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55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包括软管、盒体和外壳,所述盒体的前后端面中间处均固定有铰链,且铰链上转动安装有卡板,所述盒体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输液泵,且输液泵的排液口处连接有给料管,所述盒体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盒体的上端面外侧固定有封环,且封环内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外壳的下端插接在封环内,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有把手,所述软管的一端贯穿把手后连接外壳的内部上端,且软管背离把手的一端与给料管相连接,所述盒体的下端面固定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可自动进行原料补给,降低劳动力消耗和便于拆卸清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
技术介绍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现有3d打印使用树脂槽,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填料,效率低,且不能及时的进行原料补给,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且现有的打印树脂槽不便于拆卸,在长期的使用后需要进行清理,现有树脂槽不便于清理,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具备可自动进行原料补给,降低劳动力消耗和便于拆卸清理的优点,解决现有设备人工补料,操作不便和不便于拆卸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包括软管、盒体和外壳,所述盒体的前后端面中间处均固定有铰链,且铰链上转动安装有卡板,所述盒体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输液泵,且输液泵的排液口处连接有给料管,所述盒体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盒体的上端面外侧固定有封环,且封环内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外壳的下端插接在封环内,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有把手,所述软管的一端贯穿把手后连接外壳的内部上端,且软管背离把手的一端与给料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下端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共设有四个,且四个连接块呈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卡板呈L形设计,且卡板的上端卡接在限位槽内,所述卡板为聚乙烯材质。优选的,所述盒体前端面的一侧上端贯穿安装有供料管,且供料管的外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外壳呈环形设计,且外壳为亚克力材质,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外壳的内侧中心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盒体和卡板,工作人员将本装置通过连接块与打印设备相连接,外接电源供电,通过供料管对盒体内补充原料,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外壳内侧原料余量,当剩余量低于预设值时,输液泵启动,将盒体内原料通过给料管送入软管,软管将原料送至外壳内侧,对原料进行填充,当原料填充至预设值时,输液泵关闭,通过上述操作可及时对原料进行补充,降低劳动力消耗的同时,确保加工质量,当需要清洗时,通过铰链转动卡板,使卡板的上端与限位槽分离,使外壳卡接在封环内的下端分离,将外壳取出,通过密封垫确保封环和外壳连接的密封性,拆卸后对外壳进行清洗,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拆卸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管;2、盒体;3、连接块;4、铰链;5、限位槽;6、卡板;7、封环;8、外壳;9、把手;10、给料管;11、输液泵;12、液位传感器;13、密封垫;14、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包括软管1、盒体2和外壳8,盒体2的下端面固定有连接块3,连接块3共设有四个,且四个连接块3呈阵列分布,盒体2的前后端面中间处均固定有铰链4,且铰链4上转动安装有卡板6,卡板6呈L形设计,且卡板6的上端卡接在限位槽5内,卡板6为聚乙烯材质,盒体2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输液泵11,且输液泵11的排液口处连接有给料管10,盒体2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液位传感器12。盒体2的上端面外侧固定有封环7,且封环7内固定有密封垫13,外壳8的下端插接在封环7内,外壳8的上端开口处开设有限位槽5,外壳8两侧的上端均固定有把手9,盒体2前端面的一侧上端贯穿安装有供料管14,且供料管14的外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盖,本技术中输液泵11的型号为P6068,液位传感器12的型号为JY-P260,通过型号查找所属技术人员直接在市场上进行采购,在需要了解该型号设备时可直接翻看查找技术说明书进行了解,因此该设备不进行赘述。软管1的一端贯穿把手9后连接外壳8的内部上端,且软管1背离把手9的一端与给料管10相连接,外壳8呈环形设计,且外壳8为亚克力材质,液位传感器12位于外壳8的内侧中心处,工作人员将本装置通过连接块3与打印设备相连接,外接电源供电,通过供料管14对盒体2内补充原料,通过液位传感器12检测外壳8内侧原料余量,当剩余量低于预设值时,输液泵11启动,将盒体2内原料通过给料管10送入软管1,软管1将原料送至外壳8内侧,对原料进行填充,当原料填充至预设值时,输液泵11关闭,通过上述操作可及时对原料进行补充,降低劳动力消耗的同时,确保加工质量,当需要清洗时,通过铰链4转动卡板6,使卡板6的上端与限位槽5分离,使外壳8卡接在封环7内的下端分离,将外壳8取出,通过密封垫13确保封环7和外壳8连接的密封性,拆卸后对外壳8进行清洗,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拆卸方便,实用性强。工作原理:本技术工作中,将本装置通过连接块3与打印设备相连接,外接电源供电,通过供料管14对盒体2内补充原料,通过液位传感器12检测外壳8内侧原料余量,当剩余量低于预设值时,输液泵11启动,将盒体2内原料通过给料管10送入软管1,软管1将原料送至外壳8内侧,对原料进行填充,当原料填充至预设值时,输液泵11关闭,当需要清洗时,通过铰链4转动卡板6,使卡板6的上端与限位槽5分离,使外壳8卡接在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包括软管(1)、盒体(2)和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的前后端面中间处均固定有铰链(4),且铰链(4)上转动安装有卡板(6),所述盒体(2)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输液泵(11),且输液泵(11)的排液口处连接有给料管(10),所述盒体(2)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盒体(2)的上端面外侧固定有封环(7),且封环(7)内固定有密封垫(13),所述外壳(8)的下端插接在封环(7)内,所述外壳(8)的上端开口处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外壳(8)两侧的上端均固定有把手(9),所述软管(1)的一端贯穿把手(9)后连接外壳(8)的内部上端,且软管(1)背离把手(9)的一端与给料管(10)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加料的3d打印用树脂槽,包括软管(1)、盒体(2)和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的前后端面中间处均固定有铰链(4),且铰链(4)上转动安装有卡板(6),所述盒体(2)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输液泵(11),且输液泵(11)的排液口处连接有给料管(10),所述盒体(2)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盒体(2)的上端面外侧固定有封环(7),且封环(7)内固定有密封垫(13),所述外壳(8)的下端插接在封环(7)内,所述外壳(8)的上端开口处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外壳(8)两侧的上端均固定有把手(9),所述软管(1)的一端贯穿把手(9)后连接外壳(8)的内部上端,且软管(1)背离把手(9)的一端与给料管(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林伟张细明陈江忠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象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