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22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接主体的棱处形成有对接口,对接口呈L型并处于对接主体两个面的交汇处;对接主体相对于对接口的两个面上分别连接有进砂口,进砂口呈15°~75°的倾斜连接于对接主体的面上,两个所述进砂口的倾斜方向相同;进砂口所处的对接主体的面上还连接有出砂口。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喷出的砂粒及除去的锈杂随处飞溅,避免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作业安全性;减少砂粒及除去的锈杂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无需作业后进行清扫,大大降低作业成本,保证接缝处的打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喷砂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喷砂除锈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石榴石砂、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吸入式干喷砂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气流的高速运动在喷枪内形成的负压,将磨料通过输砂管。吸入喷枪并经喷嘴射出,喷射到被加工表面,达到预期的加工目。目前,对船体进行喷砂处理时,通常是操作人员手持喷枪,喷出的砂粒携带除去的锈杂随处飞溅,不仅容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打扫起来也非常的麻烦,增加作业成本。特别是接缝处,砂粒更容易随处飞溅,无法对接缝进行彻底的打磨,喷砂处理的效果差。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对焊缝喷砂打磨进行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解决直接采用喷枪对焊缝喷砂处理带来的污染、安全及处理效果差的系列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包括对接主体,所述对接主体的棱处形成有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呈L型并处于对接主体两个面的交汇处;所述对接主体相对于所述对接口的两个面上分别连接有进砂口,所述进砂口呈锐角状的倾斜连接于所述对接主体的面上;所述进砂口所处的对接主体的面上还连接有出砂口。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主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对接口为直角状豁口。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主体的棱处连接有吊环。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进砂口呈15°~75°的倾斜连接于所述对接主体的面上,两个所述进砂口的倾斜方向相同。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主体的侧面上还设有出砂口,出砂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出砂口处于对接主体三个相邻的面上。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所述出砂口上连接有调节阀。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主体上连接有压力表。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主体的边缘处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包括水平作业面导向轮和垂直作业面导向轮。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轮配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驱动所述导向轮的轮轴。作为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进砂口连接有砂箱,所述砂箱配置有负压风机。本技术对接主体的棱处形成有对接口,对接口呈L型并处于对接主体两个面的交汇处;对接主体相对于对接口的两个面上分别连接有进砂口,进砂口呈锐角状的倾斜连接于对接主体的面上;进砂口所处的对接主体的面上还连接有出砂口。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喷出的砂粒及除去的锈杂随处飞溅,避免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作业安全性;减少砂粒及除去的锈杂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无需作业后进行清扫,大大降低作业成本,保证接缝处的打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对接主体;2、对接口;3、进砂口;4、出砂口;5、调节阀;6、吊环;7、压力表;8、水平作业面导向轮;9、垂直作业面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包括对接主体1,所述对接主体1的棱处形成有对接口2,所述对接口2呈L型并处于对接主体1两个面的交汇处;所述对接主体1相对于所述对接口2的两个面上分别连接有进砂口3,所述进砂口3呈锐角状的倾斜连接于所述对接主体1的面上;所述进砂口3所处的对接主体1的面上还连接有出砂口4。对接主体1的侧面上也设有出砂口4,出砂口4的数量共三个,三个出砂口4处于对接主体1三个相邻的面上。其中一个所述出砂口4上连接有调节阀5,通过改变调节阀5的张开程度从而调节对接主体1内部的压力,调节阀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蝶阀。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主体1呈长方体状,所述对接口2为直角状豁口。对于直角状的接缝,采用直角状豁口的对接口2能够与接缝形成贴合,防止喷出的砂粒及除去的锈杂飞溅出来。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是,对于非直角状的接缝也可以对应的改变对接主体1的形成,从而实现对接口2与接缝接触后形成吻合。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主体1的棱处连接有吊环6。吊环6的作用在于当进行高出作业时,可以采用绳体方便的将整个设备吊运到作业位置。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砂口3呈15°~75°的倾斜连接于所述对接主体1的面上,两个所述进砂口3的倾斜方向相同。进砂口3倾斜设计,保证打磨效果。经多次试验,角度以30°~55°最佳,当角度为45°时打磨效果最好。当角度偏大或偏小时,均不能是喷出的砂粒有效的作用在接缝处。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主体1上连接有压力表7。通过压力表7可以在作业时随时掌控对接主体1内部的作业压力,由于对接口2能够与接缝形成贴合,作业时对接主体1内部几乎是封闭状态,故能够通过出砂口4将喷出的砂粒及锈杂及时的搜集。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主体1的边缘处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包括水平作业面导向轮8和垂直作业面导向轮9。水平作业面导向轮8数量为四个,垂直作业面导向轮9的数量为三个,水平作业面导向轮8和垂直作业面导向轮9的布置方向不同,当对接口2与接缝对接吻合后,水平作业面导向轮8与水平作业面接触,垂直作业面导向轮9与垂直作业面接触,从而方便整个设备的行进。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放置方向,实现水平作业面导向轮8和垂直作业面导向轮9的互换。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配置有驱动电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未示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驱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主体(1),所述对接主体(1)的棱处形成有对接口(2),所述对接口(2)呈L型并处于对接主体(1)两个面的交汇处;所述对接主体(1)相对于所述对接口(2)的两个面上分别连接有进砂口(3),所述进砂口(3)呈锐角状的倾斜连接于所述对接主体(1)的面上;所述进砂口(3)所处的对接主体(1)的面上还连接有出砂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主体(1),所述对接主体(1)的棱处形成有对接口(2),所述对接口(2)呈L型并处于对接主体(1)两个面的交汇处;所述对接主体(1)相对于所述对接口(2)的两个面上分别连接有进砂口(3),所述进砂口(3)呈锐角状的倾斜连接于所述对接主体(1)的面上;所述进砂口(3)所处的对接主体(1)的面上还连接有出砂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主体(1)呈长方体状,所述对接口(2)为直角状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主体(1)的棱处连接有吊环(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缝喷砂打磨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砂口(3)呈15°~75°的倾斜连接于所述对接主体(1)的面上,两个所述进砂口(3)的倾斜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缝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相煜马奎袁立伟权绍崇李善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