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12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滚动体的输送装置,该装置具有第一驱动部,多个转动单元组成的输送部和第二驱动部,通过第一驱动部间歇工作驱动输送部沿轴向方向直线移动,第二驱动部单独工作驱动转动单元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置于相邻转动单元的输送对象停止轴向直线移动而在停留位置持续转动,使得输送对象可以在输送至各工序区域时停留并对持续转动的表面进行各种操作,大大提高各个工序的操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动体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动体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的发展,滚动体精密零部件在自动化清洗、烘干、检测等工序都离不开自动化的输送,现有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为了提高自动化检测效率,都是边输送便进行清洗或烘干或检测等工序,但是由于滚动体在动态输送过程难免会影响各个工序的效果,影响了设备的推广使用效果。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提供一种滚动体的输送装置,能够使得输送对象在输送过程保持原地停留而持续转动,进而使得输送对象可以在输送至各工序区域时停留并对持续转动的表面进行各种操作,大大提高各个工序的操作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滚动体的输送装置,该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具有:第一驱动部,具有第一驱动电机、主链轮和从链轮,用于间歇驱动所述滚动体输送装置循环移动;输送部,具有多个转动单元,相邻两个转动单元之间放置输送对象,转动单元与相邻转动单元可转动地驱使输送对象转动;第二驱动部,该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输送部的转动单元转动。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输送装置和输送部的转动单元分别由两套驱动组件进行驱动,可以使第一驱动部暂停工作进而使输送装置暂停横向移动,而由第二驱动部驱动输送部的转动单元持续原地转动,实现了输送对象保持停留原地持续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的滚动体输送装置,其中,输送部的转动单元至少一侧设置具有齿轮结构,第二驱动部设置位于输送部下方,第二驱动部具有第二驱动电机和驱动齿条,驱动齿条位于输送部的转动单元齿轮结构的下方,驱动齿条与齿轮结构啮合以便驱动齿条横向移动带动转动单元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二方面的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中,该驱动齿条为刚性齿条,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刚性齿条来回横向移动带动转动单元转动。采用这种结构,便于装配齿条驱动组件,并可以使得驱动齿条在第二驱动部的作用下持续来回移动,进而驱动转动单元持续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三方面的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中,第二驱动部还具有触发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触发片与刚性齿条通过转接板连接,触发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刚性齿条来回横向移动极限位置反馈,第三传感器用于第二驱动电机恢复起始位置反馈,防止来回动作造成累计误差。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驱动齿条保持来回移动的区域始终位于各种工序待操作区域,保证了各工序操作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二方面的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中,驱动齿条为柔性齿条,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柔性齿条循环横向移动带动所述转动单元转动。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使得驱动齿条在第二驱动部的作用下保持循环移动,保证输送对象保持同方向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的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中,第二驱动部设置位于输送部下方,第二驱动部具有第二驱动电机和驱动皮带,驱动皮带位于输送部的转动单元的下方,驱动皮带与转动单元抵触以便驱动皮带横向运动摩擦带动转动单元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驱动部间歇驱动输送装置轴向横线移动,在输送装置停止直线移动时,第二驱动部驱动输送部的转动单元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置于相邻转动单元的检测对象停止轴向直线移动而在停留位置持续转动,以便于提高在各个固定区域对输送对象外表面的处理效果。应该强调,术语“具有”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例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其中对于相同的要素,始终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动体的输送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动体输送装置第二驱动部构成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动体输送装置第二驱动部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滚动体的输送装置第二驱动部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技术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技术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如附图所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动体的输送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局部放大图。参照图1和图2,该滚动体输送装置001具有:第一驱动部1,具有第一驱动电机101、主链轮102和从链轮103,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电机为主伺服电机101,也可以选择其他电机,这些电机可以由PLC控制间歇进行工作和停止工作。由多个转动单元201组成的输送链构成输送部2,输送链环绕一圈套装在主链轮102和从链轮103上,并固定安装在底板104上。主伺服电机101通过联轴器105(也可以其他连接方式)带动主链轮102转动,主链轮102通过输送链带动从链轮103转动,由此主伺服电机101、主链轮102和从链轮103共同用于间歇驱动滚动体输送装置循环移动。输送部2的相邻两个转动单元201和转动单元202之间放置输送对象100,由于转动单元201与相邻转动单元202是可以转动的,持续转动的转动单元201和转动单元202可驱使输送对象100持续转动。套装在主链轮102和从链轮103的上下输送链空间内,也即放置输送对象100的输送部2下方设置具有第二驱动部3,该第二驱动部3位于主链轮102和从链轮103之间的区域内,可单独驱动输送部2的多个转动单元转动。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滚动体输送装置第二驱动部构成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滚动体输送装置第二驱动部爆炸图。如图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输送部2的所有转动单元一侧设置具有齿轮结构203,齿轮结构下方具有与其啮合的第二驱动部3的驱动齿条。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单元的两侧都可以设置齿轮结构,相应的,其下方驱动齿条设置为两条。参照附图,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部3具有第二驱动电机301,第二驱动部3的运动组件安装在机架302上,通过机架302固定安装在底板104上。第二驱动电机301为辅伺服电机301,也可以选择其他电机,这些电机可以由PLC控制间歇进行正向和反向旋转转动轴。辅伺服电机301(也可以是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具有:/n第一驱动部,具有第一驱动电机、主链轮和从链轮,用于间歇驱动所述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循环移动;/n输送部,具有多个转动单元,相邻两个转动单元之间放置输送对象,所述转动单元与相邻转动单元可转动地驱使输送对象转动;/n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输送部的转动单元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具有:
第一驱动部,具有第一驱动电机、主链轮和从链轮,用于间歇驱动所述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循环移动;
输送部,具有多个转动单元,相邻两个转动单元之间放置输送对象,所述转动单元与相邻转动单元可转动地驱使输送对象转动;
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输送部的转动单元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的转动单元至少一侧设置具有齿轮结构,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位于所述输送部下方,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第二驱动电机和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位于所述输送部的转动单元齿轮结构的下方,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齿轮结构啮合以便所述驱动齿条横向移动带动所述转动单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为刚性齿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刚性齿条来回横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毓孙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乔戈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