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404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包括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木板、钢模板及对拉螺杆,钢模板边部设有加强楞,钢模板外围竖直间隔设有木板,木板外围相对的两面横向设有第一槽钢,第一槽钢设有两根,两根第一槽钢两端通过固定块包裹,两根第一槽钢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木板外围另外两面横向设第二槽钢,第二槽钢设有一根,第二槽钢插入到两根第一槽钢间隙内,第二槽钢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木板对应位置均通过对拉螺杆进一步加固,对拉螺杆包括垫片、铸钢螺母及螺杆,垫片包括第一垫片及第二垫片,第一垫片为正方形,第二垫片为“【”型,第一槽钢对应侧使用第一垫片,第二槽钢对应侧使用第二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外观质量,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水工构筑物的闸墩、坝体、墙体等对外露面有较高的外观质量要求,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模板,大中型水利工程中水闸的混凝土闸墩高度高,外观质量要求高,其模板立模体系的设计和施工也在不断创新。但对于高度≥8m的闸墩,当前国内外大中型水闸闸墩混凝土施工大多采用分层及一次浇筑成型工艺,分层浇筑时高度约为2.5-4m,闸墩施工一般分为2-4次到顶,施工周期长,不安全因素多,施工时易造成混凝土层间冷缝、错台、垂直度偏差大、混凝土外观质量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包括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木板、钢模板及对拉螺杆,所述钢模板边部设置有加强楞,所述第一槽钢及第二槽钢上均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钢模板外围竖直间隔设置有木板,所述木板外围相对的两面横向设置有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两端通过固定块包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所述木板外围另外两面横向设置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二槽钢插入到两根第一槽钢间隙内,所述第二槽钢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所述木板对应位置均通过对拉螺杆进一步加固,所述对拉螺杆包括垫片、铸钢螺母及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有PVC管,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垫片及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垫片为“【”型,所述第一槽钢对应侧使用第一垫片,所述第二槽钢对应侧使用第二垫片。上述的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孔洞,所述第一固定板穿过两根第一槽钢及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均为三角形板材。上述的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所述固定孔允许螺栓通过。上述的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所述木板间隔与建筑高度有关,建筑高度<10m,所述木板间隔为50-70cm,建筑高度>10m,每升高1m,所述木板间隔减小10cm。上述的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所述第一槽钢及第二槽钢的间隔与建筑高度有关,建筑高度<10m,所述第一槽钢及第二槽钢的间隔为50-60cm,建筑高度>10m,每升高1m,所述木板间隔减小10cm。上述的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所述第二垫片的尺寸与第二槽钢相对应,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二槽钢卡在第二垫片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木板及对拉螺杆对钢模板进行固定,保证了模板的强度,可以实现一次浇筑,避免了混凝土层间冷缝、错台、垂直度偏差大等问题,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2)根据建筑高度的不同,相应的调整木板间隔及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间隔,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建筑,适用性强;(3)通过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进行固定,施工难度低,施工效率高,且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上均匀分布有固定孔,可满足不同宽度建筑的加固需要,适用性强;(4)根据固定位置设计不同形状的垫片,不仅加固效果更好,且节约材料,节省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垫片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固定扣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固定扣侧视图。图中1.第一槽钢,2.第二槽钢,3.加强楞,4.木板,5.固定孔,6.钢模板,7.PVC管,8.第二固定板,9.第一垫片,10.铸钢螺母,11.螺杆,12.第二垫片,13.第一固定板,14.固定块,15.第一固定齿,16.支撑板,17.活动夹紧块,18.套筒,19.第二固定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包括第一槽钢1、第二槽钢2、木板4、钢模板6及对拉螺杆,所述钢模板6边部设置有加强楞3,所述第一槽钢1及第二槽钢2上均均匀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钢模板6外围竖直间隔设置有木板4,所述木板4外围相对的两面横向设置有第一槽钢1,所述第一槽钢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1两端通过固定块14包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1通过第一固定板15固定,所述木板4外围另外两面横向设置第二槽钢2,所述第二槽钢2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二槽钢2插入到两根第一槽钢1间隙内,所述第二槽钢2通过第二固定板8固定,所述木板4对应位置均通过对拉螺杆进一步加固,所述对拉螺杆包括垫片、铸钢螺母10及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套设有PVC管7,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垫片9及第二垫片12,所述第一垫片9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垫片12为“【”型,所述第一槽钢1对应侧使用第一垫片9,所述第二槽钢2对应侧使用第二垫片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14上设置有与固定孔5相对应的孔洞,所述第一固定板13穿过两根第一槽钢1及固定块14,所述第一固定板13及第二固定板8均为三角形板材。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5允许螺栓通过,为保险起见,可在第一槽钢1中间位置使用螺栓进一步加固。进一步的,所述木板4间隔与建筑高度有关,建筑高度<10m,所述木板4间隔为50-70cm,建筑高度>10m,每升高1m,所述木板4间隔减小10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钢1及第二槽钢2的间隔与建筑高度有关,建筑高度<10m,所述第一槽钢1及第二槽钢2的间隔为50-60cm,建筑高度>10m,每升高1m,所述木板4间隔减小10c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垫片12的尺寸与第二槽钢2相对应,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二槽钢2卡在第二垫片12内。【实施例2】安装模板时,需要多个钢模板6拼接,钢模板6之间通过固定扣连接,所述固定扣包括第一固定齿15、支撑板16、活动夹紧块17、套筒18、第二固定齿19,所述第一固定齿15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6一端侧面,所述支撑板16远离第一固定齿15的一侧设置有涡轮齿,所述套筒1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齿19,所述套筒18远离第二固定齿19的一侧贯穿设置有活动夹紧块17,所述活动夹紧块17靠近第二固定齿19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支撑板16与活动夹紧块17啮合,安装时,将套筒18套在支撑板16上,第一固定齿15和第二固定齿19分别卡接在两块钢模板6的加强楞3上,用锤子向下用力砸活动夹紧块17,即可将两块钢模板6拼接加固,钢模板6安装完成后,采用实施例1的加固方法进行整体加固。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包括第一槽钢(1)、第二槽钢(2)、木板(4)、钢模板(6)及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6)边部设置有加强楞(3),所述第一槽钢(1)及第二槽钢(2)上均均匀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钢模板(6)外围竖直间隔设置有木板(4),所述木板(4)外围相对的两面横向设置有第一槽钢(1),所述第一槽钢(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1)两端通过固定块(14)包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1)通过第一固定板(15)固定,所述木板(4)外围另外两面横向设置第二槽钢(2),所述第二槽钢(2)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二槽钢(2)插入到两根第一槽钢(1)间隙内,所述第二槽钢(2)通过第二固定板(8)固定,所述木板(4)对应位置均通过对拉螺杆进一步加固,所述对拉螺杆包括垫片、铸钢螺母(10)及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套设有PVC管(7),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垫片(9)及第二垫片(12),所述第一垫片(9)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垫片(12)为“【”型,所述第一槽钢(1)对应侧使用第一垫片(9),所述第二槽钢(2)对应侧使用第二垫片(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大砼模板加固系统,包括第一槽钢(1)、第二槽钢(2)、木板(4)、钢模板(6)及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6)边部设置有加强楞(3),所述第一槽钢(1)及第二槽钢(2)上均均匀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钢模板(6)外围竖直间隔设置有木板(4),所述木板(4)外围相对的两面横向设置有第一槽钢(1),所述第一槽钢(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1)两端通过固定块(14)包裹,两根所述第一槽钢(1)通过第一固定板(15)固定,所述木板(4)外围另外两面横向设置第二槽钢(2),所述第二槽钢(2)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二槽钢(2)插入到两根第一槽钢(1)间隙内,所述第二槽钢(2)通过第二固定板(8)固定,所述木板(4)对应位置均通过对拉螺杆进一步加固,所述对拉螺杆包括垫片、铸钢螺母(10)及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套设有PVC管(7),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垫片(9)及第二垫片(12),所述第一垫片(9)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垫片(12)为“【”型,所述第一槽钢(1)对应侧使用第一垫片(9),所述第二槽钢(2)对应侧使用第二垫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涛赵广新王新运孟凡军徐庆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