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奎松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19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包括喷药主体,喷药主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气囊,气囊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喷药主体下端螺纹旋接有药剂瓶,气囊与所述药剂瓶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喷药主体的左端螺合连接有喷药管,喷药管与所述药剂瓶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喷药管远离所述喷药主体的一端连通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通过设置按压装置、气囊、药剂瓶、第一连接管、喷药管、第二连接管和喷头,从而实现对患者呼吸道进行喷药,按压装置底部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从而达到精准用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药管底部设置有压舌装置,能够对患者舌头进行按压,方便喷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
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
技术介绍
中医药物治疗常见的形式是口服或者外敷,外敷治疗虽然有效,但是在面对人体呼吸道等位于人体内部的皮肤时显得非常的乏力,在中医治疗中也有使用粉状药剂喷涂咽喉等部位的治疗方法,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无法使药粉喷洒均匀,且对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较差;现在已经出现了使用液体药剂取代粉状药剂的新方法,但是喷涂液体药剂需要使用到专用的设备,现有和喷涂设备操作难度较大,使用者操作不当极易出现药量不准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药主体,所述喷药主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喷药主体下端螺纹旋接有药剂瓶,所述气囊与所述药剂瓶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喷药主体的左端螺合连接有喷药管,所述喷药管与所述药剂瓶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喷药管远离所述喷药主体的一端连通有喷头,所述气囊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喷药管下侧设置有压舌装置,所述压舌装置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药主体上,所述按压装置与所述喷药主体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喷药主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作为优选,所述压舌装置包括连接块、压舌板、支撑座、第一弹簧、定轮组、拉线和拉环,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喷药主体,所述压舌板上表面通过支撑座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喷药主体的一端铰接,所述压舌板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压舌板靠近所述喷药主体的一端连接拉线,所述定轮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喷药主体外壁,所述拉线穿过所述定轮组连接拉环。作为优选,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板、第二弹簧、连杆和弧形板,所述按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喷药主体顶壁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弧形板,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按压板与所述喷药主体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作为优选,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滑槽、滑块和限位杆,所述喷药主体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限位杆。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长度为所述连杆的三分之一。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橡胶软管。作为优选,所述喷药主体靠近所述喷药管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凹面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通过设置按压装置、气囊、药剂瓶、第一连接管、喷药管、第二连接管和喷头,从而实现对患者呼吸道进行喷药,喷药管螺合连接在喷药主体左端,方便更换喷药管,避免交叉感染,按压装置底部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其可控喷药量的设计,能够让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用药量,自动调节单次喷药的量,从而达到精准用药的目的,本技术的喷药管底部设置有压舌装置,能够对患者舌头进行按压,方便喷药。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喷药主体;2-空腔;3-压舌装置;31-连接块;32-压舌板;33-支撑座;34-第一弹簧;35-定轮组;36-拉线;37-拉环;4-按压装置;41-按压板;42-第二弹簧;43-连杆;44-弧形板;5-流量控制装置;51-滑槽;52-滑块;53-限位杆;6-气囊;7-药剂瓶;8-第一连接管;9-喷药管;10-第二连接管;11-喷头;12-进气管;13-凹面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药主体1,所述喷药主体1内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气囊6,所述气囊6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4,所述喷药主体1下端螺纹旋接有药剂瓶7,所述气囊6与所述药剂瓶7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8连通,所述喷药主体1的左端螺合连接有喷药管9,所述喷药管9与所述药剂瓶7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10连通,所述喷药管9远离所述喷药主体1的一端连通有喷头11,所述气囊6上连通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远离所述气囊6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2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喷药管9下侧设置有压舌装置3,所述压舌装置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药主体1上,所述按压装置4与所述喷药主体1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5。其中,所述喷药主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中,所述压舌装置3包括连接块31、压舌板32、支撑座33、第一弹簧34、定轮组35、拉线36和拉环37,所述连接块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喷药主体1,所述压舌板32上表面通过支撑座33与所述连接块31远离所述喷药主体1的一端铰接,所述压舌板32与所述连接块3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所述压舌板32靠近所述喷药主体1的一端连接拉线36,所述定轮组3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31与所述喷药主体1外壁,所述拉线36穿过所述定轮组35连接拉环37。其中,所述按压装置4包括按压板41、第二弹簧42、连杆43和弧形板44,所述按压板41的一端与所述喷药主体1顶壁铰接,所述连杆43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41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杆4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2内固定连接弧形板44,所述第二弹簧42套设在所述连杆43上,所述按压板41与所述喷药主体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5。其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包括滑槽51、滑块52和限位杆53,所述喷药主体1上表面开设有滑槽51,所述滑槽5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2,所述滑块52固定连接限位杆53。其中,所述限位杆53长度为所述连杆43的三分之一。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8和第二连接管10均为橡胶软管。其中,所述喷药主体1靠近所述喷药管9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凹面镜13。本技术的使用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药主体(1),所述喷药主体(1)内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气囊(6),所述气囊(6)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4),所述喷药主体(1)下端螺纹旋接有药剂瓶(7),所述气囊(6)与所述药剂瓶(7)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8)连通,所述喷药主体(1)的左端螺合连接有喷药管(9),所述喷药管(9)与所述药剂瓶(7)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10)连通,所述喷药管(9)远离所述喷药主体(1)的一端连通有喷头(11),所述气囊(6)上连通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远离所述气囊(6)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2)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喷药管(9)下侧设置有压舌装置(3),所述压舌装置(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药主体(1)上,所述按压装置(4)与所述喷药主体(1)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药主体(1),所述喷药主体(1)内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气囊(6),所述气囊(6)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4),所述喷药主体(1)下端螺纹旋接有药剂瓶(7),所述气囊(6)与所述药剂瓶(7)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8)连通,所述喷药主体(1)的左端螺合连接有喷药管(9),所述喷药管(9)与所述药剂瓶(7)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10)连通,所述喷药管(9)远离所述喷药主体(1)的一端连通有喷头(11),所述气囊(6)上连通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远离所述气囊(6)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2)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喷药管(9)下侧设置有压舌装置(3),所述压舌装置(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药主体(1)上,所述按压装置(4)与所述喷药主体(1)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主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装置(3)包括连接块(31)、压舌板(32)、支撑座(33)、第一弹簧(34)、定轮组(35)、拉线(36)和拉环(37),所述连接块(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喷药主体(1),所述压舌板(32)上表面通过支撑座(33)与所述连接块(31)远离所述喷药主体(1)的一端铰接,所述压舌板(32)与所述连接块(3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所述压舌板(32)靠近所述喷药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松闫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张奎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