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晓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及可调节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02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及可调节支座,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条,所述紧固卡条上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紧固卡条用于安装在挂瓦条与安装座之间,以期望解决现有的挂瓦条在安装过程中无法进行高度调节,耗时耗力,在安装过程中,装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及可调节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挂瓦,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及可调节支座。
技术介绍
坡状的屋顶面中需要使用挂瓦条以实现固定瓦材的目的。挂瓦条一般安装在屋顶上,屋面瓦直接挂在挂瓦条上以实现固定。现有的挂瓦条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房屋情况选取不同的挂瓦条的安装高度,在选取装配过程中耗时耗力,无法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在安装过程中,挂瓦条安装的稳定性较差,装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及可调节支座,以期望解决现有的挂瓦条在安装过程中无法进行高度调节,耗时耗力,在安装过程中,装卸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条,所述紧固卡条上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紧固卡条用于安装在挂瓦条与安装座之间。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卡齿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卡齿分别设置在所述紧固卡条的两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座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卡槽与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槽一侧设有限位板,且所述第二限位卡槽截面为“L”字形。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挂瓦条侧壁设有第二卡齿,所述限位板侧壁设有第三卡齿,一组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二卡齿相互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三卡齿相互啮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挂瓦条底部设有飞边,所述飞边为两组,一组所述飞边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相互卡接,另一组所述飞边与所述第二限位卡槽相互卡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可调节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方用于安装挂瓦条,所述挂瓦条与安装座之间设有上述固定结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上设有内螺纹,连接杆一端安装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支座上方,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互吻合,用于由连接杆调节安装座的高度。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支座包括梯形板,所述梯形板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板。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梯形板顶部上方设有卡座,用于由所述卡座将连接杆固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杆内嵌入安装有第一磁体,所述安装座内嵌入安装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环绕在所述贯通孔处,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异极相对。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座的上部安装有挂瓦条,且所述挂瓦条为金属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紧固卡条安装在挂瓦条与安装座之间,同时在紧固卡条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齿,用于由一组卡齿与第二卡齿相互啮合,另一组卡齿与第三卡齿相互啮合,提高挂瓦条在安装座上的稳固性,通过将设置在挂瓦条底部的一组飞边与第一限位卡槽相互卡接,且另一组飞边与第二限位卡槽相互卡接,提高挂瓦条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易于装卸,装卸便捷,易于推广。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金属挂瓦的可调节支座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挂瓦条安装在安装座上,用于通过安装座将挂瓦条固定,同时在安装座中部设置贯通孔,并将安装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连接杆上,可通过旋转安装座调节安装座在连接杆上的高度,并用于调节挂瓦条在连接杆上的高度,并用于根据需要调节挂瓦条的高度,提高挂瓦条的稳固性,提高挂瓦条在调节过程中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正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紧固卡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挂瓦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可调节支座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截面俯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的固定支座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挂瓦条,2为安装座,3为贯通孔,4为连接杆,5为固定支座,6为梯形板,7为连接板,8为卡座,9为第一磁体,10为第二磁体,11为紧固卡条,12为第一卡齿,13为第二卡齿,14为第三卡齿,15为第一限位卡槽,16为第二限位卡槽,17为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参考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前述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条11,并在前述紧固卡条11上设置第一卡齿12,前述紧固卡条11用于安装在挂瓦条1与安装座2之间,用于由第一卡齿12将挂瓦条1与安装座2之间形成限位,并通过紧固卡条11将挂瓦条1固定安装在前述安装座2上,提高挂瓦条1安装的稳定性。参考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前述安装座2顶部设置第一限位卡槽15与第二限位卡槽16,前述第一限位卡槽15与前述第二限位卡槽16分别位于前述安装座2顶部的两侧,并在前述第一限位卡槽15一侧设置限位板17,前述限位板17位于前述第一限位卡槽15的外侧,并与前述安装座2底面相互垂直,且前述第二限位卡槽16截面为“L”字形。参考图1,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挂瓦条1底部设置飞边,前述飞边为两组,两组前述飞边分别设置在前述挂瓦条1底部的两侧,且其中一组前述飞边与前述第一限位卡槽15相互卡接,另一组前述飞边与前述第二限位卡槽16相互卡接,用于由挂瓦条1与前述安装座2之间相互卡接,相互抵触,提高挂瓦条1在安装座2上的稳定性。参考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挂瓦条1安装的稳定性,前述第一卡齿12为两组,两组前述第一卡齿12分别设置在前述紧固卡条11的两侧,同时在前述挂瓦条侧壁设置第二卡齿13,前述限位板17侧壁设置第三卡齿14,其中一组前述第一卡齿12与前述第二卡齿13相互啮合,用于由紧固卡条11与挂瓦条1之间形成限位,且另一组前述第一卡齿12与前述第三卡齿14相互啮合,用于由紧固卡条11与安装座2之间形成限位,使得紧固卡条11将挂瓦条1与安装座2相互固定,提高挂瓦条1在安装座2上的稳固性,同时通过相互啮合的安装方式,提高挂瓦条1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易于装卸。实施例2参考图5,图6,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可调节支座,前述支座包括安装座2,前述安装座2上方用于安装挂瓦条1,用于通过安装座2将挂瓦条1连接固定,提高挂瓦条1的稳定性,前述挂瓦条1与安装座2之间设有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在前述安装座2上设置贯通孔3,前述贯通孔3位于前述安装座2中部,同时在前述贯通孔3上设置内螺纹,并将连接杆4一端安装在前述贯通孔3内,同时将前述连接杆4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支座5上方,在前述连接杆4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条(11),所述紧固卡条(11)上设有第一卡齿(12),所述紧固卡条(11)用于安装在挂瓦条(1)与安装座(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条(11),所述紧固卡条(11)上设有第一卡齿(12),所述紧固卡条(11)用于安装在挂瓦条(1)与安装座(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12)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卡齿(12)分别设置在所述紧固卡条(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卡槽(15)与第二限位卡槽(16),所述第一限位卡槽(15)一侧设有限位板(17),且所述第二限位卡槽(16)截面为“L”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瓦条(1)侧壁设有第二卡齿(13),所述限位板(17)侧壁设有第三卡齿(14),一组所述第一卡齿(12)与所述第二卡齿(13)相互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一卡齿(12)与所述第三卡齿(14)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金属挂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瓦条(1)底部设有飞边,所述飞边为两组,一组所述飞边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15)相互卡接,另一组所述飞边与所述第二限位卡槽(16)相互卡接。


6.一种用于金属挂瓦的可调节支座,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邱晓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