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和具有其的风冷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317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和具有其的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以及设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上端的上盖板,前盖板为封闭式结构,上盖板设有上出风口;上出风口内平行设有多个沿横向布置的横向导风筋,横向导风筋沿竖直方向向前倾斜一角度;后盖板朝向所述前盖板一面上设有风机槽和多个导风板,导风板分布于风机槽和后盖板上端面之间,其一端朝向所述风机槽,另一端朝向所述上出风口。通过将出风口设于所述风道盖板的上盖板上,并配合设于出风口内的纵向和横向导风筋,以及设于后盖板上的导风板,可在风道盖板内形成一连续的风道,将冷气从上盖板出风口将风向前上方吹出,使冷气能够同时吹向冷柜门体及冷柜箱体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和具有其的风冷冷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和具有其的风冷冷柜。
技术介绍
风冷式制冷装置采用循环流动的冷气来进行制冷,相较于传统直冷式制冷装置,其具有无霜、制冷速度快、温度均匀等优势。在卧式风冷冷柜中,风道作为其重要的冷媒传递路径,对产品的制冷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卧式风冷冷柜常见的风道有侧壁风道和门体内风道。侧壁风道是在冷柜侧壁设有内嵌式密封风道,经由风道盖板的侧向出风口将冷气吹入到箱体侧壁,再通过风道孔从侧面进行吹入箱体。门体内风道是在冷柜门体内形成固定式密封风道,经由风道盖板的上出风口将冷气吹入到门体内,再通过风道孔从上面进行吹入箱体。门体内风道由于能使冷气分布更加均匀,且能解决门体易结霜的问题,而逐渐被业内所青睐。然而,配合当前的门体内风道或类似的上置风道的风道盖板,一部分是在风道盖板上直接设置一竖直向上的孔洞式出风口,与门体的进风口密闭连接,此种结构的风道盖板出风量小且不均匀,制作精度要求高,且大量冷气直接与门体的进风道发生碰撞,造成动能损失,耗能高的同时制冷效果差;另一部分是在风道盖板的前端设置一主要出风口,上方设置一副出风口,此种结构的风道盖板内部风道结构复杂,主要出风口方向与风机产生的风流动方向相异,也会造成大量流动冷气碰撞后的动能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和具有其的风冷冷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冷冷柜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以及设于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上端的上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为封闭式结构,所述上盖板设有上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内平行设有多个沿横向布置的横向导风筋,所述横向导风筋沿竖直方向向前倾斜一角度;所述后盖板朝向所述前盖板一面上设有风机槽和多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分布于所述风机槽和所述后盖板上端面之间,其一端朝向所述风机槽,另一端朝向所述上出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内还设有多个沿纵向布置的纵向导风筋,所述纵向导风筋与所述横向导风筋相互交叉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板依据所述风机旋转方向及其所产生的风场于所述风机部两侧为非对称式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盖板两侧还设有向后延伸的侧盖板,所述侧盖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后盖板相接,所述侧盖板自其起始侧至其与所述后盖板相接一侧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一角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盖板上设有多个侧向出风口,每个所述侧向出风口后侧设有向前开口的导风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自其与所述前盖板相接一侧至其与所述后盖板相接一侧沿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一角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导风筋之间间隔距离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导风筋沿竖直方向向前倾斜的角度为4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风口的上端面突出于所述上盖板,形成一凸台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风冷冷柜,所述风冷冷柜包括风机、风道泡沫和上述的风冷冷柜风道盖板;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道盖板内;所述风道泡沫填充于所述风道盖板内空间,并形成连通所述风机和上出风口的上风道,以及连通所述风机和侧向出风口的侧向风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大开口式的出风口设于所述风道盖板的上盖板上,并配合设于出风口内的纵向和横向导风筋,以及设于后盖板上的导风板,可在风道盖板内形成一连续的风道,将冷气从上盖板出风口将风向前上方吹出,使冷气能够同时吹向冷柜门体及冷柜箱体内空间,且合理的风道设计,可减少冷气在流动循环过程中发生碰撞产生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风道盖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风道盖板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上盖板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及剖视图中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上盖板的上视图及其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后盖板的正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风道盖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方便说明,本文使用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来进行描述,例如“上”、“下”、“后”、“前”等,用来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上方”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下方和上方这两种空间方位。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冷冷柜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板1和后盖板3,以及设于所述前盖板1和所述后盖板3上端的上盖板2。进一步的,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板1和所述上盖板2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上盖板前端下方设有卡接件25,所述前盖板1设有对应于所述卡接件25的卡接槽,通过卡扣结构装配所述风道盖板操作简便,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所述前盖板1和所述后盖板3通过螺钉连接。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板1、所述上盖板2和所述后盖板3也可通过插接、或通过其他连接件连接、或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前盖板1为封闭式结构,所述上盖板2设有上出风口21。进一步的,所述上出风口21边缘轮廓贴近所述上盖板2边缘轮廓,形成一大开口式出风口。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2的外轮廓形状为具有圆角的梯形,所述上出风口21的外轮廓形状为沿所述上盖板2的外轮廓向内缩进而形成的具有圆角的梯形,所述上出风口21的边缘轮廓邻近所述上盖板2边缘轮廓设置,使得所述上出风口21占据所述上盖板2的大部分面积,从而,相对于孔洞式的上出风口21,本专利技术中的大开口式的所述上出风口21可使从其吹出的冷气能都覆盖更广阔的冷柜箱体内空间。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出风口21的上端面突出于所述上盖板2,形成一凸台结构24,从而可对因冷热风交替而在所述上盖板2表面凝露形成的水起到阻挡作用,不会直接流入到所述风道盖板内的机组。具体的,所述上出风口21的上端面到所述上盖板2的垂直距离大于2mm。进一步的,所述上出风口21内平行设有多个沿横向布置的横向导风筋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风道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以及设于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上端的上盖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盖板为封闭式结构,所述上盖板设有上出风口;/n所述上出风口内平行设有多个沿横向布置的横向导风筋,所述横向导风筋沿竖直方向向前倾斜一角度;/n所述后盖板朝向所述前盖板一面上设有风机槽和多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分布于所述风机槽和所述后盖板上端面之间,其一端朝向所述风机槽,另一端朝向所述上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以及设于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上端的上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盖板为封闭式结构,所述上盖板设有上出风口;
所述上出风口内平行设有多个沿横向布置的横向导风筋,所述横向导风筋沿竖直方向向前倾斜一角度;
所述后盖板朝向所述前盖板一面上设有风机槽和多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分布于所述风机槽和所述后盖板上端面之间,其一端朝向所述风机槽,另一端朝向所述上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内还设有多个沿纵向布置的纵向导风筋,所述纵向导风筋与所述横向导风筋相互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依据所述风机旋转方向及其所产生的风场于所述风机部两侧为非对称式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柜风道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两侧还设有向后延伸的侧盖板,所述侧盖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后盖板相接,所述侧盖板自其起始侧至其与所述后盖板相接一侧沿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燕范大鹏马新翠米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