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金燕专利>正文

一种防溺水充气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90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护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溺水充气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部分防溺水充气衣非溺水状态体积过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溺水充气衣,包括救生衣,且充气腔内固定套接有动能盒,动能盒与救生衣相对的一侧开设的通口内固定套接有限位管,动能杆的一端穿过充气腔一侧开设的通口延伸至救生衣外部与旋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旋钮使动能杆通过动能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辅动齿轮进行旋转,救生衣在非溺水状态仅胸口处略有凸起剩余部分与普通外衣相同,保证了救生衣在非溺水状态时不会因体积问题导致使用者的行动能力下降,且启动方式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溺水充气衣
本技术涉及安全护具
,具体为一种防溺水充气衣。
技术介绍
防溺水充气衣是救生衣的一种,救生衣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一般使用年限为五至七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市场上存在的部分防溺水充气衣由于体积过大导致非溺水状态活动首先,由于防溺水充气衣导致使用者进行其他事情时活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溺水充气衣,解决了市场上部分防溺水充气衣非溺水状态体积过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溺水充气衣,包括救生衣,所述救生衣内开设有充气腔,且充气腔内固定套接有动能盒,所述动能盒与救生衣相对的一侧开设的通口内固定套接有限位管,且限位管内活动套接有动能杆,所述动能杆的一端穿过充气腔一侧开设的通口延伸至救生衣外部与旋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动能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动能齿轮,且动能盒内壁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辅动槽,且辅动槽内固定套接有从动轴承,所述两个从动轴承相对一侧的轴心处通过从动杆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动能齿轮啮合,所述从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辅动齿轮,且辅动齿轮与动能齿轮啮合,所述动能盒内壁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打火石,且打火石与从动齿轮搭接,所述动能盒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口,且螺纹通口内螺纹连接有螺纹针,所述螺纹针与辅动齿轮啮合,所述动能盒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导流通口,且动能盒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充气通口,所述充气腔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相对的一侧通过储存囊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存囊内存放有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且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为液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救生衣为防水材料,且救生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钮的表面开设有磨砂纹,且动能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旋钮一侧开设的空腔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纹针和储存囊为平行状态,且螺纹针和储存囊为垂直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管内开设有环形滑轨,且动能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环,且动能杆表面的滑动环与限位管内开设的环形滑轨活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溺水充气衣,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转动旋钮使动能杆通过动能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辅动齿轮进行旋转,当辅动齿轮进行旋转时使与其啮合的螺纹针进行旋转并上升,螺纹针在上升过程中将储存囊扎破,当储存囊被扎破时其内部的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下落并通过导流通口与打火石和从动齿轮接触,此时从动齿轮进行旋转通过摩擦力在打火石表面产生火星,当火星与叠氮化钠型发生剂进行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穿过导流通口和充气通口将充气腔充满,救生衣在非溺水状态仅胸口处略有凸起剩余部分与普通外衣相同,保证了救生衣在非溺水状态时不会因体积问题导致使用者的行动能力下降,且启动方式简单快捷。(2)、通过限位板限制储存囊的位置,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外部因素导致储存囊与螺纹针接触使设备被误触发,在提高了设备稳定性的同时,又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救生衣结构的俯剖图;图3为本技术救生衣侧面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救生衣、2充气腔、3动能盒、4限位管、5动能杆、6旋钮、7动能齿轮、8辅动槽、9从动轴承、10从动杆、11从动齿轮、12辅动齿轮、13打火石、14螺纹通口、15螺纹针、16导流通口、17充气通口、18限位板、19储存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溺水充气衣,包括救生衣1,救生衣1内开设有充气腔2,救生衣1为防水材料,且救生衣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水流渗入救生衣1将打火石13的性能降低,且缓冲层保证了储存囊19破损时产生的大量气体直接冲击使用者,且充气腔2内固定套接有动能盒3,动能盒3与救生衣1相对的一侧开设的通口内固定套接有限位管4,限位管4内开设有环形滑轨,且动能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环,且动能杆5表面的滑动环与限位管4内开设的环形滑轨活动连接,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限位管4使水流进入动能盒3内对动能盒3内部的结构受到破坏,且限位管4内活动套接有动能杆5,动能杆5的一端穿过充气腔2一侧开设的通口延伸至救生衣1外部与旋钮6的一侧固定连接,旋钮6的表面开设有磨砂纹,且动能杆5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旋钮6一侧开设的空腔内,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旋钮6与使用者的摩擦力,保证了旋钮6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使用者施加的力全部集中,不会因内部因素使使用者手部脱离,动能杆5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动能齿轮7,且动能盒3内壁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辅动槽8,且辅动槽8内固定套接有从动轴承9,两个从动轴承9相对一侧的轴心处通过从动杆10活动连接,从动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1,且从动齿轮11与动能齿轮7啮合,从动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辅动齿轮12,且辅动齿轮12与动能齿轮7啮合,动能盒3内壁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打火石13,且打火石13与从动齿轮11搭接,动能盒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口14,且螺纹通口1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针15,螺纹针15和储存囊19为平行状态,且螺纹针15和储存囊19为垂直状态,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内部因素使螺纹针15无法将储存囊19扎破,螺纹针15与辅动齿轮12啮合,动能盒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导流通口16,且动能盒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充气通口17,充气腔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且限位板18相对的一侧通过储存囊19固定连接,储存囊19内存放有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且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为液态,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美观度,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与火星接触即可产生大量无毒无害且低热量的气体,保证了不会对使用者身体造成破坏,并且在不影响设备使用性能的同时又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工作原理:当一种防溺水充气衣使用时,通过转动旋钮6使动能杆5通过动能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11和辅动齿轮12进行旋转,当辅动齿轮12进行旋转时使与其啮合的螺纹针15进行旋转并上升,螺纹针15在上升过程中将储存囊19扎破,当储存囊19被扎破时其内部的叠氮化钠型发生剂下落并通过导流通口16与打火石13和从动齿轮11接触,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溺水充气衣,包括救生衣(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1)内开设有充气腔(2),且充气腔(2)内固定套接有动能盒(3),所述动能盒(3)与救生衣(1)相对的一侧开设的通口内固定套接有限位管(4),且限位管(4)内活动套接有动能杆(5),所述动能杆(5)的一端穿过充气腔(2)一侧开设的通口延伸至救生衣(1)外部与旋钮(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动能杆(5)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动能齿轮(7),且动能盒(3)内壁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辅动槽(8),且辅动槽(8)内固定套接有从动轴承(9),所述两个从动轴承(9)相对一侧的轴心处通过从动杆(10)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1),且从动齿轮(11)与动能齿轮(7)啮合,所述从动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辅动齿轮(12),且辅动齿轮(12)与动能齿轮(7)啮合,所述动能盒(3)内壁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打火石(13),且打火石(13)与从动齿轮(11)搭接,所述动能盒(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口(14),且螺纹通口(1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针(15),所述螺纹针(15)与辅动齿轮(12)啮合,所述动能盒(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导流通口(16),且动能盒(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充气通口(17),所述充气腔(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且限位板(18)相对的一侧通过储存囊(1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溺水充气衣,包括救生衣(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1)内开设有充气腔(2),且充气腔(2)内固定套接有动能盒(3),所述动能盒(3)与救生衣(1)相对的一侧开设的通口内固定套接有限位管(4),且限位管(4)内活动套接有动能杆(5),所述动能杆(5)的一端穿过充气腔(2)一侧开设的通口延伸至救生衣(1)外部与旋钮(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动能杆(5)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动能齿轮(7),且动能盒(3)内壁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辅动槽(8),且辅动槽(8)内固定套接有从动轴承(9),所述两个从动轴承(9)相对一侧的轴心处通过从动杆(10)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1),且从动齿轮(11)与动能齿轮(7)啮合,所述从动杆(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辅动齿轮(12),且辅动齿轮(12)与动能齿轮(7)啮合,所述动能盒(3)内壁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打火石(13),且打火石(13)与从动齿轮(11)搭接,所述动能盒(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口(14),且螺纹通口(1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针(15),所述螺纹针(15)与辅动齿轮(12)啮合,所述动能盒(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导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燕
申请(专利权)人:吴金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