启所述第四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换向阀。任选的,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预热装置、高压釜和闪蒸装置,所述预热装置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相连,所述闪蒸装置与所述预热装置、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一管道相连。任选的,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包括: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槽体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五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相连;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设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电极板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并且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均自所述第一槽体侧壁向所述第一槽体中心延伸,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交替布置形成环形;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板围成的环内,并且所述搅拌器上设有搅拌桨;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周期性切换,并且所述正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负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中的另一个电连接。任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包括自上而下的反应区和沉降区,所述第一电极板设在所述反应区,所述进水口设在所述反应区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沉降区的侧壁。任选的,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反应区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并且所述排泥口设在所述沉降区的下端。任选的,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为网状或多孔状。任选的,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为不锈钢、钛、铜、石墨或钛镀贵金属的材质制成或表面涂覆催化剂。任选的,所述第一电极板进一步包括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环绕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围成的环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环与所述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环环绕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围成的环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环与所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正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负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中的另一个电连接。任选的,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搅拌器同轴设置。任选的,所述搅拌器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相连。任选的,所述搅拌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层所述搅拌桨,每层所述搅拌桨包括多个沿所述搅拌器周向间隔布置的搅拌桨。任选的,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包括: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前端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槽体的后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压氧化单元;/n电解气浮氧化单元;/n电解絮凝单元;/n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分别与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换向阀;/n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絮凝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换向阀;/n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分别与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絮凝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换向阀;/n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n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分别与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加压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四管道内设有第四换向阀;/n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五管道内设有第五换向阀;/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和第五换向阀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显示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和所述第五换向阀的开启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压氧化单元;
电解气浮氧化单元;
电解絮凝单元;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分别与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换向阀;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絮凝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换向阀;
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分别与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和所述电解絮凝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换向阀;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
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分别与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加压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四管道内设有第四换向阀;
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相连,并且所述第五管道内设有第五换向阀;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和第五换向阀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显示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和所述第五换向阀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显示的COD值可选择地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和所述第五换向阀的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氧化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预热装置、高压釜和闪蒸装置,所述预热装置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相连,所述闪蒸装置与所述预热装置、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一管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包括:
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槽体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五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相连;
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设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电极板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并且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均自所述第一槽体侧壁向所述第一槽体中心延伸,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交替布置形成环形;
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板围成的环内,并且所述搅拌器上设有搅拌桨;
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周期性切换,并且所述正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负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任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包括自上而下的反应区和沉降区,所述第一电极板设在所述反应区,所述第一进水口设在所述反应区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水口设在所述沉降区的侧壁;
任选的,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反应区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并且所述排泥口设在所述沉降区的下端;
任选的,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为网状或多孔状;
任选的,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为不锈钢、钛、铜、石墨或钛镀贵金属的材质制成或表面涂覆催化剂;
任选的,所述第一电极板进一步包括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环绕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围成的环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环与所述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环环绕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围成的环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环与所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正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负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任选的,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搅拌器同轴设置;
任选的,所述搅拌器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相连;
任选的,所述搅拌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层所述搅拌桨,每层所述搅拌桨包括多个沿所述搅拌器周向间隔布置的搅拌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包括:
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前端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槽体的后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五管道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相连;
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设在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二电极板包括第三极板和第四极板,所述第三极板和所述第四极板沿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方向间隔且交替布置,并且所述第三极板和所述第四极板上设有开孔;
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三极板和第四极板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的与所述第三极板和第四极板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任选的,所述第三极板和所述第四极板为网状或多孔状;
任选的,所述第三极板和所述第四极板为不锈钢、钛、铜、石墨或钛镀贵金属的材质制成或表面涂覆催化剂;
任选的,所述第二电源为换向电源,所述换向电源的正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三极板和所述第四极板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换向电源的负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三极板和第四极板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氧化单元包括: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进水水嘴,所述进水水嘴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五管道相连;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一盖板相对且间隔布置,并且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出水水嘴,所述出水水嘴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相连;
第五极板,所述第五极板上形成第一孔区;
第六极板,所述第六极板和所述第五极板之间设有垫片且所述第五极板和所述第六极板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第六极板上形成第二孔区,并且所述第一孔区和所述第二孔区共同限定出电解通道,所述电解通道与所述进水水嘴和所述出水水嘴连通;
第三电源,所述第三电源与所述第五极板和所述第六极板电连接;
任选的,所述第五极板包括相连的第一圆形电解部和第一极耳部,所述第一孔区设在所述第一圆形电解部的中心;
任选的,所述第六极板包括相连的第二圆形电解部和第二极耳部,所述第二孔区设在所述第二圆形电解部的中心;
任选的,所述第一极耳部和所述第二极耳部设在所述电解通道的一侧或两侧;
任选的,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圆形电解部或所述第二圆形电解部匹配;
任选的,所述第五极板和所述第六极板分别独立地为不锈钢、钛、铜或钛镀贵金属的材质制成或表面涂覆催化剂;
任选的,所述第三电源为直流换向电源,并且所述直流换向电源的正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五极板和第六极板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直流换向电源的负极周期性的与所述第五极板和第六极板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磊刘苏宁曹敏李诺彭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