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59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包括管道本体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管道本体左右两端的管堵,两个管堵的内侧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缆线牵引头,两个缆线牵引头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与两个缆线牵引头相连,所述缆线牵引头上还设置有多组缆线固定件,各组缆线固定件分别包括一个单眼穿线环和一个双眼穿线环,所述单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所述管堵的一侧上,所述双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管道本体内壁的一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两个缆线牵引头实现了缆线在管道本体内的快速穿设,有利于提高通信工程的施工效率,特别适合应用在长度为6m‑12m的通信实壁管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管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
技术介绍
实壁管是通信工程中常用的管材,实壁管埋设在地下,光缆穿设在实壁管内,但是现有的通信用实壁管本身穿线不便,实际穿线时需要通过探棒将牵引铁丝穿过实壁管,然后通过牵引铁丝牵引光缆穿线,整个过程比较的复杂,不利于提高通信工程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其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包括管道本体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管道本体左右两端的管堵,两个管堵的内侧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缆线牵引头,两个缆线牵引头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与两个缆线牵引头相连,所述缆线牵引头上还设置有多组缆线固定件,各组缆线固定件分别包括一个单眼穿线环和一个双眼穿线环,所述单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所述管堵的一侧上,所述双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管道本体内壁的一侧上。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本体和管堵的材质均为PE。进一步的,所述管堵上具有螺柱,所述缆线牵引头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柱相配合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缆线牵引头上具有镂空孔。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缆线牵引头相对的两侧上分别具有挂环,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挂环相配合的挂钩。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上均布有挡片。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挡片之间的间距为40-45cm。进一步的,所述缆线牵引头为圆柱状且缆线牵引头上设置有四组缆线固定件,四组缆线固定件沿缆线牵引头的横截面周向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两个缆线牵引头实现了缆线在管道本体内的快速穿设,有利于提高通信工程的施工效率,特别适合应用在长度为6m-12m的通信实壁管上,另外,管堵除了防止储存运输和预铺设时土块等杂质进入管道本体内之外还实现了缆线牵引头的预定位,保证了穿线工作的顺利展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缆线牵引头的穿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缆线牵引头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包括管道本体1以及可拆卸的套设于管道本体1左右两端的管堵2,两个管堵2的内侧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缆线牵引头3,两个缆线牵引头3之间设置有连接线4,连接线4为尼龙线,连接线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与两个缆线牵引头3相连,具体的,两个缆线牵引头3相对的两侧上分别具有挂环5,连接线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挂环5相配合的挂钩,通过挂钩和挂环5的配合实现连接线4与缆线牵引头3的可拆卸连接,连接线4的长度大于管道本体1的轴向长度,方便两侧管堵2在管道本体1上的安装,缆线牵引头3上还设置有多组缆线固定件,各组缆线固定件分别包括一个单眼穿线环6和一个双眼穿线环7,单眼穿线环6位于缆线牵引头3朝向管堵2的一侧上,双眼穿线环7位于缆线牵引头3朝向管道本体1内壁的一侧上。管道本体1和管堵2的材质均为PE,管堵2上具有螺柱8,缆线牵引头3上开设有与螺柱8相配合的螺纹孔9,缆线牵引头3上具有镂空孔10,减少缆线牵引头3的用料和重量。连接线4上均布有挡片11,挡片11粘接或系在连接线4上方便牵拉连接线4时的施力,相邻挡片11之间的间距为40-45cm,方便牵拉人员左右手的交替向前牵拉。缆线牵引头3为圆柱状且缆线牵引头3上设置有四组缆线固定件,四组缆线固定件沿缆线牵引头3的横截面周向均匀分布,缆线牵引头3可同时牵拉四根缆线12,如有多余待牵拉的缆线12,则可将多余的缆线12绕过镂空孔10并回弯固定,将镂空孔10作为待牵拉缆线12的固定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生产组装时,首先连接好两个缆线牵引头3然后将一个缆线牵引头3和管堵2螺接并将此管堵2扣合到管道本体1上,将另一个缆线牵引头3从管道本体1内甩出,螺接好另一个管堵2然后扣合到管道本体1另一端即可,此时,两个缆线牵引头3均位于管道本体1内,连接线4处于松弛状态;穿线时,首先预铺设管道本体1完成,开始穿线,穿线时首先将管道本体1进线端的管堵2拔下,然后从缆线牵引头3上螺下此管堵2,将待穿的缆线12依次穿过单眼穿线环6、双眼穿线环7靠近缆线牵引头3的一孔和双眼穿线环7远离缆线牵引头3的一孔,缆线12被缆线牵引头3固定,不会轻易脱出缆线牵引头3,当牵引较重的缆线时,还可用胶带或绑丝固定缆线12的自由端,使其自由端与缆线12本身合拢成线环,从根本上避免其自由端脱出双眼穿线环7,固定好缆线后,将管道本体1另一端的管堵拔2下,通过管堵2和挡片11拉动连接线4,连接线4带动固定有缆线12的缆线牵引头3在管道本体1内移动,直至此缆线牵引头3从管道本体1另一端被拉出,拉出缆线12后,分离缆线12与缆线牵引头3,然后将相邻的两个管道本体1对接,在两个管道本体1的接缝处缠绕好保护层,然后通过抱箍式接头固定箍紧相邻两个管道本体1的接缝处即可,以此类推,全部穿线连接完成后覆土掩埋,上述过程中免去了传统穿线时先用探棒穿设牵引丝再用牵引丝牵引缆线12的麻烦,实现了缆线12的稳定快速穿设,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的施工效率,特别适合长度为6m-12m的通信实壁管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包括管道本体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管道本体左右两端的管堵,其特征在于,两个管堵的内侧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缆线牵引头,两个缆线牵引头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与两个缆线牵引头相连,所述缆线牵引头上还设置有多组缆线固定件,各组缆线固定件分别包括一个单眼穿线环和一个双眼穿线环,所述单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所述管堵的一侧上,所述双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管道本体内壁的一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包括管道本体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管道本体左右两端的管堵,其特征在于,两个管堵的内侧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缆线牵引头,两个缆线牵引头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与两个缆线牵引头相连,所述缆线牵引头上还设置有多组缆线固定件,各组缆线固定件分别包括一个单眼穿线环和一个双眼穿线环,所述单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所述管堵的一侧上,所述双眼穿线环位于缆线牵引头朝向管道本体内壁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和管堵的材质均为P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堵上具有螺柱,所述缆线牵引头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柱相配合的螺纹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峰李朝栗林杰李子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鹏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