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18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属于医疗领域。其包括壳体和电源模块,壳体内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设置有第一消音器、空气过滤部、空气压缩机、冷却部、空气干燥部、缓冲瓶、第一电磁阀、分子筛塔、第一单向阀、储气瓶、氧传感器、第二电磁阀、空气加湿器、流量控制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管路的末端连接有吸氧部,有位于壳体外的分子筛塔的另一出气口上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和第二消音器,第二电磁阀和空气加湿器之间的节点上设置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有第三电磁阀和应急氧气瓶;控制单元分别与空气压缩机、冷却部、分子筛塔、氧传感器、空气加湿器、流量控制阀、触控屏、开关按钮以及第一至第三电磁阀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
技术介绍
氧气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空气稀薄以及缺氧的环境中,人类的正常活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针对高海拔的机动性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有呼吸障碍的病患,供应及时的制氧设备对其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氧气的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其包括壳体和用于向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壳体内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设置有第一消音器、空气过滤部、空气压缩机、冷却部、空气干燥部、缓冲瓶、第一电磁阀、分子筛塔、第一单向阀、储气瓶、氧传感器、第二电磁阀、空气加湿器、流量控制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管路的末端连接有位于壳体外的吸氧部,有位于壳体外的分子筛塔的另一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和第二消音器,第二电磁阀和空气加湿器之间的节点上设置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和应急氧气瓶;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空气压缩机、冷却部、分子筛塔、氧传感器、空气加湿器、流量控制阀、触控屏、开关按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三电磁阀连接;触控屏和开关按钮位于壳体外表面,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背带。进一步地,应急氧气瓶位于壳体外表面,其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第一蓄电池,太阳能板位于壳体外表面。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蓄电池,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二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包括与空气过滤部连接的第一子管路、与冷却部连接的第二子管路、以及分别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第三子管路和第四子管路;第一子管路和第二子管路靠空气压缩机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环形凸起,第三子管路和第四子管路远离空气压缩机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环形凸起,环形凸起靠近各自所在子管路的一端为斜面;第一子管路与第三子管路之间,以及第二子管路与第四子管路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半体、与第一半体铰接的第二半体、以及位于相邻两个环形凸起之间的密封圈和密封圈固定架;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均呈半圆形,且其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卡合相邻两个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第一半体的另一端铰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安装有蝶形螺母,第二半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螺纹杆和蝶形螺母配合的卡槽。进一步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指示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以空气为原料,进入第一管路的空气依次经过第一消音器、空气过滤部、空气压缩机、冷却部、空气干燥部、缓冲瓶、第一电磁阀、分子筛塔、第一单向阀、储气瓶、氧传感器、第二电磁阀、空气加湿器、流量控制阀和第二单向阀,最终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通过吸氧部提供给用户。空气过滤部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接着空气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冷却部对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有效保护用户的呼吸系统,并利用空气干燥部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然后压缩后的气体经过缓冲瓶后通过第一电磁阀进入分子筛塔,分子筛塔对压缩空气进行处理后形成高浓度氧气和高浓度氮气,其中氮气从第二管路经第三单向阀和第二消音器排出至大气中,高浓度氧气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储气瓶、氧传感器、第二电磁阀、空气加湿器、流量控制阀和第二单向阀而进入吸氧部。第一消音器和第二消音器的设置降低了该便携式吸氧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应急氧气瓶以及第三电磁阀的设置,使得在便携式制氧机开始工作时可能存在的氧气含量过低情况下,能够自动开启应急氧气瓶供氧,以便于为用户及时适量供氧。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原理框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的俯视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部分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其中,1、壳体;2、把手部;3、触控屏;4、开关按钮;5、第二单向阀;6、流量控制阀;7、空气加湿器;8、第三电磁阀;9、应急氧气瓶;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单向阀;12、氧传感器;13、储气罐;14、第一单向阀;15、分子筛塔;16、缓冲瓶;17、空气干燥部;18、冷却部;19、空气压缩机;20、空气过滤部;21、第一子管路;22、第四子管路;23、第三子管路;24、第二子管路;25、第一半体;26、第二半体;27、螺纹杆;28、蝶形螺母;29、密封圈;30、环形凸起;31、密封圈固定环;3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该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包括壳体1和用于向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壳体1内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设置有第一消音器、空气过滤部20、空气压缩机19、冷却部18、空气干燥部17、缓冲瓶16、第一电磁阀、分子筛塔15、第一单向阀14、储气瓶、氧传感器12、第二电磁阀10、空气加湿器7、流量控制阀6和第二单向阀5。第一管路的末端连接有位于壳体1外的吸氧部,有位于壳体1外的分子筛塔15的另一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1和第二消音器,第二电磁阀10和空气加湿器7之间的节点上设置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8和应急氧气瓶9。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空气压缩机19、冷却部18、分子筛塔15、氧传感器12、空气加湿器7、流量控制阀6、触控屏3、开关按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10和三电磁阀8连接;触控屏3和开关按钮位于壳体1外表面,壳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背带。图1中吸氧部和电源模块未示出。用户还可以利用触控屏3调整设置流量控制阀6的预设开度,从而控制吸氧部的出氧流量。实施时,本方案优选,应急氧气瓶9位于壳体1外表面,其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其中,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第一蓄电池,太阳能板位于壳体外表面,以便于在户外环境使用时,利用太阳能增强本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的续航能力。其中,壳体1顶部设置有把手部2,以使得壳体1的携带方式多样化。如图1所示,触控屏3和开关按钮均位于壳体1顶部,壳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遮蔽开关按钮的防水胶套,从壳体1外表面看开关按钮完全被防水胶套遮蔽,以扩大本本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的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用于向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壳体(1)内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设置有第一消音器、空气过滤部(20)、空气压缩机(19)、冷却部(18)、空气干燥部(17)、缓冲瓶(16)、第一电磁阀、分子筛塔(15)、第一单向阀(14)、储气瓶、氧传感器(12)、第二电磁阀(10)、空气加湿器(7)、流量控制阀(6)和第二单向阀(5);/n所述第一管路的末端连接有位于壳体(1)外的吸氧部,有位于壳体(1)外的所述分子筛塔(15)的另一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1)和第二消音器,所述第二电磁阀(10)和空气加湿器(7)之间的节点上设置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8)和应急氧气瓶(9);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空气压缩机(19)、冷却部(18)、分子筛塔(15)、氧传感器(12)、空气加湿器(7)、流量控制阀(6)、触控屏(3)、开关按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10)和三电磁阀(8)连接;所述触控屏(3)和开关按钮位于壳体(1)外表面,所述壳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背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用于向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壳体(1)内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设置有第一消音器、空气过滤部(20)、空气压缩机(19)、冷却部(18)、空气干燥部(17)、缓冲瓶(16)、第一电磁阀、分子筛塔(15)、第一单向阀(14)、储气瓶、氧传感器(12)、第二电磁阀(10)、空气加湿器(7)、流量控制阀(6)和第二单向阀(5);
所述第一管路的末端连接有位于壳体(1)外的吸氧部,有位于壳体(1)外的所述分子筛塔(15)的另一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1)和第二消音器,所述第二电磁阀(10)和空气加湿器(7)之间的节点上设置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8)和应急氧气瓶(9);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空气压缩机(19)、冷却部(18)、分子筛塔(15)、氧传感器(12)、空气加湿器(7)、流量控制阀(6)、触控屏(3)、开关按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10)和三电磁阀(8)连接;所述触控屏(3)和开关按钮位于壳体(1)外表面,所述壳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氧气瓶(9)位于壳体(1)外表面,其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第一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位于壳体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微竹余孟英陈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