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356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该方法在提溴母液排放口处加入碱性中和液,母液与中和液在排放管路中充分混合后流经静态混合装置最终排入缓冲池。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氧化还原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无污染,适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提溴母液中和、余氯消减技术,不添加任何氧化还原物质,提溴母液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吹出法提溴后的母液为含氯酸性废水,pH值3~4,余氯8-10mg/L。过量的氯气主要以HClO及ClO-的形式存在于母液中,通常称之为余氯。当余氯含量大于0.5mg/L时,会对浮游动物、贝类及鱼类等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而且水中的余氯还有可能和有机物反应产生氯仿、三氯甲烷等有致癌、致突变作用的有机氯代物,对人体具有长期毒性危害。提溴前后海水或卤水主要成分基本不变,但提溴废液具有酸性高、腐蚀性强、污染环境的缺点,若直接排放则会影响周边生态,破坏环境和土壤、造成水体污染,所以必须中和后达标排放。现有技术对提溴母液的处理方法较多采用加入还原剂,先对提溴母液中游离氯进行处理,使氯含量降到一定指标,再对脱氯后的母液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除余氯和中和过程都在缓冲池中进行,造成停留时间过长,处理成本高。常用的脱氯还原剂有二氧化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241894A,但脱氯的同时会带来二次污染。也有文献中使用活性炭或树脂等过滤材料吸附去除余氯,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5501009U、CN108658203A和CN203048701U,该种方法成本高,反应不充分,也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停留时间长,处理成本高,易产生污染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在提溴母液排放口处加入碱性中和液,母液与中和液在排放管路中充分混合后流经静态混合装置最终排入缓冲池。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氧化还原物质,处理后的提溴母液可以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在吹出塔底部的提溴母液排放管路前端出口处加入碱性中和液,以使提溴母液和碱性中和液在具有坡度的排放管路中混合;再进入具有坡度的静态混合装置,以使提溴母液和碱性中和液的混合液在静态混合装置中形成湍流,加速母液中和与余氯去除;然后排入缓冲池静置暴晒,以使最终混合液的pH值6.0~9.0,余氯小于0.5mg/L,可以达标排放。在提溴母液排放口处加入碱性中和液,目的是延长中和反应时间和余氯的衰减时间,缩短母液在缓冲池中的停留时间,进而减小缓冲池的占地面积,而且有效的解决了余氯去除与中和都在缓冲池中进行,液体不易混匀的难题。碱性中和液不但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而且碱性小颗粒物质也可以加速余氯的衰减。而且,碱性中和液经过旋流分离,除去比重较大的大颗粒杂质,得到含有小颗粒的精制碱液中和液。在实际使用中,碱性中和液可选择是碱厂副产母液。碱厂副产母液是指氨碱法纯碱厂制碱过程中,氨回收设备蒸氨塔底部所排放的蒸氨废液、盐水洗泥桶底部所排放的盐水废泥或者二者的混合物,其中,蒸氨废液是悬浮液,主要成分是CaCl2、Ca(OH)2和CaCO3,固含量为2.8~3.5%,pH值10.3~11.5。盐水废泥是悬浮液,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固含量为2.5~3.5%,pH值10~12。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充分利用碱厂副产母液,可有效的节约成本,不会污染环境。碱厂副产母液中和过程:Mg(OH)2(s)+2H+(aq)→2H2O(l)+Mg2+(aq)CaCO3(s)+2H+(aq)→H2O(l)+Ca2+(aq)+CO2(g)而且,在实际使用中,碱性中和液选择轻烧粉悬浊液,以氧化镁为原料,经与海水在配料槽中混合后,上清液溢流至配料槽作为碱性中和液,固体杂质由配料槽底部排放。轻烧粉廉价易得,适合工业上应用。氧化镁中和过程:MgO(s)+H2O(l)→Mg(OH)2(s,悬浊物)Mg(OH)2(s,悬浊物)+2H+(aq)→2H2O(l)+Mg2+(aq)而且,碱性中和液与提溴母液的体积比为1:(100—500),优选1:(200—400)。而且,排放管路坡度0.2—0.4%(0.002—0.004),提溴母液和碱性中和液的混合液在排放管路中流速为1-1.5m/s。而且,静态混合装置坡度0.2—0.4%(0.002—0.004),内置石子,如鹅卵石,起到填料的作用使混合液形成湍流,石子填料填充高度为45-70mm,混合液流速0.3-1m/s,优选0.5—1m/s,可加速母液中和与余氯去除;同时可以使用鹅卵石组成折线形通道,以使混合液流动中增加湍流。而且,排放管路和静态混合装置的长度比为1:(1—10),优选1:(5—10)。而且,混合液在缓冲池中静置暴晒时间10-2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方法不添加任何氧化还原物质,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节约投资,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母液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可达标排放。(3)本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1为吹出塔,2为排放口,3为碱性中和液,4为排放管路,5为静态混合装置,6为缓冲池,7为达标排放。图2是静态混合装置,其中1为填料,2为折线形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某碱厂主要产品是纯碱和小苏打,且有大量的副产母液,母液组成主要为CaCO3,固含量3%,pH值10.5。该企业的溴素提取项目中,在吹出塔底部的提溴母液排放管路前端出口处按照1:250体积比加入副产母液,提溴母液与副产母液充分混合,排放管路坡度0.4%,混合液流速为1m/s,然后进入静态混合装置,静态混合装置坡度为0.4%,底部放置50mm鹅卵石组成的河道并形成折线形通道,混合液流速为0.5m/s,排放管路和静态混合装置的长度比为1:5,最后进入有效容积55000m3、有效深度3m的缓冲池,停留时间10min,母液pH值6.8,余氯0.03mg/L,符合排放要求,由泵泵入原排放管路达标排放。实验表明:(1)随取样位置距吸收塔出口越远,提溴母液余氯含量越低。(2)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的提溴母液余氯含量相差3~10倍。(3)环境温度越高,余氯衰减越快。说明余氯在水中很不稳定,而且衰减速率受温度、光照影响较大。提溴母液有温度,碱性中和液含碱性颗粒物,混合液流经露天放置的静态混合装置,内部形成湍流,这些条件都可以加速余氯的衰减,有利于余氯的去除。在吹出塔底部的提溴母液排放管路前端出口处加入碱性中和液,延长了两种母液混合的时间,缩短了混合液在缓冲池中的停留时间,节约成本,中和效果好。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均可实现提溴后母液的有效处理,且不添加任何氧化还原物质,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节约投资,成本低。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吹出塔底部的提溴母液排放管路前端出口处加入碱性中和液,以使提溴母液和碱性中和液在具有坡度的排放管路中混合;再进入具有坡度的静态混合装置,以使提溴母液和碱性中和液的混合液在静态混合装置中形成湍流,加速母液中和与余氯去除;然后排入缓冲池静置暴晒,以使最终混合液的pH值6.0~9.0,余氯小于0.5mg/L,可以达标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吹出塔底部的提溴母液排放管路前端出口处加入碱性中和液,以使提溴母液和碱性中和液在具有坡度的排放管路中混合;再进入具有坡度的静态混合装置,以使提溴母液和碱性中和液的混合液在静态混合装置中形成湍流,加速母液中和与余氯去除;然后排入缓冲池静置暴晒,以使最终混合液的pH值6.0~9.0,余氯小于0.5mg/L,可以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中和液为蒸氨废液、盐水废泥或者二者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氨废液是悬浮液,主要成分是CaCl2、Ca(OH)2和CaCO3,固含量为2.8~3.5%,pH值10.3~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盐水废泥是悬浮液,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固含量为2.5~3.5%,pH值1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溴后母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中和液为轻烧粉悬浊液,以氧化镁为原料,经与海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刘伟柴澍靖高书宝张文燕郝晓翠王玉琪张琦黄西平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