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素蓉专利>正文

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07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承重基座,承重基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外罐体,且外罐体内壁的承重基座上固定设置有内罐体,外罐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弧形的顶盖,内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浮盘,且浮盘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将整个密封机构安装设置在浮盘的外侧,使得外侧的挡板和罐体内壁之间接触,在安装设置的同时弹簧受到挤压向内部回缩,同时借助于弹簧的回弹力向罐体内壁抵住接触,并且当油品向上方蒸发移动时,受到挡板向下倾斜设置的影响,来降低向外部的挥发量,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和结构,该装置密封的更加牢固,且实用效果和安全性能更加的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原油储备库安全防护装置,具体为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池火灾是一种特殊的液体燃烧形式,由于液体燃料在着火前在燃料表面己经蒸发了一层燃料蒸汽,所以池火灾的实质是燃料蒸汽和空气发生的非预混燃烧。外浮顶罐外浮盘由于爆炸或其他因素翻船后,全液面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形成池火灾。所谓池火灾,即可燃液体燃烧覆盖整个液面,并进行稳定燃烧的形式。油罐池火灾发生在室外,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燃烧相对较完全,热辐射的强度较大,产生的有毒气体容易扩散。热辐射伤害是油罐池火灾也就是全液面火灾的主要危险。目前,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浮盘边缘与罐壁板之间有约两百五十毫米的环形间隙,此间隙是油罐浮盘上下运行的需要,同时也是油罐散发油气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油气蒸发,必须依靠密封装置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失,然而密封装置并非绝对密封,仍然会有部分油气挥发至空气中,当受到雷击、静电及硫化亚铁自燃等因素可能会发生燃烧、爆炸。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承重基座,所述承重基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外罐体,且外罐体内壁的承重基座上固定设置有内罐体,所述外罐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弧形的顶盖,所述内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浮盘,且浮盘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由若干个压缩弹簧、伸缩套管和柔性密封带构成,若干个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浮盘固定连接,若干个压缩弹簧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伸缩套管和柔性密封带由内到外依次呈环形设置在压缩弹簧的外侧,且伸缩套管和柔性密封带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衔接柱,且衔接柱的另一端与内罐体的内壁接触,所述衔接柱的上下两端均通过高度不同的两个连接杆倾斜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内罐体的内壁接触,且挡板的另一端与衔接柱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柱和挡板的内壁均对应开设有若干组透气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的内壁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罐体入孔,且外罐体和内罐体的内壁两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处相对设置有两个罐壁通气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的顶端中心处穿插固定有中央通风管,且顶盖的顶端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穿插设置有两个通风检查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重基座由混凝土浇筑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浮盘的外侧,使得上面的挡板和罐体的内壁之间接触,在安装设置的时候压缩弹簧受到挤压向内部回缩,并借助其回弹力的作用将挡板与罐体内壁之间夹紧,同时受到挡板倾斜设置的影响,油品在上升挥发时不会向外部溢出过多,通过弹簧外侧伸缩套管和柔性密封带的设置,能够避免油品直接和压缩弹簧之间的接触,以此来减少油品挥发带来的损失,进而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几率,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和结构,该装置密封的更加牢固,且实用效果和安全性能更加的优异。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承重基座;2、外罐体;3、内罐体;4、顶盖;5、罐体入孔;6、罐壁通气管;7、中央通风管;8、通风检查管;9、浮盘;10、压缩弹簧;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伸缩套管;14、柔性密封带;15、衔接柱;16、连接杆;17、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承重基座1,承重基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外罐体2,且外罐体2内壁的承重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内罐体3,外罐体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弧形的顶盖4,内罐体3的内部设置有浮盘9,且浮盘9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机构。其中,密封机构包括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由若干个压缩弹簧10、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构成,若干个压缩弹簧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浮盘9固定连接,若干个压缩弹簧10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由内到外依次呈环形设置在压缩弹簧10的外侧,且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在对密封机构安装设置的时候,压缩弹簧10受力向内部回缩,并通过其回弹力与罐体内壁之间夹紧,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的设置能够避免油品和弹簧直接接触。其中,第二连接板12远离压缩弹簧10的一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衔接柱15,且衔接柱15的另一端与内罐体3的内壁接触,衔接柱1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高度不同的两个连接杆16倾斜设置有挡板17,挡板17的一端与内罐体3的内壁接触,且挡板17的另一端与衔接柱15固定连接,衔接柱15和挡板17的内壁均对应开设有若干组透气孔,衔接柱15和挡板17受到压缩弹簧10的挤压力与罐体内壁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固,并通过上面设置的透气孔能够方便油罐对油气的散发。其中,外罐体2和内罐体3的内壁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罐体入孔5,且外罐体2和内罐体3的内壁两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处相对设置有两个罐壁通气管6,通过罐体入孔5方便对进入到油罐内部。其中,顶盖4的顶端中心处穿插固定有中央通风管7,且顶盖4的顶端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穿插设置有两个通风检查管8,便于油罐内部的散热和顶部的检查。其中,承重基座1由混凝土浇筑构成,使得罐体整个放置的更加稳固。工作时,首先承重基座1、外罐体2、内罐体3和顶盖4之间相互连接固定,共同构成了装置的主体,在使用时,通过将整个密封机构安装在浮盘9的外侧,使得上面的挡板17和衔接柱15与罐体的内壁之间接触,在安装设置的时候压缩弹簧10受到挤压向内部回缩,带动伸缩套管13进行横向的伸缩移动,并借助弹簧回弹力的作用将挡板17与罐体内壁之间夹紧,同时受到挡板17倾斜设置的影响,油品在带动浮盘9上升挥发时不会向外部溢出过多,通过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将弹簧整体罩住,能够避免油品直接和压缩弹簧10之间的接触,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基座(1),所述承重基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外罐体(2),且外罐体(2)内壁的承重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内罐体(3),所述外罐体(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弧形的顶盖(4),所述内罐体(3)的内部设置有浮盘(9),且浮盘(9)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基座(1),所述承重基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外罐体(2),且外罐体(2)内壁的承重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内罐体(3),所述外罐体(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弧形的顶盖(4),所述内罐体(3)的内部设置有浮盘(9),且浮盘(9)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由若干个压缩弹簧(10)、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构成,若干个压缩弹簧(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浮盘(9)固定连接,若干个压缩弹簧(10)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所述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由内到外依次呈环形设置在压缩弹簧(10)的外侧,且伸缩套管(13)和柔性密封带(14)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顶油罐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蓉
申请(专利权)人:陈素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