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安装结构及其更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356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安装结构及其更换方法,该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纤维编织成布并在布的一侧形成毛圈和/或毛绒;步骤二,将编织成型的布切割成布条,布条以带毛圈和/或毛绒的一面朝外卷制成圈状,从而形成生物绳。该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布条卷制成圈状形成的生物绳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生物膜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不易堵塞,且纤维丝分布更均匀,制成的生物绳填料挂膜更均匀,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此外,采用上述方法生产出来的生物绳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在安装时绷紧,从而减小晃动,防止缠绕,减少挂膜脱落,提高挂膜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安装结构及其更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安装结构及其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膜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工作原理为:在污水处理构筑物内设置微生物生长聚集的载体(一般称填料),在充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经过充氧(充氧装置由水处理曝气风机及曝气器组成)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过填料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随之增厚。当生物膜增长到一定厚度时,向生物膜内部扩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状态,而内层则会呈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并最终导致生物膜的脱落。随后,填料表面还会继续生长新的生物膜,周而复始,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填料,其结构为内芯与外侧纤维构成环状纤维束,现有生物绳填料的生产制造方法为:先将多根纤维通过编织机械初编成股,再将编成股的纤维复合编织成由内芯与外侧纤维构成的环状纤维绳。其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生物绳的固定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将生物绳的两端进行袋状缝制加工,然后用固定钢管穿过布带,再将钢管固定在框架上;(2)直接用线束带将生物绳捆绑固定在框架上;(3)采用帘式安装,将帘式生物绳的四角穿绑扎绳,悬挂在污水池内。然而,生物绳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采用上述生物绳的固定方法,需要将污水池中的水排掉后才可以对生物绳进行更换,费时又费力,更换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减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及更换方法,以使生物绳填料安装和拆卸快捷,便于更换。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纤维编织成布并在布的一侧形成毛圈和/或毛绒;步骤二,将编织成型的布切割成布条,布条以带毛圈和/或毛绒的一面朝外卷制成圈状,从而形成生物绳。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中,先将编织成型的布打包成卷,再将成卷的布进行切割,然后将切好的布展开即可形成布条。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三,按照需要的长度将成型的生物绳切割成段;步骤四,在裁剪好长度的生物绳的两端各缝制一条包边套,以缝制成帘式生物绳填料。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该新型生物绳填料采用上述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制成,该安装结构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对插槽,所述插槽沿竖向延伸,且每对所述插槽分别对称设于污水池的两个相对的池壁上;若干个填料模块,各所述填料模块均包括矩形外框以及设于所述矩形外框的顶边和底边之间的帘式生物绳填料,所述帘式生物绳填料上端和下端的包边套分别固定于对应的一条卡条,其中上端的所述卡条卡接固定于所述矩形外框的顶边的下侧,下端的所述卡条卡接固定于所述矩形外框的底边的上侧,各填料模块的矩形外框的两侧边一一对应插接于各对所述插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外框的顶边的下侧和底边的上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外侧设有卡条通过口,所述卡条通过口的宽度小于卡槽的宽度,所述卡条采用橡胶卡条,卡条具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装部以及所述卡条通过口适配的过渡部。进一步地,还包括龙门架、升降机构和工作台;所述污水池安装有插槽的两个池壁的顶部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导轨,所述龙门架的两个立柱的下端分别通过轨道小车安装于对应的导轨上,所述龙门架的两个立柱的相对内侧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沿竖向延伸,且各侧的延伸槽可与对应侧的插槽对接;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龙门架上,用于驱动需要更换生物绳的填料模块升降;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龙门架设置,工作台的两侧设有围栏,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轨道小车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钢丝绳,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一侧的所述轨道小车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收线轮,龙门架的横梁靠近所述驱动电机侧的一端设于第一滑轮,龙门架的横梁的中部设有第二滑轮,所述钢丝绳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线轮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需要更换生物绳的填料模块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与龙门架之间设有第一导料辊,所述第一导料辊的两端转动安装于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分别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轨道小车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还安装有主动皮带轮,第一导料辊靠近所述驱动电机侧的一端设有被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被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还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辊,所述第二导料辊位于所述第一导料辊的上方。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的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沿轨道移动轨道小车,使得龙门架的立柱上的延伸槽与需要更换生物绳的填料模块所插入的插槽对接;步骤S2,升降机构提升该填料模块,使得填料模块的矩形外框的顶边上升至工作台的上侧一段距离;步骤S3,将旧生物绳上端的卡条从矩形外框的顶边上拆下并放置在工作台上,再将新的生物绳上端的卡条卡接固定在矩形外框的顶边的下侧;步骤S4,升降机构继续提升该填料模块,直至填料模块的矩形外框的底边上升至工作台的上侧一段距离;步骤S5,将旧生物绳下端的卡条从矩形外框的底边上拆下并放置在工作台上,再将新的生物绳下端的卡条卡接固定在矩形外框的底边的上侧;步骤S6,升降机构下放更换生物绳后的填料模块,使得填料模块沿延伸槽下降并重新落入插槽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帘式生物绳填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填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矩形外框与生物绳之间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100-帘式生物绳填料;101-生物绳;102-包边套;10-污水池;11-插槽;20-填料模块;21-矩形外框;211-卡槽;212-卡条通过口;22-卡条;221-卡装部;222-过渡部;30-龙门架;31-导轨;32-轨道小车;33-延伸槽;40-升降机构;41-驱动电机;42-钢丝绳;43-收线轮;44-第一滑轮;45-第二滑轮;50-工作台;51-围栏;61-第一导料辊;62-支架;63-主动皮带轮;64-被动皮带轮;65-皮带;66-第二导料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将纤维编织成布并在布的一侧形成毛圈和/或毛绒;/n步骤二,将编织成型的布切割成布条,布条以带毛圈和/或毛绒的一面朝外卷制成圈状,从而形成生物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编织成布并在布的一侧形成毛圈和/或毛绒;
步骤二,将编织成型的布切割成布条,布条以带毛圈和/或毛绒的一面朝外卷制成圈状,从而形成生物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先将编织成型的布打包成卷,再将成卷的布进行切割,然后将切好的布展开即可形成布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三,按照需要的长度将成型的生物绳切割成段;
步骤四,在裁剪好长度的生物绳的两端各缝制一条包边套,以缝制成帘式生物绳填料。


4.一种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生物绳填料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制成,该安装结构包括:
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对插槽,所述插槽沿竖向延伸,且每对所述插槽分别对称设于污水池的两个相对的池壁上;
若干个填料模块,各所述填料模块均包括矩形外框以及设于所述矩形外框的顶边和底边之间的帘式生物绳填料,所述帘式生物绳填料上端和下端的包边套分别固定于对应的一条卡条,其中上端的所述卡条卡接固定于所述矩形外框的顶边的下侧,下端的所述卡条卡接固定于所述矩形外框的底边的上侧,各填料模块的矩形外框的两侧边一一对应插接于各对所述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外框的顶边的下侧和底边的上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外侧设有卡条通过口,所述卡条通过口的宽度小于卡槽的宽度,所述卡条采用橡胶卡条,卡条具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装部以及所述卡条通过口适配的过渡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生物绳填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龙门架、升降机构和工作台;
所述污水池安装有插槽的两个池壁的顶部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导轨,所述龙门架的两个立柱的下端分别通过轨道小车安装于对应的导轨上,所述龙门架的两个立柱的相对内侧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沿竖向延伸,且各侧的延伸槽可与对应侧的插槽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宇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宜思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