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祁芬莲专利>正文

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07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条,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杆设置有托架,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贯穿开有限位孔,所述托架的底端中部开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与限位槽相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通过定位杆贯穿限位孔与托架固定连接,所述托架的表面一侧两端开有夹槽,所述托架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推块。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底板、减震条、支撑杆和定位杆,方便通过底板底端表面的采用橡胶材质的减震条不仅能够提高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且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通过定位杆插入支撑杆表面的限位孔内,能够有效地限制支撑杆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孕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
本实用涉及医疗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孕妇是指怀孕的妇女,对于手术过后的孕妇需要做下床行走辅助工作,传统的下床辅助工作都是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进行的,一名孕妇配备一名医护人员,这名医护人员还得熟悉孕妇行走时所要注意的问题,人为辅助行走较为麻烦且成本较高,普通采用支撑架形式的辅助行走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小无法起到有效地支撑,现急需一种能够辅助孕妇行走的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条,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杆设置有托架,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贯穿开有限位孔,所述托架的底端中部开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与限位槽相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通过定位杆贯穿限位孔与托架固定连接,所述托架的表面一侧两端开有夹槽,所述托架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贯穿托架内部且通过弹簧与夹槽相连接,所述托架的表面中部开有置手槽,所述托架的一侧通过收紧轴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托架的一端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手柄。进一步地,所述置手槽呈弧形槽状结构,所述置手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置手槽的表面四周还设置有硅胶膜。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垫设置在置手槽的正中部,所述防护垫的材质为海绵,所述防护垫与置手槽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r>进一步地,所述绑带为尼龙皮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卡接有卡接块,所述绑带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卡接块的两端设置有磁力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共设置有三个,所述限位孔之间的距离等同,所述限位孔与定位杆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夹槽的内部表面设置有铁块,所述夹槽通过推块两端的弹簧呈打开或闭合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条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减震条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减震条至少设置有两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种技术通过设置有底板、减震条、支撑杆和定位杆,方便通过底板底端表面的采用橡胶材质的减震条不仅能够提高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且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通过定位杆插入支撑杆表面的限位孔内,能够有效地限制支撑杆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孕妇;(2):该种技术通过设置有托架、置手槽、防护垫和手柄,方便孕妇在使用时将两只手臂放置在两个该技术上置手槽中部的防护垫上,通过防护垫能够起到保护的效果,防止孕妇手臂受伤,孕妇双手抓住手柄,有效地通过托架来实现支撑力的效果;(3):该种技术通过设置有绑带、夹槽、推块和卡接块,方便按动推块使得夹槽呈打开状态,从而方便将绑带一端的卡接块卡入夹槽内部,通过卡接块上的磁力圈与夹槽内部的铁块相连接,从而将手臂限制在置手槽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托架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绑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托架的内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手柄;3、绑带;4、托架;5、置手槽;6、防护垫;7、夹槽;8、推块;9、支撑杆;10、减震条;11、磁力圈;12、卡接块;13、限位槽;14、定位杆;15、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条10,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杆9设置有托架4,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贯穿开有限位孔15,所述托架4的底端中部开有限位槽13,所述支撑杆9与限位槽13相接,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通过定位杆14贯穿限位孔15与托架4固定连接,所述托架4的表面一侧两端开有夹槽7,所述托架4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推块8,所述推块8贯穿托架4内部且通过弹簧与夹槽7相连接,所述托架4的表面中部开有置手槽5,所述托架4的一侧通过收紧轴固定连接有绑带3,所述托架4的一端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手柄2。其中,所述置手槽5呈弧形槽状结构,所述置手槽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6,所述置手槽5的表面四周还设置有硅胶膜。其中,所述防护垫6设置在置手槽5的正中部,所述防护垫6的材质为海绵,所述防护垫6与置手槽5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其中,所述绑带3为尼龙皮带,所述绑带3的一端卡接有卡接块12,所述绑带3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卡接块12的两端设置有磁力圈11,通过绑带3能够有效地将孕妇的手臂进行限位固定。其中,所述限位孔15共设置有三个,所述限位孔15之间的距离等同,所述限位孔15与定位杆14间隙配合。其中,所述夹槽7的内部表面设置有铁块,所述夹槽7通过推块8两端的弹簧呈打开或闭合状态。其中,所述减震条10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减震条10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减震条10至少设置有两条,通过减震条10能够起到增大与地面摩擦力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两个相同的装置放置在平面上,医护人员将定位杆14取出,通过支撑杆9卡入托架4底端内部的限位槽13中,使得限位孔15与托架4内部的对接孔相接,调节好支撑杆9的高度以适应孕妇的身高,再将定位杆14插入限位孔15内,使得托架4和支撑杆9固定,孕妇将两只手臂分别放置在两个装置的置手槽5表面的防护垫6上,双手抓住手柄2,医护人员通过按动推块8使得夹槽7打开,将绑带3一端的卡接块12插入夹槽7内部,使得磁力圈11与夹槽7内部的铁块相接完成固定,使得绑带3将孕妇的手臂限制在置手槽5内部,从而孕妇通过行走能够有效地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条(10),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杆(9)设置有托架(4),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贯穿开有限位孔(15),所述托架(4)的底端中部开有限位槽(13),所述支撑杆(9)与限位槽(13)相接,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通过定位杆(14)贯穿限位孔(15)与托架(4)固定连接,所述托架(4)的表面一侧两端开有夹槽(7),所述托架(4)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推块(8),所述推块(8)贯穿托架(4)内部且通过弹簧与夹槽(7)相连接,所述托架(4)的表面中部开有置手槽(5),所述托架(4)的一侧通过收紧轴固定连接有绑带(3),所述托架(4)的一端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手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条(10),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杆(9)设置有托架(4),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贯穿开有限位孔(15),所述托架(4)的底端中部开有限位槽(13),所述支撑杆(9)与限位槽(13)相接,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通过定位杆(14)贯穿限位孔(15)与托架(4)固定连接,所述托架(4)的表面一侧两端开有夹槽(7),所述托架(4)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推块(8),所述推块(8)贯穿托架(4)内部且通过弹簧与夹槽(7)相连接,所述托架(4)的表面中部开有置手槽(5),所述托架(4)的一侧通过收紧轴固定连接有绑带(3),所述托架(4)的一端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手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手槽(5)呈弧形槽状结构,所述置手槽(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6),所述置手槽(5)的表面四周还设置有硅胶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术后下床行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芬莲范强
申请(专利权)人:祁芬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