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敏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热敷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00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热敷仪,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便携式热敷仪,包括外壳、置药盘和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设置有开口,置药盘设置在开口侧并通过弹簧与外壳或发热装置连接,将外壳具有开口一侧贴附人体,弹簧的弹力使置药盘紧贴人体皮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置药盘,可以将药饼安装在置药盘内,通过弹簧的弹力紧贴设置在人体皮肤上,增加治疗效果,设置发热装置,配合提高药饼的药效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热敷仪
本技术属于一种热敷仪,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便携式热敷仪。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敷贴在人体上的中药或者其它保健用品,一般是用手压住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在人体皮肤上,敷贴耗时长,且并不能很好的发挥药效,因此,可以考虑设计一种新的热敷仪,以解决敷贴时间长,药效发挥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发热且与人体皮肤贴合紧密的便携式热敷仪。本技术的内容包括外壳、置药盘和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设置有开口,置药盘设置在开口侧并通过弹簧与外壳或发热装置连接,将外壳具有开口一侧贴附人体,弹簧的弹力使置药盘紧贴人体皮肤。更进一步地,所述置药盘与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导向伸缩杆,所述弹簧套接设置在导向伸缩杆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彼此电连接的PCB电路板、电池、发热件以及用于阻隔发热件对PCB电路板和电池散发热量的隔热板,所述置药盘通过弹簧与隔热板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为呈平面螺旋状的发热电阻丝,且发热件与弹簧同轴设置,所述发热件固定设置在隔热板或置药盘上。本技术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设置在隔热板上的圆环以及滚动设置在圆环上并突出于开口设置的若干个按摩滚珠。更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外环侧侧壁设置有转动滚珠,圆环通过转动滚珠与外壳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内环上设置有内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圆环转动的微型马达,微型马达输出端设置有与内齿啮合的齿轮,所述微型马达与PCB电路板和电池电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和下壳,所述开口设置在下壳上,下壳设置有与转动滚珠对应的内环,所述隔热板上凸伸设置有与转动滚珠配合的支撑圆台。更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内环侧侧壁设置有转动滚珠。本技术还包括限位环,限位环一侧与隔热板固定连接,另一侧凸伸设置有与圆环内环侧侧壁设置的转动滚珠配合的凸环,所述隔热板上凸伸设置有与圆环内环侧侧壁设置的转动滚珠配合的支撑圆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置药盘,可以将药饼安装在置药盘内,通过弹簧的弹力紧贴设置在人体皮肤上,增加治疗效果,设置发热装置,配合提高药饼的药效和治疗效果,本技术在传统中药穴位敷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机械按摩和温热疗法,固定药饼贴敷在相应的穴位或患处,使敷贴时间大大缩短,充分发挥药效。本技术还设置有按摩装置,在敷药时进行按摩,疏通经脉,提高治疗效果,按摩装置为通过微型马达驱动的按摩滚珠,按摩效果好,使用舒适,提高用户对治疗的接受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在图中,1-上壳;2-PCB电路板;3-电池;4-隔热板;401-支撑圆台;402-环槽Ⅰ;403-环槽Ⅱ;5-圆环;501-按摩滚珠;502-转动滚珠;503-内齿;6-下壳;601-内环;602-环槽Ⅲ;7-限位环;701-凸环;702-环槽Ⅳ;8-置药盘;9-发热件;10-弹簧;11-微型马达;12-齿轮;13-导向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外壳、置药盘8和发热装置,外壳包括紧密配合的上壳1和下壳6,上壳1和下壳6配合后形成一用于容纳发热装置和置药盘8的容纳空腔,所述发热装置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容纳空腔内,下壳6上设置有开口,置药盘8设置在开口侧并通过弹簧10与外壳或发热装置连接,将外壳具有开口一侧贴附人体,弹簧10的弹力使置药盘8紧贴人体皮肤,即位于置药盘8内的药饼始终贴附于人体的皮肤,并配合发热装置,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使用时,本热敷仪可以通过粘接或者固定带设置在人体上,采用粘接时在下壳6的开口一侧设置胶带,紧贴皮肤粘接即可。为了使置药盘8能与人体皮肤垂直,提高贴合效果,所述置药盘8与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导向伸缩杆13,所述弹簧10套接设置在导向伸缩杆13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伸缩杆13一端固定在置药盘8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隔热板4或者上壳1上,弹簧10的两端可以固定在置药盘8以及隔热板4或上壳1上,也可以直接套接设置在导向伸缩杆13上,弹簧10使置药盘8在初始状态下始终伸出开口,即导向伸缩杆13保持在最长的状态,在热敷仪需要使用时,将下壳6贴附在人体上,置药盘8压缩弹簧10,导向伸缩杆13进行收缩,使置药盘8紧贴人体皮肤。所述发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彼此电连接的PCB电路板2、电池3、发热件9以及用于阻隔发热件9对PCB电路板2和电池3散发热量的隔热板4,所述置药盘8通过弹簧10与隔热板4连接,具体地,PCB电路板2上设置有蓝牙或者WiFi模块,与移动通讯设备连接,实时监控发热件9的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间,也可以在上壳1上设置于PCB电路板2电连接的控制按钮,以此控制发热件9的温度,发热件9加热温度最高为45°,保护皮肤不受灼伤,如图5所示,隔热板4通过上壳1和下壳6进行限位,将容纳空腔分隔为发热腔和电器元件容纳腔,隔热板4与上壳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PCB电路板2和电池3的电器元件容纳腔,隔热板4与下壳6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弹簧10、置药盘8以及发热件9的发热腔,隔热板4优选使用厚度为2mm的热能超薄真空绝热板,具有隔热,耐高温,寿命长等特性;电池3优选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为了提高人体对发热件发热的吸收效率,所述发热件9为呈平面螺旋状的发热电阻丝,且发热件9与弹簧10同轴设置,所述发热件9固定设置在隔热板4或置药盘8上。为了提高药饼效果,疏通经络和气血,本技术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设置在隔热板4上的圆环5以及滚动设置在圆环5上并突出于开口设置的若干个按摩滚珠501,按摩滚珠501优选为无孔微晶石珠或者磁珠,本实施例中,按摩滚珠501沿圆环5呈环形阵列设置有12颗,按摩滚珠501滚动设置在圆环5内,可进行自转,对身体起按摩作用,具体地,圆环5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按摩滚珠501的轴承或如图5所示的环形凹槽,按摩滚珠501滚动设置在环形凹槽内,同时防止按摩滚珠501脱离出圆环5内。为了实现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按摩滚珠501的周转,所述圆环5外环侧侧壁设置有转动滚珠502,圆环5通过转动滚珠502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圆环5内环上设置有内齿503,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圆环5转动的微型马达11,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微型马达11固定设置在隔热板11上,微型马达11输出端设置有与内齿503啮合的齿轮12,所述微型马达11与PCB电路板2和电池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微型马达11设置有2个,提高驱动效果,在使用时,微型马达11驱动圆环5旋转,使按摩滚珠501转动按摩人体皮肤,微型马达11可采用耐高温的马达,或者在使用时与发热件交替使用。所述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1和下壳6,上壳1和下壳6可以为螺纹配合、过盈配合或者卡扣配合,所述开口设置在下壳6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热敷仪,其特征是,包括外壳、置药盘(8)和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设置有开口,置药盘(8)设置在开口侧并通过弹簧(10)与外壳或发热装置连接,将外壳具有开口一侧贴附人体,弹簧(10)的弹力使置药盘(8)紧贴人体皮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热敷仪,其特征是,包括外壳、置药盘(8)和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设置有开口,置药盘(8)设置在开口侧并通过弹簧(10)与外壳或发热装置连接,将外壳具有开口一侧贴附人体,弹簧(10)的弹力使置药盘(8)紧贴人体皮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热敷仪,其特征是,所述置药盘(8)与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导向伸缩杆(13),所述弹簧(10)套接设置在导向伸缩杆(1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热敷仪,其特征是,所述发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彼此电连接的PCB电路板(2)、电池(3)、发热件(9)以及用于阻隔发热件(9)对PCB电路板(2)和电池(3)散发热量的隔热板(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热敷仪,其特征是,所述发热件(9)为呈平面螺旋状的发热电阻丝,且发热件(9)与弹簧(10)同轴设置,所述发热件(9)固定设置在隔热板(4)或置药盘(8)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热敷仪,其特征是,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设置在隔热板(4)上的圆环(5)以及滚动设置在圆环(5)上并突出于开口设置的若干个按摩滚珠(5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热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邝敏唐勇蒋佳原方艳毛琼吴丽思姚涛邝戴儿葛增煌朱雨柔胡意祥方伟葛青清邝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邝敏葛俊蒋佳原方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