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巴红霞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39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包括支撑装置、粉碎装置和储存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扶手、丝杆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有扶手,所述底板的底壁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刹车滚轮,所述粉碎装置的侧壁固定有四组支腿,相邻两组支腿之间均固定有两组连杆,四组所述支腿的底端均与支撑装置连接,所述储存装置固定在支撑装置的顶壁,所述储存装置包括罐体、罐盖和轴承座,所述储存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所述粉碎装置的底端固定有阀门,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料斗、第一电机和刀片,阀门通过弯管与储存装置连通。该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利于明矾的破碎和抛投,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
本技术属于抛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向污水处理池内抛投明矾,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手工将明矾抛投到污水池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包括支撑装置、粉碎装置和储存装置,所述粉碎装置的侧壁固定有四组支腿,相邻两组支腿之间均固定有两组连杆,四组所述支腿的底端均与支撑装置连接,所述储存装置固定在支撑装置的顶壁,所述储存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所述粉碎装置的底端固定有阀门,阀门通过弯管与储存装置连通。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扶手、丝杆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有扶手,所述底板的底壁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刹车滚轮,所述底板的底壁固定有两组方条,两组方条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与丝杆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丝杆的底端均固定有垫板,四组所述丝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横杆,两组方条的顶壁和底壁均固定有两组与丝杆适配的螺帽。优选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料斗、第一电机和刀片,所述料斗的底端固定有锥形的底托,所述料斗的顶壁和底壁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料斗的顶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盖板,所述料斗的外壁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料斗内的圆杆连接,圆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料斗的侧壁,所述料斗的外壁固定有与圆杆适配的轴承,圆杆的外壁固定有若干组弧形板,若干组所述弧形板的侧壁均固定有刀片。优选的,所述储存装置包括罐体、罐盖和轴承座,所述罐体的底壁固定有四组支柱,所述罐体的顶端固定有罐盖,所述罐盖的顶壁固定有轴承座,所述罐盖的侧壁开设有与排料管适配的通槽。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竖杆和螺旋叶片,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罐体的底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罐体内的竖杆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贯穿罐盖并插入轴承座内,所述竖杆的侧壁固定有螺旋叶片。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将支撑装置推到指定区域后锁死刹车滚轮,旋转丝杆,丝杆带动垫板下移,能够使垫板紧贴地面,螺帽减轻了丝杆的晃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圆杆和刀片旋转,能够对料斗内的明矾进行破碎处理,利于明矾与污水的反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旋叶片高速旋转,螺旋叶片带动罐体内的明矾颗粒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明矾颗粒经过排料管排出,实现明矾的抛洒,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轴承座减轻了竖杆和螺旋叶片的晃动,该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利于明矾的破碎和抛投,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粉碎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支撑装置、2扶手、3丝杆、4底板、5支腿、50连杆、6粉碎装置、60盖板、61料斗、62第一电机、63刀片、64弧形板、7弯管、8储存装置、80罐体、81罐盖、82轴承座、83排料管、9旋转装置、90第二电机、91竖杆、92螺旋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粉碎装置6和储存装置8,所述粉碎装置6的侧壁焊接有四组支腿5,相邻两组支腿5之间均焊接有两组连杆50,四组所述支腿5的底端均与支撑装置1焊接,所述储存装置8焊接在支撑装置1的顶壁,所述储存装置8与旋转装置9连接,所述粉碎装置6的底端焊接有阀门,阀门通过弯管7与储存装置8连通。具体的,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扶手2、丝杆3和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壁焊接有扶手2,所述底板4的底壁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刹车滚轮,所述底板4的底壁焊接有两组方条,两组方条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与丝杆3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丝杆3的底端均焊接有垫板,四组所述丝杆3的顶端均焊接有横杆,两组方条的顶壁和底壁均焊接有两组与丝杆3适配的螺帽,能够减轻丝杆3的晃动,提高支撑装置1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粉碎装置6包括料斗61、第一电机62和刀片63,所述料斗61的底端焊接有锥形的底托,所述料斗61的顶壁和底壁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料斗61的顶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盖板60,所述料斗61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62,所述第一电机6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料斗61内的圆杆连接,圆杆远离第一电机62的一端贯穿料斗61的侧壁,所述料斗61的外壁焊接有与圆杆适配的轴承,圆杆与轴承的内圈焊接,圆杆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组弧形板64,若干组所述弧形板64的侧壁均焊接有刀片63,第一电机62的输出轴带动圆杆和刀片63旋转,能够对料斗61内的明矾进行破碎处理,利于明矾与污水的反应。具体的,所述储存装置8包括罐体80、罐盖81和轴承座82,所述罐体80的底壁焊接有四组支柱,所述罐体80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罐盖81,所述罐盖81的顶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座82,所述罐盖81的侧壁开设有与排料管83适配的通槽,排料管83与罐体80焊接,打开阀门,粉碎后的明矾经过弯管7进入罐体80,利于明矾的定量抛投。具体的,所述旋转装置9包括第二电机90、竖杆91和螺旋叶片92,所述第二电机90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80的底壁,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90均采用型号为YCT90-4A的调速电机,所述第二电机9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罐体80内的竖杆91连接,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90均自带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竖杆91的顶端贯穿罐盖81并插入轴承座82内,所述竖杆91的侧壁焊接有螺旋叶片92,第二电机90的输出轴带动螺旋叶片92高速旋转,螺旋叶片92带动罐体80内的明矾颗粒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明矾颗粒经过排料管83排出,实现明矾的抛洒,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具体的,该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第一电机62的输出轴带动圆杆和刀片63旋转,能够对料斗61内的明矾进行破碎处理,打开阀门,粉碎后的明矾经过弯管7进入罐体80,第二电机90的输出轴带动螺旋叶片92高速旋转,螺旋叶片92带动罐体80内的明矾颗粒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明矾颗粒经过排料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粉碎装置(6)和储存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6)的侧壁固定有四组支腿(5),相邻两组支腿(5)之间均固定有两组连杆(50),四组所述支腿(5)的底端均与支撑装置(1)连接,所述储存装置(8)固定在支撑装置(1)的顶壁,所述储存装置(8)与旋转装置(9)连接,所述粉碎装置(6)的底端固定有阀门,阀门通过弯管(7)与储存装置(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粉碎装置(6)和储存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6)的侧壁固定有四组支腿(5),相邻两组支腿(5)之间均固定有两组连杆(50),四组所述支腿(5)的底端均与支撑装置(1)连接,所述储存装置(8)固定在支撑装置(1)的顶壁,所述储存装置(8)与旋转装置(9)连接,所述粉碎装置(6)的底端固定有阀门,阀门通过弯管(7)与储存装置(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扶手(2)、丝杆(3)和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壁固定有扶手(2),所述底板(4)的底壁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刹车滚轮,所述底板(4)的底壁固定有两组方条,两组方条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与丝杆(3)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丝杆(3)的底端均固定有垫板,四组所述丝杆(3)的顶端均固定有横杆,两组方条的顶壁和底壁均固定有两组与丝杆(3)适配的螺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明矾抛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6)包括料斗(61)、第一电机(62)和刀片(63),所述料斗(61)的底端固定有锥形的底托,所述料斗(61)的顶壁和底壁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红霞赵军令
申请(专利权)人:巴红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