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8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由区块链层、应用层与外部层构成;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在构建区块链应用的时候,采用双链甚至多链架构,就能很好的借助不同的生态力量。在我们的场景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使用到基于A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支持比特币,也可能因为另外的原因又需要用到基于B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用到数字身份.针对应用中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以达到高效、解耦的目的,因此,在这个区块链系统里的各种App,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连通、相互导流、相互帮扶,构建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区块链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
技术介绍
随着区块链系统的发展,不同的区块链系统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按照共识机制划分,区块链可分为私链、封闭联盟链、读开放联盟链、写开放联盟链与公链五种;过去认为,应用是基于单一区块链系统的。但是,随着目前区块链应用变得更加复杂,不同的共识机制,不同的经济模型,不同的TPS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区块链生态,都有必要使得一个应用基于多个区块链系统,针对应用中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以达到高效、解耦的目的,从而使得在这个区块链系统里的各种App,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连通、相互导流、相互帮扶,构建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由区块链层、应用层与外部层构成;所述区块链层包括「BSN网络」与「类ETH联盟链」两个部分,分别负责「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必要信息上链」与「组织外资金流转」;所述应用层由以太坊钱包和数字身份系统两大模块组成,两大模块共享一个本地数据库,对外提供API接口连接现有系统;所述外部层是各个现有的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通过API和应用层连接。优选的,所述数字身份系统通过BSN网络提供的API接口和BSN网络交互,将必要信息保存在本地数据库中。优选的,所述数字身份系统通过自己的API系统和本地模块及外部应用进行交互,实现对于身份信息的增删查改功能。优选的,钱包模块由传统的区块链钱包改造而成,区别在于在我们的本地数据库中,一个以太坊地址对应一个组织。优选的,最简数据库结构包括四张表——用户表、组织表、交易表与账号表,其中,用户表和组织表属于「身份系统」,交易表和账户表属于「钱包模块」,其中,组织表通过account_id外键与账号表相联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在构建区块链应用的时候,采用双链甚至多链架构,就能很好的借助不同的生态力量。在我们的场景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使用到基于A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支持比特币,也可能因为另外的原因又需要用到基于B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用到数字身份.针对应用中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以达到高效、解耦的目的。因此,在这个区块链系统里的各种App,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连通、相互导流、相互帮扶,构建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区块链整体架构示意图;图2为区块链生态简述示意图;图3为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系统架构图;图4为区块链钱包模块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由区块链层、应用层与外部层构成;所述区块链层包括「BSN网络」与「类ETH联盟链」两个部分,分别负责「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必要信息上链」与「组织外资金流转」;所述应用层由以太坊钱包和数字身份系统两大模块组成,两大模块共享一个本地数据库,对外提供API接口连接现有系统;所述外部层是各个现有的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通过API和应用层连接。数字身份系统通过BSN网络提供的API接口和BSN网络交互,将必要信息保存在本地数据库中。数字身份系统通过自己的API系统和本地模块及外部应用进行交互,实现对于身份信息的增删查改功能。钱包模块由传统的区块链钱包改造而成,区别在于在我们的本地数据库中,一个以太坊地址对应一个组织。最简数据库结构包括四张表——用户表、组织表、交易表与账号表,其中,用户表和组织表属于「身份系统」,交易表和账户表属于「钱包模块」,其中,组织表通过account_id外键与账号表相联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由区块链层、应用层与外部层构成;/n所述区块链层包括「BSN网络」与「类ETH联盟链」两个部分,分别负责「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必要信息上链」与「组织外资金流转」;/n所述应用层由以太坊钱包和数字身份系统两大模块组成,两大模块共享一个本地数据库,对外提供API接口连接现有系统;/n所述外部层是各个现有的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通过API和应用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由区块链层、应用层与外部层构成;
所述区块链层包括「BSN网络」与「类ETH联盟链」两个部分,分别负责「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必要信息上链」与「组织外资金流转」;
所述应用层由以太坊钱包和数字身份系统两大模块组成,两大模块共享一个本地数据库,对外提供API接口连接现有系统;
所述外部层是各个现有的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通过API和应用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身份系统通过BSN网络提供的API接口和BSN网络交互,将必要信息保存在本地数据库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齐佳音李骜华吴选勇肖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