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84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其结构包括车体、手摇泵、泄荷阀、转轮、支撑板、刹车装置和重量警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本设计提出刹车装置设计,解决了斜坡面斜度高,承载物品重没有刹车装置经过斜坡路面不易控制问题,其中拉动拉手使拉线向左侧移动,转臂和第二转臂向内侧旋转,橡胶块向内移动对转轮进行夹持,本设计提出重量警报装置设计,解决了长期过载重量没有提醒将影响使用寿命问题,其中称重传感器检测顶端货物重量并将检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开发板,开发板检测重量置大于出产设置最大承重后控制扬声器发出蜂鸣声提醒,达到了重量过载后智能提醒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
本技术涉及液压车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
技术介绍
手动液压搬运车是一种小巧方便,使用灵活,载重量大,结实耐用的货物搬运工具,使用过程没有刹车装置斜坡路面难控制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液压车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斜坡面斜度高,承载物品重经过没有刹车装置斜坡路面不易控制,长期过载重量没有提醒将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解决了斜坡面斜度高,承载物品重没有刹车装置经过斜坡路面不易控制,长期过载重量没有提醒将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达到了下坡路面刹车装置与转轮碰触降低车体移动速度使车体易控制,并且重量过载后智能提醒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包括车体、把手、拉杆、支撑架、柱塞杆、油箱、手摇泵、泄荷阀、转轮、支撑板、刹车装置和重量警报装置,所述车体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顶端右侧设置有拉杆,所述把手底端与支撑架进行铆接,所述支撑架内侧后端设置有柱塞杆,所述把手底端设置有手摇泵,所述手摇泵底端与油箱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柱塞杆前端安装有泄荷阀,所述支撑架底端面通过转轴与转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柱塞杆顶端外侧与支撑板前端通孔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架底端面左侧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支撑板顶端面中部设置有重量警报装置,所述刹车装置由拉手、固定件、转臂、固定块、第二转臂和橡胶块组成,所述拉手右端外侧与固定件进行铆接,所述拉手内侧通孔通过拉线与转臂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臂底端后端面与固定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前端面左下侧与第二转臂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臂和第二转臂内侧与橡胶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件右端面外侧与把手顶端进行焊接,所述重量警报装置由外侧板、内板、铆钉、称重传感器、扬声器、锂电池和开发板组成,所述外侧板右端面内侧与内板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内板右端通孔与铆钉进行插接,所述内板左端内侧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内板内侧底端设置有开发板,所述开发板通过导线与扬声器进行焊接,所述扬声器顶端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外侧板和内板内侧通孔通过铆钉与支撑板进行铆接,所述锂电池、扬声器和称重传感器均与开发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板右端面内槽长宽尺寸大于内板外侧长宽尺寸,并且外侧板厚度为8mm。进一步的,所述内板顶端面与外侧板顶端面平行,并且内板长度尺寸大于外侧板长度尺寸。进一步的,所述转臂与第二转臂中心对称,并且转臂和第二转臂尺寸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块厚度为2cm,并且橡胶块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防滑条纹。进一步的,所述拉手外侧喷涂有2mm厚的氟碳漆,并且拉手表面为光滑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型号为18650。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型号为ydb6450。进一步的,所述称重传感器型号为世铨PSD.8。进一步的,所述开发板型号为HC6800-EM3。(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斜坡面斜度高,承载物品重没有刹车装置经过斜坡路面不易控制的问题,本设计提出刹车装置设计,解决了斜坡面斜度高,承载物品重没有刹车装置经过斜坡路面不易控制问题,其中拉动拉手使拉线向左侧移动,转臂和第二转臂向内侧旋转,橡胶块向内移动对转轮进行夹持,达到了下坡路面刹车装置与转轮碰触降低车体移动速度使车体易控制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长期过载重量没有提醒将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本设计提出重量警报装置设计,解决了长期过载重量没有提醒将影响使用寿命问题,其中称重传感器检测顶端货物重量并将检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开发板,开发板检测重量置大于出产设置最大承重后控制扬声器发出蜂鸣声提醒,达到了重量过载后智能提醒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重量警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刹车装置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中:车体-1、把手-2、拉杆-3、支撑架-4、柱塞杆-5、油箱-6、手摇泵-7、泄荷阀-8、转轮-9、支撑板-10、刹车装置-11、重量警报装置-12、拉手-111、固定件-112、转臂-113、固定块-114、第二转臂-115、橡胶块-116、外侧板-121、内板-122、铆钉-123、称重传感器-124、扬声器-125、锂电池-126、开发板-12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刹车装置11、重量警报装置12、拉手111、固定件112、转臂113、固定块114、第二转臂115、橡胶块116、外侧板121、内板122、铆钉123、称重传感器124、扬声器125、锂电池126、开发板127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车体1、把手2、拉杆3、支撑架4、柱塞杆5、油箱6、手摇泵7、泄荷阀8、转轮9、支撑板10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包括车体1、把手2、拉杆3、支撑架4、柱塞杆5、油箱6、手摇泵7、泄荷阀8、转轮9、支撑板10、刹车装置11和重量警报装置12,车体1顶端设置有把手2,把手2顶端右侧设置有拉杆3,把手2底端与支撑架4进行铆接,支撑架4内侧后端设置有柱塞杆5,把手2底端设置有手摇泵7,手摇泵7底端与油箱6进行螺栓连接,柱塞杆5前端安装有泄荷阀8,支撑架4底端面通过转轴与转轮9进行转动连接,柱塞杆5顶端外侧与支撑板10前端通孔进行插接,支撑架4底端面左侧设置有刹车装置11,支撑板10顶端面中部设置有重量警报装置12,刹车装置11由拉手111、固定件112、转臂113、固定块114、第二转臂115和橡胶块116组成,拉手111右端外侧与固定件112进行铆接,拉手111内侧通孔通过拉线与转臂113进行螺栓连接,转臂113底端后端面与固定块114进行螺栓连接,固定块114前端面左下侧与第二转臂115进行螺栓连接,转臂113和第二转臂115内侧与橡胶块116进行螺栓连接,固定件112右端面外侧与把手2顶端进行焊接,重量警报装置12由外侧板121、内板122、铆钉123、称重传感器124、扬声器125、锂电池126和开发板127组成,外侧板121右端面内侧与内板122进行滑动连接,内板122右端通孔与铆钉123进行插接,内板122左端内侧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24,内板122内侧底端设置有开发板127,开发板127通过导线与扬声器125进行焊接,扬声器125顶端设置有锂电池126,外侧板121和内板122内侧通孔通过铆钉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包括车体(1)、把手(2)、拉杆(3)、支撑架(4)、柱塞杆(5)、油箱(6)、手摇泵(7)、泄荷阀(8)、转轮(9)和支撑板(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装置(11)和重量警报装置(12),所述车体(1)顶端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顶端右侧设置有拉杆(3),所述把手(2)底端与支撑架(4)进行铆接,所述支撑架(4)内侧后端设置有柱塞杆(5),所述把手(2)底端设置有手摇泵(7),所述手摇泵(7)底端与油箱(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柱塞杆(5)前端安装有泄荷阀(8),所述支撑架(4)底端面通过转轴与转轮(9)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柱塞杆(5)顶端外侧与支撑板(10)前端通孔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架(4)底端面左侧设置有刹车装置(11),所述支撑板(10)顶端面中部设置有重量警报装置(12),所述刹车装置(11)由拉手(111)、固定件(112)、转臂(113)、固定块(114)、第二转臂(115)和橡胶块(116)组成,所述拉手(111)右端外侧与固定件(112)进行铆接,所述拉手(111)内侧通孔通过拉线与转臂(11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臂(113)底端后端面与固定块(11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114)前端面左下侧与第二转臂(11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臂(113)和第二转臂(115)内侧与橡胶块(11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件(112)右端面外侧与把手(2)顶端进行焊接,所述重量警报装置(12)由外侧板(121)、内板(122)、铆钉(123)、称重传感器(124)、扬声器(125)、锂电池(126)和开发板(127)组成,所述外侧板(121)右端面内侧与内板(122)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内板(122)右端通孔与铆钉(123)进行插接,所述内板(122)左端内侧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24),所述内板(122)内侧底端设置有开发板(127),所述开发板(127)通过导线与扬声器(125)进行焊接,所述扬声器(125)顶端设置有锂电池(126),所述外侧板(121)和内板(122)内侧通孔通过铆钉(123)与支撑板(10)进行铆接,所述锂电池(126)、扬声器(125)和称重传感器(124)均与开发板(127)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移动的液压车,包括车体(1)、把手(2)、拉杆(3)、支撑架(4)、柱塞杆(5)、油箱(6)、手摇泵(7)、泄荷阀(8)、转轮(9)和支撑板(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装置(11)和重量警报装置(12),所述车体(1)顶端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顶端右侧设置有拉杆(3),所述把手(2)底端与支撑架(4)进行铆接,所述支撑架(4)内侧后端设置有柱塞杆(5),所述把手(2)底端设置有手摇泵(7),所述手摇泵(7)底端与油箱(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柱塞杆(5)前端安装有泄荷阀(8),所述支撑架(4)底端面通过转轴与转轮(9)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柱塞杆(5)顶端外侧与支撑板(10)前端通孔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架(4)底端面左侧设置有刹车装置(11),所述支撑板(10)顶端面中部设置有重量警报装置(12),所述刹车装置(11)由拉手(111)、固定件(112)、转臂(113)、固定块(114)、第二转臂(115)和橡胶块(116)组成,所述拉手(111)右端外侧与固定件(112)进行铆接,所述拉手(111)内侧通孔通过拉线与转臂(11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臂(113)底端后端面与固定块(11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114)前端面左下侧与第二转臂(11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臂(113)和第二转臂(115)内侧与橡胶块(11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件(112)右端面外侧与把手(2)顶端进行焊接,所述重量警报装置(12)由外侧板(121)、内板(122)、铆钉(123)、称重传感器(124)、扬声器(125)、锂电池(126)和开发板(127)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讯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