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452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试剂盒包括(1)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所述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表位处于42~46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2)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表位处于13~24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的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表位处于63~71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的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该试剂盒正确度结果相对偏差应在±10.0%范围内,精密度变异CV(%)均小于5%,检测下限为5.00pg/mL,与罗氏的NT‑proBNP试剂盒的线性相关系数r≥0.9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988年,日本学者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为脑钠肽或称钠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当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会产生含134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原前体(pre-proBNP),随后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切掉N端的信号肽序列,形成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后者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含有76个氨基酸、无生物活性的N端产物--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有活性的C端产物--B型利钠肽(BNP)。美国在2004年和2008年分别发表了BNP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国际NT-proBNP专家共识,系统阐述了BNP和NT-proBNP的生物学和临床应用,已经被各级医院和医师广泛用于临床实践,成为心血管病尤其是心力衰竭诊断和评估十分有用的生物标志物。但BNP半衰期短(22min),体外稳定性差,而NT-proBNP半衰期相对较长(120min),体外稳定性相对更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浓度也较BNP高,在有些情况下更有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目前用于检测NT-proBNP含量的方法主要由金标定性试验、荧光免疫法、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CLIA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定量检测结果精确、误差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一般30min内,甚至15min内出结果。但现有的NT-proBNP检测试剂盒普遍存在灵敏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如何开发一种灵敏度高的NT-proBNP检测试剂盒,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所述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中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表位处于42~46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所述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包括均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所述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13~24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所述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63~71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进一步地,所述磁微粒表面的活性基团为-COOH或-NH2,所述磁微粒的大小为0.8μm~3μm。进一步地,所述磁微粒的浓度为2~8mg/mL,所述NT-proBNP单克隆抗体浓度为20~500ug/mL。进一步地,所述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所述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浓度均为600~1200ug/mL。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稀释液,配方为:0.1%BSA、0.05%Proclin300、0.02%吐温20、0.02MpH7.4的PB缓冲液。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稀释液,配方为:0.9%氯化钠、1mM六水合氯化镁、0.1mM无水氯化锌、0.1%牛血清白蛋白、0.05%Proclin300、0.02MpH7.4的Tris-HCl缓冲液。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校准品,所述校准品是用校准品稀释液配制的NT-proBNP重组蛋白,所述校准品稀释液配方为:0.9%氯化钠、0.1%牛血清白蛋白、3%海藻糖、0.05%Proclin300、0.02MpH7.4的PB缓冲液。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发光底物,主要成分为: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磷氧酰)-苯基-1,2-二氧环乙烷,简称AMPPD。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清洗液,配方为:0.9%氯化钠、0.01%吐温20、0.05%Proclin300、0.02MpH7.4的Tris-HCl缓冲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采用所述的配方配制而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是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42~46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采用两种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13~24,和63~71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分别与待测样本中NT-proBNP抗原的3个表位(42~46,13~24,63~71)结合,形成“夹心”结构,本申请人发现该“夹心”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采用一步法,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血清或血浆,温育后,经过洗涤磁分离后测值,整个反应时间比二步法大大缩短;正确度结果相对偏差应在±10.0%范围内,精密度变异CV(%)均小于5%,检测下限为5.00pg/mL,检测结果不受心钠素(ANP)≤5ug/mL,B型利钠肽(BNP)≤5ug/mL,C型利钠肽(CNP)≤5ug/mL、肾上腺素≤50ng/mL、血管紧张素≤1ng/mL的影响。与罗氏的NT-proBNP试剂盒的相关性r≥0.975。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试剂盒与罗氏试剂盒相关性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二”等词不代表顺序,可以理解为名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磁微粒偶联的N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n所述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中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表位处于42~46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n所述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包括均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所述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13~24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所述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63~71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
所述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中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表位处于42~46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
所述碱性磷酸酶标记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包括均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所述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13~24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所述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表位处于63~71所包含的氨基酸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微粒表面的活性基团为-COOH或-NH2,所述磁微粒的大小为0.8μm~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微粒的浓度为2~8mg/mL,所述NT-proBNP单克隆抗体浓度为20~500u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所述第二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浓度均为600~1200u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T-proBN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所述磁微粒偶联的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稀释液,配方为:0.1%BSA、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芝来祥兵赵愿安舒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