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雅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912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染色的压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及带液量不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压轧装置和导布轮装置;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以及第四轧辊;导布轮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布轮、第二导布轮、第三导布轮、第四导布轮以及第五导布轮,布料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成品收集装置位于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布料发送装置位于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各个轧辊之间的轧点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各个导布轮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布料多次经过第一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印染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纺织品热溶染色过程中,需将布料轧涂染液,然后把带有染液的布料加热烘干之后升华固色,传统的轧涂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均匀轧车、重载轧车,都能够很好地把浸有染液的布料均匀地压轧,但是无论哪种压轧方式都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的问题,布料的带液量偏高则在后续的烘干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热能来把布料所携带的水分烘干,造成设备投资大、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并且,带液量高会引起染料在加热的过程中泳移,影响产品质量。并且传统的压轧方式多为一次压轧,一次加热,容易造成轧液不均,也有一些为连续地浸轧、烘干、再次浸轧、再次烘干的工艺,但是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偏高、张力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染色的压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及带液量不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包括:1、机架、对布料进行发送的布料发送装置、压轧装置、导布轮装置、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成品收集装置;所述压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容置液态染料或功能性涂料的料槽,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轧装置的出料端,所述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以及第四轧辊;所述导布轮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布轮、第二导布轮、第三导布轮、第四导布轮以及第五导布轮;所述第一导布轮靠近于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轧辊之间;所述第二导布轮位于所述第四轧辊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之间,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导布轮位于所述第一轧辊侧旁,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或引导布料进入所述料槽;所述第四导布轮靠近于所述第二轧辊和第三轧辊之间的侧旁,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二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之间,或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之间,所述第五导布轮位于所述成品收集装置的前方,引导布料进入所述成品收集装置;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所述成品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位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所述第一轧辊、所述第二轧辊、所述第三轧辊以及所述第四轧辊之间的轧点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上,并且布料至少两次经过所述第三轧辊和所述第四轧辊之间;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以及所述第五导布轮,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以及所述第五导布轮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并且布料至少两次经过所述第二导布轮;布料多次经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所述第四轧辊、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棍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闭环结构,所述第五导布轮和所述成品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闭环结构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至少一个加热轮,所述加热轮连续设置于所述压轧装置的后方,所述加热轮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机架上,布料从所述压轧装置连续多次输出后呈层叠状经过所述加热轮,所述加热轮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依次传递动力,所述加热轮的加热方式为电热、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加热大轮;所述加热大轮的外壁还环绕设置有第一输送带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支撑轮、第一输送带张力调节装置、第一输送带纠偏控制装置,多个第一支撑轮支撑所述第一输送带,并使所述第一输送带环绕包覆设置于所述加热大轮的外壁,随所述加热大轮运转;布料从所述压轧装置连续多次输出后呈层叠状经过所述加热大轮,呈层叠状的布料包覆于所述加热大轮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从所述加热大轮的输出端输出。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加热烤箱;所述加热烤箱的加热方式为电热、蒸汽加热、导热油、微波加热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烤箱内设置有输送布料的输送装置或导轮牵引装置或拉幅定型机装置,布料从所述压轧装置连续多次输出后呈层叠状经过所述加热烤箱。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后方还设置有第二输送带装置,所述第二输送带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品收集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带装置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二支撑轮、第二输送带张力调节装置、第二输送带纠偏控制装置,多个第二支撑轮支撑所述第二输送带。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料槽内的含浸轮,所述含浸轮包括至少一个,并且一个或多个所述含浸轮由下至上设置于所述料槽内,所述布料经过所述第三导布轮后从下至上依次经过含浸轮压轧染液,之后进入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可选地,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与所述压轧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在线水洗装置、加热轮烫平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为单面或双面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电源、电极、气体介质,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控制器;所述在线水洗装置包括水洗槽、导轮、毛刷装置、喷水装置、压轮装置、轧水装置、超声波震荡装置。可选地,压轧装置的前方还设置有烫平轮装置,所述烫平轮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烫平轮,所述烫平轮依次连续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烫平轮用于对进入压轧装置之前的布料的正反面做加热烫平操作,所述烫平轮的加热方式为电热、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分为第一压轧装置和第二压轧装置,所述第一压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压轧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压轧装置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相互压轧设置,所述第二压轧装置包括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相互压轧设置;所述第一导布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轧辊的侧旁,引导所述布料进入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之间,所述第四导布轮位于所述第四轧辊的侧旁,引导布料从另一侧进入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之间,所述第三导布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轧辊的侧旁,引导布料进入所述料槽浸轧染液,然后进入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被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压轧后得到定量的染液,然后再进入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之间,三层布料在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之间同时被压轧,则定量的染液就被重新分配到三层布料上,平均每一层布料上所携带的染液为定量的染液的三分之一,再经第二导布轮引导进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可选地,所述成品收集装置的前方还设置有布料冷却装置;所述布料冷却装置为冷却轮水冷装置或风机风冷装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冷却轮水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冷却轮,一个或多个所述冷却轮的外壁处可升降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毛刷轮,所述冷却轮牵引布料从所述毛刷轮的外圆处经过,在冷却布料的同时,所述毛刷轮对布料表面进行刷毛处理。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施例中的轧染机包括机架、布料发送装置、压轧装置、导布轮装置、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成品收集装置,通过设置于机架上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对布料进行发送的布料发送装置、压轧装置、导布轮装置、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成品收集装置;所述压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容置液态染料或功能性涂料的料槽,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轧装置的出料端,所述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以及第四轧辊;/n所述导布轮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布轮、第二导布轮、第三导布轮、第四导布轮以及第五导布轮;所述第一导布轮靠近于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轧辊之间;所述第二导布轮位于所述第四轧辊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之间,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导布轮位于所述第一轧辊侧旁,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或引导布料进入所述料槽;所述第四导布轮靠近于所述第二轧辊和第三轧辊之间的侧旁,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二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之间,或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之间,所述第五导布轮位于所述成品收集装置的前方,引导布料进入所述成品收集装置;/n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所述成品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位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所述第一轧辊、所述第二轧辊、所述第三轧辊以及所述第四轧辊之间的轧点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上,并且布料至少两次经过所述第三轧辊和所述第四轧辊之间;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以及所述第五导布轮,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以及所述第五导布轮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并且布料至少两次经过所述第二导布轮;布料多次经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n所述第四轧辊、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棍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闭环结构,所述第五导布轮和所述成品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闭环结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对布料进行发送的布料发送装置、压轧装置、导布轮装置、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成品收集装置;所述压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容置液态染料或功能性涂料的料槽,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轧装置的出料端,所述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以及第四轧辊;
所述导布轮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布轮、第二导布轮、第三导布轮、第四导布轮以及第五导布轮;所述第一导布轮靠近于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轧辊之间;所述第二导布轮位于所述第四轧辊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之间,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导布轮位于所述第一轧辊侧旁,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或引导布料进入所述料槽;所述第四导布轮靠近于所述第二轧辊和第三轧辊之间的侧旁,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二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之间,或引导布料进入所述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之间,所述第五导布轮位于所述成品收集装置的前方,引导布料进入所述成品收集装置;
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所述成品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位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所述第一轧辊、所述第二轧辊、所述第三轧辊以及所述第四轧辊之间的轧点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上,并且布料至少两次经过所述第三轧辊和所述第四轧辊之间;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以及所述第五导布轮,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以及所述第五导布轮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并且布料至少两次经过所述第二导布轮;布料多次经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
所述第四轧辊、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棍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闭环结构,所述第五导布轮和所述成品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闭环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至少一个加热轮;
所述加热轮连续设置于所述压轧装置的后方,所述加热轮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机架上,布料从所述压轧装置连续多次输出后呈层叠状经过所述加热轮,所述加热轮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依次传递动力,所述加热轮的加热方式为电热、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加热大轮;
所述加热大轮的外壁还环绕设置有第一输送带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支撑轮、第一输送带张力调节装置、第一输送带纠偏控制装置,多个第一支撑轮支撑所述第一输送带,并使所述第一输送带环绕包覆设置于所述加热大轮的外壁,随所述加热大轮运转;布料从所述压轧装置连续多次输出后呈层叠状经过所述加热大轮,呈层叠状的布料包覆于所述加热大轮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从所述加热大轮的输出端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多次连续轧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加热烤箱;
所述加热烤箱的加热方式为电热、蒸汽加热、导热油、微波加热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烤箱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